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②成吉思汗率军灭亡了西夏和金
③金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④1276年,南宋灭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长中九年级(1)班先杰同学因模考失利而烦闷,老师给他打气说:“早发现问题,也是好事!你总结好原因,落实到行动上,下次一定能考好。”老师的教诲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和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
A.封建礼教奠基者孔子
B.法治思想倡导者韩非子
C.尚贤兼爱主张人墨子
D.朴素辩证法提出者老子
3、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A. 苏轼
B. 柳永
C. 马致远
D. 李清照
4、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明朝时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 明朝时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C.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沿海
D.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居住权
5、李燕燕是个影视迷,假期闲暇之余观看了《武媚娘传奇》,她觉得武则天真是女中豪杰, 她推动唐朝社会继续向前发展。请问以下哪项是武则天的功绩( )
A.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开创了“贞观之治”
C.开创“开元盛世” D.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和减轻人民负担
6、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使用了
A. 活字印刷术
B. 新的造纸技术
C. 高超的雕版印刷技术
D. 书籍装帧技术
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 生活习俗改变
B. 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 官府鼓励经商
D.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8、《东京梦华录》:“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B.明清朝廷实行文字狱,加强文化专制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9、“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 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这主要说明唐太宗( )
A.注重减省刑罚
B.重视发展生产
C.善于虚心纳谏
D.重视整顿吏治
10、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农政全书》——徐光启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资治通鉴》——司马光
⑤《窦娥冤》——王实甫
⑥《牡丹亭》——汤显祖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⑥
C. 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11、德国历史学家迪特.库恩在描述宋代的开封城时说:“京城常年无休。娱乐场所被称作‘瓦子’。它包括戏院、酒馆、餐厅和妓院,其服务范围广,价格高低不一。”由此可知
A.瓦子是宋代书院的办学场所
B.宋代城市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C.瓦子是宋代政府机构办公的地点
D.宋代统治者执政清明,劝课农桑
12、他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他指的是(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尉迟恭 D. 魏征
13、民族英雄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 新疆地区造受侵略 D.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14、“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对“安史之乱”的描绘。造成这一动乱的原因有
①唐玄宗朝政腐败
②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
③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④农民起义的打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下列图片中,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中药文化成就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6、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它创立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7、下面是王小明同学学习历史时记录的历史事件,但是他总是无法正确的排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请你帮助他完成正确的排序。( )
A. 阿骨打建立金 ------金灭辽 ------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北宋灭亡
B. 阿骨打建立金 ------金灭辽 ----- 北宋灭亡-----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C. 阿骨打建立金 ------北宋灭亡------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金灭辽
D. 金灭辽------北宋灭亡------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阿骨打建立金
1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则材料说明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影响是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19、“贞观之治”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强盛局面?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高宗 D.唐太宗
20、清朝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后说: “加 ‘浊’自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这反映了清朝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官僚机构臃肿,民众生活困苦
C.八旗子弟好逸恶劳,生活颓废
D.罗织“文字狱”,思想控制
21、唐太宗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广纳贤才。任用的_________ 敢于直言;任命房玄龄和___________ 为宰相。
22、明朝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________。
23、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选官制度。
(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_________统治时期。
(2)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_____朝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且升迁速度。
24、开通:_____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_____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____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北抵____,南至____,连接了海河、____、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25、宋朝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立了_____加以管理。
26、____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27、唐时,称印度为___________,玄奘西游写成《___________》。
28、1125年,辽被_______所灭,之后金发动了对_____的战争。
29、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②南宋灭亡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⑥西夏灭亡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30、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在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___________。见证了1271年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此的是____________。
31、连线题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古代中国的各朝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是某同学画的一幅漫画及注解。图二是历史上某朝的制度图示。
(1)图一漫画体现的政治制度在哪朝进一步完善?图二的省级行政区设立源于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
材料二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材料二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檐曝杂记》
(3)材料三中“军需房”指清朝的哪个政治机构?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4)古代中国的各朝把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