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知州 B.重文轻武 C.分化事权 D.削夺大将兵权

  • 2、《今日“碎叶”难觅________遗迹》,从这篇报道的主题我们可以判断,此报道主要是对下列哪一位诗人(被称为“诗仙”)生前遗迹的介绍(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城市里面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A.勾栏

    B.酒肆

    C.瓦子

    D.茶楼

  •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体现出词人委婉、细腻、清秀的词风。后人推其为词中“婉约”之宗。这位宋朝词人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 5、“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应了清朝(   )

    A.设立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设立军机处

    D.推行文化专制

  • 6、明朝的厂卫制度是君主高度集权的表现。其中的“卫”是指

    A.锦衣卫 B.禁军 C.御史台 D.转运使

  • 7、“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阿保机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 8、我国古代一位传奇僧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到达天竺。他回国后,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这位传奇僧人是(  )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班超

  • 9、.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如此评价北京城的原因不包括(   )

    A. 建设北京城消耗巨大,没有稳定的政局和繁荣的经济不可能做到

    B. 北京城的建设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北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 北京城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营造的,布局合理,宫宇众多

    D. 北京城的布局和设计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派

  • 10、如图为电影《戚家军》海报,在这一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一战役取得胜利的情景

    A.澶州之战 B.台州大捷 C.郾城大捷 D.雅克萨大捷

  • 11、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中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的提示词有“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成祖

  • 12、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

    C.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D.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

  • 13、嘉兴有条大运河。嘉兴段运河历史上属江南河,史书载:“大业六年,隋炀帝敕穿江南河。”由此可推断

    A.材料中的史书可能是《史记》

    B.《步辇图》描绘了修筑此河场景

    C.此河贞观之治时已发挥作用

    D.李春为此河开凿提供了技术指导

  • 14、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三部名著小说是

    ①《三国演义》  ②《水浒传》  ③《红楼梦》  ④《西游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2018年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典于5月2日至9日在成吉思汗陵举行。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介绍中,不正确的是

    A.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

    B.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

    C.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D. 成吉思汗灭亡了金朝

  • 16、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市民文化兴起,人们在瓦子娱乐休闲。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洛阳 B.唐朝长安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 17、明朝两大商人集团中除了晋商以外,另一个是(  )

    A. 徽商 B. 山东商 C. 浙商 D. 、闽南商

  • 18、下列关于明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B. 苏州是棉纺织业中心

    C. 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D.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 19、郭裴《广东通志》卷六九记载了一个故事: 1553年,有一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买通了当地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得到允许后就此上岸。这伙殖民者上岸的结果是

    A.寇准力主抗敌,说服皇帝亲征

    B.“岳家军”在郾城大败敌军主力

    C.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D.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歼灭倭寇

  • 20、在我国宋代,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用纸币去经商 B.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C.去瓦看杂技表演  D.去剧院看《窦娥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时,在位的皇帝是________

  • 22、(1)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宋朝的_____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加以管理。

    (3)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4)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_______。   

    (5)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的口号。

    (6)1771年,在首领_______的领导下,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 23、黄袍加身,他在________年,建立了北宋,他指的是________

  • 2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 25、明朝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__________,法纪松弛,各级官吏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 26、诗歌折射历史。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________统治时期时社会经济盛况。

    (2)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族首领。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兵败被俘后,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是________

  • 27、读《元代大运河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洛阳

    B.刘家港

    C.直沽

  • 28、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9、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被称为是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说的是_____

  • 3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____。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_____”,扩大侵朝战争。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____,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____。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为了抗美援朝、_______

    (3)时间、司令员: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4)概况:中国人民志愿军同_______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塵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钤深处》

    材料三  开辟荆榛千秋动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

    (1)唐朝对外交往十分繁荣。图一高僧学成归国后给后世留下了哪一部著作?图二高僧将佛学弘扬到哪个国家?

    (2)图三最远到达什么地方?请说出材料一中三幅图所反映的主题。(10个字以内)

    (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两位民族英雄最大的历史贡献各是什么?通过这两则材料你能体会到他们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