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马鞍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元朝设置(   )管理西藏

    A.乌里雅苏台将军 B.三司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 2、中华老字号“王麻子剪刀”历史悠久,曾享誉海内外,它的制造技术早在我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就有详细的介绍。该书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 3、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及印度的棉花、食糖言等传入欧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是

    A. 罗马人

    B. 阿拉伯人

    C. 拜占庭人

    D. 法兰克人

  •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

    A. 元宵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D. 中秋节

  • 5、武侠大师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以北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北宋与哪些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古代生活画卷?(  )

    A. 辽、元

    B. 金、西夏

    C. 金、元

    D. 辽、西夏

  • 6、中国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开放包容。下列对此叙述有误的选项是( )

    A.鉴真东渡传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B.朝鮮半岛的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C.玄奘西行取经学佛,译经著书,为中印友好交流作贡献

    D.玄奘西行取经地点被称为大食

  • 7、近期热播的古装大剧《清平乐》,以北宋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宋仁宗在位的大宋“黄金时代”盛世风采。该剧中可能出现的场景有(  )

    A.蜀地商人用交子支付商品的费用

    B.“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C.回族商人在开封的西市开设店铺

    D.文天祥写下大义凛然的《正气歌》

  • 8、下列事件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

    ①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②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 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给我们描绘的景象是哪个皇帝的统治状况?( )

    A.开皇之治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10、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目睹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越窑烧制的白瓷  ④欣赏到欧阳询的书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1、下列农具中,可用于灌溉的是

    A. 曲辕犁

    B. 水排

    C. 筒车

  • 12、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中俄伊犁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 13、“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誉为明代“三大奇书”之一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

    C.是我国清朝科技成就的典型代表

    D.堪称“17世纪中国工艺的百科全书”

  • 14、领导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灭亡明朝的是

    A. 王仙芝

    B. 黄巢

    C. 李自成

    D. 吴三桂

  • 15、我国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A. 隋唐时期   B. 唐朝末年   C. 元朝时期   D. 北宋时期

  • 16、清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是在(  )

    A. 16世纪40年代   B. 16世纪60年代

    C. 17世纪40年代   D. 17世纪60年代

  • 17、“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从歌词中可看出,我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     

    A.保家卫国,维护国家利益

    B.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C.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英勇

    D.通过参战解决台湾问题

  • 18、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 康熙帝册封班禅

    C.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班禅六世

  • 19、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涌现出了不同特色的文学体裁,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人胸怀间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20、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高级别视频会议于2020年6月1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从______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 22、盛唐之时,气象万千。

    (1)唐代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筒车。

    (2)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 如冰如玉,郉窑的 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4)唐代书法、绘画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   和吴道子等。

  • 23、请按要求将下列的图表填充完整。

    (1)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

    (2)西夏政权的建立者——

    (3)金政权的建立者一

    (4)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一一

  • 24、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________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的数学家是__________

  • 25、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_____,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_____

  • 26、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_____,他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

  • 27、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28、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_____);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于(_____)。

  • 29、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在上京他就是辽太祖。

     

  • 30、宋太祖晚期:北宋与________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唐朝和元朝设立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名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

    材料二

    材料三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对外实行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外采取什么政策。材料三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