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烟台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去往这三个地区,只需要20到30分钟,不仅大大缩短了往来的时间,而且更加有利于促进三个地区经济共享,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珠海相对于港澳两地而言,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最主要的不同是

    A.经济政策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人民权力不同

    D.驻军情况不同

  • 2、1983年,日本的对华贸易份额达97.64亿美元;中国香港达83.41亿美元;美国44.25亿美元,西德17.43亿美元。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大大变化了。“世界开始进入中国”,这开始于

    A. 香港顺利回归中国

    B.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国有企业改革

  • 3、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中苏建交

    B.中国参加印尼会议

    C.中日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4、2012年6月24日11时许,中国航天员驾驶神舟九号踏上与“天宫”的相约之旅,这是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实验成功 D.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 5、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B.1961年实施“八字方针”——使我国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 6、曾在中央一套热播的电视剧《彭德怀》中,在一次战前讨论会上彭德怀说:“今天我要表明一下我的态度,他们既然将战火烧到了家门口,我们就不能坐视不管,这历史上唇亡齿寒的教训我们应该记得。”会议讨论的战争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 B. 台儿庄战役 C. 抗日战争 D. 北伐战争

  • 7、历史上它见证了“一五计划”的艰辛与辉煌,现实中它成为了长春的骄傲与象征,它是

    A.第一机床厂 B.大型轧铁厂 C.飞机制造厂 D.第一汽车制造厂

  • 8、如图为1958年的一幅漫画(画中字:“肥料”“丰产”“肥料堆积比山高,秋后变成金粮山”)。该漫画反映了

    A.人民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B.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突破

    C.社会主义建设以农业为中心

    D.民众对农业高产的欣喜

  • 9、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圆梦中华”,就必须要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形成是在哪年哪次代表大会上?(  )

    A.1982年中共十二大

    B.1987年中共十三大

    C.1992年中共十四大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 10、我国彻底废除了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 11、观察下图,图中两种思想理论的相似之处是(          )

    ①被写入党章   

    ②都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③都明确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④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2、能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的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13、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之间的通信主要靠信件传递。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千里之外的亲友联系,方便快捷。”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A. 信件传递方式的变化

    B. 通信方式的变迁

    C. 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

    D. 交通方式的变迁

  • 14、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 15、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示,实现了山水合璧。这反映了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 16、下图是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李凯瑞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主持人应站立发言 B.开会人员应摘下头巾

    C.窗口有人在偷窥 D.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

  • 17、毛泽东曾提出: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下列最早实现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18、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下列对“一五”建设模式认识正确的是(   )

    A. 工业和农业并重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注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 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

  • 19、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A.调整、补充、发展、提高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发展、充实、提高

    D.调整、巩固、充实、发展

  • 20、如图是江泽民对香港的题词。他同时指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其中“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 22、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 23、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在我国被称为_______战争。

  • 24、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 25、经济特区的代表,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________

  • 26、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件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 28、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 29、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 30、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 3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在哪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

  • 33、西藏的和平解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解放以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请回答:

    (1)西藏是在哪一年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建立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3)新中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作用如何?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这一时期,浮夸风相当严重,1958年,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等。

    材料四:“大战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丰都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份,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我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中提到的总路线是在那次会议提出来的?此路线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3)针对材料三,谈谈你对“大跃进的”看法。

    (4)全民大办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5)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