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的革命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宪章运动
C.宫廷政变
D.工业革命
2、民族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下列人物属于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时期的代表有:
①王进喜
②邓稼先
③杨利伟
④焦裕禄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 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 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 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 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4、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
A. 50周年 B. 60周年 C. 70周年 D. 80周年
5、对联折射出社会的沧桑巨变。以下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A.摒弃前嫌共对敌,陪都谈判展大义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6、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
A.我们血战台儿庄,誓把鬼子消灭光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为和平
7、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直接反应是( )
A.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断绝与美国的关系
C.对侵华历史深刻反省 D.田中角荣访华
8、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指( )
A. 抗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朝鲜战争
D. 越南战争
9、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
A.盲目求快
B.实事求是
C.强调变革所有制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二十年前,澳门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洗雪了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澳门从此摆脱了_____的殖民统治。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葡萄牙
11、广袤的太空中,中国的北斗导航如“天眼”一般,俯瞰世界。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12、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A. 《民法》
B. 《刑法》
C. 《经济法》
D. 1982年《宪法》
13、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
A.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权
B.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健全了农村的基层组织
D.忽略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4、以下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②严重破坏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③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毁弃,国民的素质下降
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民达国家差距加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④
15、“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学家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地再现了著名科学家______的科学品格。(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16、“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控制和奴役,使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文中的“它”指
A.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1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18、“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朝鲜战争
19、上个世界某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歌创作的时代是(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抗美援朝时期 C. 三大改造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20、如今的中国正一步步实现着“中国梦”。下列体现中国“航天梦”,标志“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件是:
A. 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五号
D. 神舟七号
21、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2、三个代表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____________、怎样建设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3、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____”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__写进党章。
2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交接入列;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7、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8、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都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四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清明节前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4月5日,活动遭到“四人帮”的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统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五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杨照德《“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
(1)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2)了解新中国成立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3)了解新中国航空航天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4)了解文化大革命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5)了解一五计划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6)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____________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30、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3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再一次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种)
(2)历史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哪些手段企图扼杀新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外交硕果: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2001年我国又取得了一项外交成就指的是?
(4)总结反思: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认识。
32、情境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工作报告上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其胜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行业 | 改造前所有制性质 | 途径 | 改造后所有制性质 |
农业 | 个体农民私有 | 农业生产合作社 | 社会主义公有制 |
手工业 | 个体手工业者私有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社会主义公有制 |
资本主义工商业 | 资本主义私有制 | 全行业公私合营 | 社会主义公有制 |
材料三 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1)材料一中毛泽东指出的“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通过哪两件事实现的?
(2)谈谈通过解读材料二你得到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