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湘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属于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表现的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②粮食、棉花、肉类等农业产品产量下降

    ③原煤、钢、水泥等工业产品产量上升

    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B.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C.近代的科技与文化

    D.现代的社会生活

  • 3、《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这表明,我国开始的战略转移是

    A.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B.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心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以民主法制建设为中心

  • 4、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表明

    ①中国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②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我国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念④这种做法只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5、纪录片《旗帜》从“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和“阔步前行”10个方面,展示了九十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请你判断,“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 6、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初期的(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7、下列哪项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A.政企职责不分

    B.分配制度“大锅饭”

    C.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D.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 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 9、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这些人物有(  )

    ①王进喜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焦裕禄   ⑤黄继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 10、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今天我们已经能独立的把载人航天器“神六”送入太空。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除了经济的推动外,还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在80年代中期我国就曾制定促进科技发展的计划是( )

    A.“863”计划 B.第八个五年计划

    C.“火炬”计划 D.“千人”计划

  • 11、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许多地方城乡居民由于生活物资极度缺乏出现了浮肿病,历史上习惯把这段时间称为“三年困难时期”,造成这一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B.“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C.国际反华势力的封锁和破坏

    D.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 12、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论十大关系》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 13、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东方红》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1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涌现出大批英模人物。他们中不包括

    A.焦裕禄 B.黄继光 C.王进喜 D.雷锋

  • 1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奋进,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澳门回归 ②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中美建交

    A.②④③①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 16、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

    A.抵抗侵略,维护和平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援助邻国,睦邻友好 D.击败美国,解放台湾

  • 17、大众媒体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 18、处在网络时代的我们都很关注头条。如果时间穿越到1964年10月16日,那么这一天的头条应该是(       

    A.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D.我国第一颗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 19、唐朝长安城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其主要的商业区在(  )

    A. 宫城   B. 皇城   C. 东市和西市   D. 京城

     

  • 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中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70年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C.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 22、“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 23、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24、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_____________年开始执行的。

  • 25、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26、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 2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28、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提出实行______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基本形成

    中共十三大(1987年)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充实发展

    南方谈话(1992年)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终确立

    中共十四大(( )年)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1997年)

    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9、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 30、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 32、土地改革进行的目的及影响是什么?

  • 33、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1966~1968年国家经济发展数据

    年份

    工业总产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1966年

    2 534

    558.7

    1967年

    2 104.5

    419.4

    1968年

    2 015.3

    361.3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材料一中的“反革命集团”具体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3).依据材料二,说出“文化大革命”“乱了自己”的表现。 (4).以史为鉴,用一句话概括“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