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找到的正确道路
A.计划经济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七大
3、中共八大作出了“在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的主要依据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4、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专题网站,以下人物不可以收录的是( )
A.邱少云
B.彭德怀
C.董存瑞
D.黄继光
5、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上海浦东、厦门、新疆伊宁、大连这四个城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
A.上海浦东、新疆伊宁、厦门、大连
B.厦门、大连、上海浦东、新疆伊宁
C.厦门、大连、新疆伊宁、上海浦东
D.厦门、新疆伊宁、上海浦东、大连
6、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让“土地还家”的法律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改法》
B.《古田会议决议》
C.《中共七大决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
8、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9、正确分析不断变化的国情,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下列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九大
C.中共八大 中共十九大 D.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八大
10、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
1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逐渐融入了全球贸易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是
A.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承办APEC会议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2、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13、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14、下图所示,邮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为了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C.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都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15、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人民大团结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体现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独立自主政策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到“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国家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按劳分配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增强企业活力
18、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19、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C.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0、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分别是
A.辽、西夏、清 B.大理、金、元
C.金、西夏、元 D.辽、西夏、金
21、重要历史人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______。
22、“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3、到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4、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5、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
27、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8、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性的大战爆发。
(1)法国、俄国和英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签订了军事协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是_______________
(3)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4)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30、列举题
(1)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三次巨变,其中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第一次巨变是________,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巨变中__________,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并取得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第三次巨变中邓小平实行了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_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_____,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5)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6)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7)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8)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2、哪次会议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1978年还是1979年召开的?
33、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増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1989年中国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
时间(年) | 1978 | 1982 | 1985 | 1987 | 1989 |
进出口总额(亿元) | 355 | 771.3 | 2066 | 3084 | 4155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官网整理
材料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布,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追中国大地,在政策先行优势削弱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开始的新一轮“招商引资”大赛中,深圳由于可以利用的土地有限、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有限,输给了后起的内地城市。大量技术含量偏低的“三来一补”工型企业纷纷流出。正因此,在全国其他地方大肆进行“招商引资”时,深圳却果断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枸调整的支柱。
——摘编自《科技日报: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了”》
材料三: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间题的决定>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图表,概括出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是如何打破经济发展困境的?并回答出20世纪90年代深圳经济持续发展的其他有利因素。
(3)我国在20世纪70~90年代是如何“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并依据材料概括出我国现阶段解放思想的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