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 “大跃进”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3、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这一规定
A.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B.在全国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C.使地主丧失了全部土地
D.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习主席说:“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下列适合习主席所说的人物代表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
5、1964年10月的一份报纸上有这样一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去的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这一贺电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A. 庆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为世界核战争的到来做准备
C. 我国国防实力大大增强
D. 我国核弹事业取得重大突破
6、他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发明其至被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他和他的发明是
A.王淦昌和“863计划” B.邓稼先和原子弹
C.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D.钱学森和原子弹
7、和1978年以前相比,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勤劳
B.改革开放后的政策
C.世界格局的变化
D.接受外国的援助
8、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确定主题整理知识是常用的复习方法。以下资料,是在哪一主题之下整理在一起的( )
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运动 ③北伐战争 ④黄埔军校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C.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起步
D.国共对峙的内战硝烟
10、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 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
A. 经济体制的变革 B. 土地所有权变化
C. 乡镇企业的出现 D. 农民积极性提高
11、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A点到B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3年
D. 1954年
13、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是(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 B. 中国人民志愿军 C. 中国国民革命军 D. 中国远征军
14、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趋势
B.第一期探索是洋务运动
C.第二期探索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第三期探索有绝对肯定东西方文化的倾向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
A.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D. 走共同富裕道路
16、某档案馆有一份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农民收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观察下表。你认为1978年到198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
年份 | 1978 | 1979 | 1980 | 1981 | 1982 |
收入(元) | 133 | 160 | 191 | 223 | 270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7、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的基础上,1983年10月,中央作出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作为农村的基层政权。
A. 合作社
B. 村委会
C. 镇政府
D. 乡政府
18、“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以下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吃饭情况的是:①食物匮乏单调 ②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③野菜充饥 ④讲究绿色食品(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
A.全面发展经济
B.全面改革开放
C.全面反腐倡廉
D.全面从严治党
20、如图漫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创作于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22、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___________)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建设的新时期。
25、到 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26、“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27、下图人物是________,他为祖国统一提出了_______伟大构想。
28、战区建设: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个战区,即_________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_____________,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9、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0、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和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恶多端,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最终没有摆脱历史的惩罚。
3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3、请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4月1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面晤。他们在会晤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但重新定位了双边关系,而且提升了双方对话机制,确定了合作重点,把中美关系引领到新起点。
——新华网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茉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材料三: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2)中美两国关系何时开始正常化?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有哪些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4)材料三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