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2、2018年是我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B.浦东的开发开放
C.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理清发展线索,提炼关键词,是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下面“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年代尺”中方框④对应的关键词是( )
A.井冈烽火 B.当家作主 C.开天辟地 D.社会主义
4、1900年底,列宁在《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对华战争》一文,写道“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什么引起来的呢?”引发文中“暴动”的原因是
A.清政府签订一些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引起人民不满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矛盾尖锐
C.地主强行兼并土地,激起农民起义
D.遭遇自然灾害,农民因饥饿暴动
5、邓小平曾说道:“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该材料总结的是( )
A.“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B.“大跃进”运动的教训
C.三大改造的失误 D.“两个凡是”的教训
6、2020年4月4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国旗下半旗志哀,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请问:五星红旗是在下面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国旗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C.中国八大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91年
C.1992年
D.2001年
8、“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下列最能体现他们身上共有的时代精神的是
A.艰苦创业
B.国际主义、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C.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D.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航母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为此,早在1949年就建立了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
10、“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在中国能做成,而在其它国家往往半途而废?”中国成功的关键在于( )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 创造有利国际环境 D.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
11、1974年,各国专家纷纷预测,中国绝不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毫无疑问,后来这一预言被无情地粉碎了,在这其中起到重大作用的是
①“东方魔稻”的发明
②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青蒿素的发明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1966年7月1日,在北京成立的是(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海军领导机关成立
C. 空军司令部成立 D. 第二炮兵
13、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A.“两个全面”战略布局 B.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C.“两个一百年” D.新发展理念
14、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二月逆流 C. 四五运动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5、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就的是( )
A. 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 大庆油田的建成
C.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D. 浦东开发区的设立
16、2019年4月1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印江等18个贫困县整县摘帽退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民来说无疑都是重磅好消息,1950—1952年中国农民就收到一个重磅好消息,它是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实行土地改革
C.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17、邓小平曾说道: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该材料总结的是( )
A.“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两个凡是”的教训
18、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
②中美、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③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④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A. 政府注重外交事业的成就
B. 国家重视政治制度的建设
C. 国家鼓励体育事业的发展
D. 政府关心农民生活的改善
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体现在
A.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D.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和稳定髙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什么会议________。
24、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5、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_____而团结奋斗。
(2)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7、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28、新时代强军之路
(1)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____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____大战区,即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____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战略支援部队。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____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9、2013年,_____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_________的宏伟蓝图。其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__、民族________、人民_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的奋斗目标。
30、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上个世纪60年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
32、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1)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停止使用“________”的口号;
(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强军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试举两例进行说明。
(民族复兴梦)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请阐述这一奋斗目标。
(3)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34、2012年以来,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响脱贫攻坚战。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近百年历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反贫困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1921年11月就在《劳工周刊》撰文,指出革命就是要“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中国共产党在救亡图强的历史境遇中应运而生,从一诞生就深刻认识到:“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关注农民问题,并在农村建立根据地,通过推动土地革命,改变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分配,发动并组织贫困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农民的翻身解放,进而“唤起工农千百万”,迎来“天翻地覆慨而慷”。
——摘自《决战脱贫攻坚关键在党的领导》
(1)材料一中中共在农村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材料二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2)材料二出自哪一时期的什么文件?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
面对贫困人口数量大、受教育程度低、农村基础设施差、基本公共服务几乎空白的状况,党中央把解决吃饭问题作为“第一件大事”,带领全国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推动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变贫困群众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摘自《决战脱贫攻坚关键在党的领导》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让中国人民不再过穷苦生活,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实施了哪一建设计划?同期,在农村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举措是什么?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从农村到城市实施一系列改革,解放思想,解放社会生产力,通过经济增长解决温饱消除贫困,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就”
——摘自《决战脱贫攻坚关键在党的领导》
材料五
(4)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材料六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咯目标。即到中共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四册
(5)依据材料六指出我国“新时代”解决民生问题的宏伟目标是什么?今年是哪一个目标的收官之年?今天的中学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生力军,你应该怎么做?
材料七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月6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6)据材料七指出当前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