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事件中,属于清朝康熙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的是( )
A.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B.平定噶尔丹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
D.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
2、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厦门
B.福州
C.广州
D.南京
3、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 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融
C. 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
D. 马可波罗东游中国促交流
4、以下一组数据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某一主题。这一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唐朝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C.汉唐时期的民族大交融
D.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5、如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建立隋朝②开通大运河③灭陈朝,统一全国
B.①灭陈朝,统一全国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①建立隋朝②灭陈朝,统一全国③开凿运河
D.①开通大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陈朝,统一全国
6、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b的都城在上京
③与c并立的西夏由党项族建立
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若想欣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诗的全文,需要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诗作( )
A. 岳飞 B. 秦桧
C. 陆秀夫 D. 文天祥
8、辨别历史叙述”与“历史评价”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唐太宗时期唐与吐蕃和亲
B. 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
C. 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英雄
D. 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9、下图所示发明用于
A.耕作 B.灌溉 C.冶铸 D.防洪
10、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 唐玄宗时 B. 武则天时 C. 唐太宗时 D. 隋炀帝时
1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宋朝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请问成语“问鼎中原”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3、“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这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A. 澶渊之盟
B. 宋夏议和
C. 靖康之变
D. 宋金议和
14、一些学者指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中国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使中国成为一流的海上强国
B.使明朝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15、下列诗句中涉及科举制的有
(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2)慈恩寺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3)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A.(1)(2)(3) B.(2)(3)(4) C.(1)(3)(4) D.(1)(2)(4)
16、宋代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从越南引进并推广种植的是
A.葡萄 B.小麦 C.占城稻 D.茶树
17、以下是发生于两宋时期的几件历史大事,根据事件的关联关系推断,它们的正确排列应是
①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②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③金军灭掉北宋王朝
④赵构称帝偏安江南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8、如图中制度的设立产生的影响是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B.造成统治机构臃肿
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防止地方割据势力
19、明太祖朱元璋对官员监视很严密。据史料记载,有些官员在家吃了什么菜、看了什么书,第二天他都会知道。朱元璋是通过什么方法掌握官员一举一动的
A.设立锦衣卫
B.设立东厂
C.设立御史台
D.设立枢密院
20、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原始居民是( )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北京人
21、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________”;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2、_____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______等统军大将的兵权。这就是有名的“______”。
23、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____年,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____和秦桧害怕抗击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议和: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____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局面形成。
24、
1966年 |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① 飞行实验成功 |
1967年 | 我国第一颗 ② 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 |
2003年 | 航天员 ④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 |
2008年 | 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的 ⑤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5、北宋兴起的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是——
26、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27、两宋时期,南方水稻种植的品种是________。
28、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经济的发展
(1)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甘薯、_____、花生和向日葵等。
(2)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明朝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_____、安徽的_____。
30、11世纪前期(1038年),党项族首领________建立西夏。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3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建立下列王朝的民族。
(1)辽:________。
(2)西夏:________。
(3)元朝:________。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材料二 宋太祖还通过扩大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满足用文官取代武将当地方官的需要。在他统治的二十多年内,科举考试登第的有近万人。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吴泰《中国历史大讲堂 宋朝史话》
(1)材料一中,宋太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派怎样的官员来“分治大藩”?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注重发展什么事业?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以上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宋朝时期的什么政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