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商丘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报道:浏阳农民肖敦山回忆,1981年村里分田分地,1982年他家早晚稻一共收了2000多公斤,上交完集体150公斤,刨去吃饭,还有富足!据此判断,1981年在湖南农村实行的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成立农业互助组

    C.吃“大锅饭”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D.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一国两制”构想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4、请你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A.新中国领导人的风采 B.新中国的复兴之路

    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新中国的发展

  • 5、下图为1958年9月4日山东潍县大众报社出版的“号外”,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注重农业、忽视工业

    C.思想解放、对外开放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 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     

    A.解放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 7、“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了中国的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直辖市

    D.民族自治区

  • 8、下列关于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从新解放区开始

    B.到1952年底,全国的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C.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 9、1781-1790年间,流人中国的白银达1640万两,1800-1810年更达2600万两。但1831-1833年间约有1000万两从中国流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输入

    C.鸦片战争

    D.被动开放

  • 10、做事情,思想解放很重要。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两个凡是”的方针

    B.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C.中共“八大”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11、1955年,有着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而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D.雅尔塔会议

  • 12、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国家。”材料反映事是(  )

    A. 土地改革 B. 改革开放

    C. 三大改造 D. 抗美援朝

  •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

    A. 十九大

    B. 十八大

    C. 十五大

    D. 十二大

  • 14、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 15、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 16、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A.信息社会的移动支付时代 B.经济全球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 1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得以真正实现最完美的证明。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以下哪一幅图片与之相关链接?

    A.

    B.

    C.

    D.

  • 18、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方向是( )

    A. 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B. 开放地区由陆地向海洋发展

    C. 开放地区由西向东发展   D. 开放地区由北向南发展

  • 19、“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这句诗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抗美援朝

  • 20、土地改革后,国家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的原因不包括

    A.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

    B. 一家一户经营不能合理使用土地

    C. 农业生产毫无发展非常落后

    D.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性的大战爆发。

    (1)法国、俄国和英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签订了军事协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是_______________

    (3)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4)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 22、(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为代国歌。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到____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大会选举_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1992年,中共___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__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 23、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24、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25、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 26、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 27、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___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 30、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市场经济体制;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MACAU”?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也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5)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一方针,她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吗?

  • 33、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请指出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分别将哪些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些歌谣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歌谣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不同时间段的歌谣。阅读下列歌谣,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出革命干劲来,拿出革命干劲来,我们快马加鞭跑得飞快,赶过快咽气的英国老王牌。踢开困难,排山倒海,咱让那工业农业大跃进,咱让那社会主义鲜花处处开!”

    (1)你认为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一重大失误?出现这一失误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材料二:凤阳歌谣: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2)凤阳花鼓是安徽地区一种民间艺术,材料中出现歌谣内容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施?歌谣中体现了这一制度有什么优势?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3)歌曲中的“老人”是谁?“圈”又是指什么?

    材料四:《走进新时代》:“我们意气风发,走进那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4)歌曲中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人是谁?“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旗帜”指什么?

    (5)这些歌谣也唱出了人们的心声,结合你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