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五家渠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管辖今天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

    A.安西都护府 B.中书省 C.西域都护 D.澎湖巡检司

  • 2、《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新唐书》载:藩镇拥,独霸一方,“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上述材料说明

    ①藩镇掌握了用人权,控制了辖区内的赋税收入    ②藩镇拥兵自重,中央难以控制

    A. ①正确,②错误   B. ①错误,②正确   C. ①②皆错误   D. ①②皆正确

     

  • 3、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强化中央集权

    B.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C.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D.文字狱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

    A.交子 B.会子 C.票子 D.金元券

  • 5、大臣胡中藻写的诗句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这说明清朝推行( )

    A.焚书坑儒 B.特务统治 C.文字狱 D.八股取士

  • 6、下图是小华收集的唐诗,这些诗歌的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秘色越器》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估客乐》

     

    A.经济繁荣发展 B.农业技术进步 C.手工业的兴盛 D.雕刻艺术绚丽

  • 7、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史的一段政权更选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的朝代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8、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汉朝坐而论道,宋朝站议时政,清朝跪受笔录,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 9、下列对“五代十国”的介绍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

    B.十国都是南方的政权

    C.北方战事不断

    D.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 10、北宋立国前,北方地区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先叫契丹后改称大辽,第一位首领名叫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元昊

    D. 岳飞

  • 11、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揽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设立行省

    B.设置厂卫机构

    C.废除丞相

    D.设立军机处

  • 1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

    B.选官注重门第

    C.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确立

    D.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 13、公元589年,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灭掉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

    A. 北周 B.  C.  D.

  • 14、《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等。那么他们最有可能走到了当时的

    A. 瓦厂

    B. 早市

    C. 瓦子

    D. 集贸市场

  • 1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词汇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下表所列词汇中“经济重心南移、交子”对应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两宋

    D.明朝

  • 16、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其中为欧洲航海活动创造重要条件的是(  )

    A. 指南针   B. 造船技术   C. 火药   D. 造纸术

  • 17、下列三幅图片中的内容

    泥活字版 水罗盘(模型 ) 宋代火器模型

    A.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B.都经过蒙古人西征传到欧洲

    C.都促进航海技术发展

    D.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 18、如果说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么明朝无疑是中国学术思想上黑暗时期的开始。这是因为明朝(  )

    A.发生焚书坑儒事件 B.宦官把持朝政

    C.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D.文字狱控制思想

  • 19、乾隆皇帝在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后,为加强西北地区管理设置了

    A.伊犁将军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 D.乌里雅苏台将军

  • 20、“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有关

    A. 行省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

    D. 分封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南宋抗金:____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并以“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 22、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________;唐朝时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________,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________

  • 23、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_______民族的生活。

    (2)与北宋对峙,定都兴庆府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1227年,它被_______军队所灭。

    (3)1115年建立政权,1127年灭亡北宋,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它在______年被蒙古所灭。

    (4)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__________

  • 24、郑成功最大的历史功绩是________

  • 25、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26、表现

    (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 27、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在地方,朱元璋取消______,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了______ 和中书省,提升______职权,还分散兵权。

  • 28、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________族建立的辽,西北有________族建立的西夏。

     

  • 29、金朝灭亡后,________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 30、宋元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

    (2)宋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城市中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______。

    (3)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4)______________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给下列称号写出他们的名字

    诗仙—— 画圣——   诗圣——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观察材料,由图A到图C表明这一时期政治局面上呈现什么趋势?

    (2)图B中,南宋与金议和划定的西段段边界是什么?(填字母)图A.B出现的辽、西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哪个?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定都于何处?北宋建立之初在民族关系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何时统一全国?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首创?元朝在交通方面有何发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