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图,回答下题
【1】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濒临三大洋,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B.气候炎热湿润,森林面积广布,农牧业发达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首都堪培拉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2】下列不属于澳大利亚称号的是( )
A.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下列所示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动物不包括( )
A.鸭嘴兽
B.考拉
C.袋鼠
D.狮子
3、西亚最大的石油输出路线经过( )
A.苏伊士运河 B.好望角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
4、2018年9月美国劳工部日前宣布,美国国内8月份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其服务领域新增9 000多个工作职位。从2003年8月份以来,这一领域共增加新就业机会36 400个,总计就业人数达到了113万人。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归功于下列哪一项产业( )
A. 建筑业 B. 汽车制造业 C. 高新技术产业 D. 种植业
5、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A.湄南河
B.湄公河
C.萨尔温江
D.伊洛瓦底江
6、日本的降雪集中在()
A. 日本海沿岸 B. 本州岛内部
C. 国土南北两端 D. 太平洋沿岸
7、下面有关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
B.中东(西亚和北非)地区,石油资源含量相当高
C.印度主要地形区自北向南一次为:喜马拉雅山区、恒河平原及德干高原
D.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8、日本多火山和地震,主要是因为( )
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它是一个岛国
C.它的资源比较匮乏 D.对外联系比较密切
9、伦敦的气候深受( )
A.大西洋的影响 B.太平洋的影响 C.印度洋的影响 D.北冰洋的影响
10、某班进行地理知识擂台赛,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叙述,你认为不会被淘汰的是( )
A. 甲说:“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B. 乙说:“:印度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C. 丙说:“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D. 丁说:“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11、中东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是( )
A. 热带沙漠气候 B. 温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12、20世纪60年代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是指
A. 大面积植树造林,绿化国土 B. 种草养花,美化环境
C. 毁林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D. 对小麦、水稻品种进行改良
13、对于亚马孙热带雨林被大规模砍伐的现象,以下正确的观点是( )
A.大规模砍伐会影响世界气候
B.砍伐树木可以增加耕地、多产粮食,很有必要
C.大量砍树可以增加收入,解决就业
D.珍贵树木必须保护,其他树木可以大量砍伐
14、下列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和所在国家搭配正确的是( )
A.吴哥窟—泰国 B.峡湾—挪威
C.罗马古斗兽场—希腊 D.卢浮宫—德国
15、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1】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的五海不包括( )
A.红海
B.波斯湾
C.地中海
D.里海
【2】关于中东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东地区石油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B.中东石油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到中国
C.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
D.中东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发源地
16、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
A.封闭化 B.全球化 C.区域化 D.专门化
17、新闻经常报道世界某一地区战事不断,有人说它是为“油”而战,有人说它是为“水”而战,还有人说它是为“宗教”而战.有关这个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B. 石油主要输往东亚、北美洲、欧洲西部等国家和地区
C.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的圣城
D. 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18、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 )
A. 非洲 B. 亚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
19、西亚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五海三洲”的五海分别是指( )
A. 阿拉伯海、波斯湾、里海、黑海、地中海
B. 阿拉伯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
C.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里海、地中海、红海
D. 亚丁湾、里海、地中海、红海、波斯湾
20、欧洲人的食品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水稻 B.玉米 C.蔬菜 D.奶酪、牛排
21、我国铁矿储量最多的省份有河北、辽宁和_______。山西省盛产煤炭有“________”之称。
22、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 亿,仅次于 ,居世界第二位。
23、地球上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都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或_________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里。
24、俄罗斯主要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三、综合题(共50分)
25、巴西和美国东面濒临______,它们所在的大洲的洲界线是______
26、适度的____和________的开发,会促进____________的发展,带动________的振兴;而过度的开发以及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27、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 化和 化,效率高,产量大。
28、亚洲最大的半岛是 ,最深的湖泊是 。
29、请将下列国家首都的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新德里 B、莫斯科 C、堪培拉 D、巴黎 E、河内 F、东京 G、华盛顿 H、巴西利亚 I、曼谷 J、马德里
国家 | 俄罗斯 | 日本 | 泰国 | 巴西 | 越南 |
首都 | 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 |
国家 | 印度 | 澳大利亚 | 法国 | 西班牙 | 美国 |
首都 | 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 |
30、中东是________教、________教和________教的发源地。大多数居民信仰________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
31、下图为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和重要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艾奥瓦州住于40°36’N-43°30’N,89°5’W-96°31’W,素有“美国粮仓”之称,玉米、大豆、小麦、猪肉、鸡蛋产量均居全美前列。
(1)艾奥瓦州位于图中的________。(选择填空)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流经艾奥瓦州的河流是________,它对该州农业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牛仔裤面料的主要成分多为粗棉纱,因其具有耐磨、耐脏,穿着舒适等特点,受到众多人群的喜爱。
(3)能够为牛仔裤面料生产提供原料的农业带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①B.②C.③D.④
(4)在美国众多城市中,发挥政治中心职能的是________。
32、读澳大利亚和巴西略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______(地形区),B是____________(地形区);
(2)A、B分别是两国地势最为低平的地区,但人烟稀少,原因是:A区气候过于______,B区气候过于_______;
(3)两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33、阅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中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所描述的现象位于_________(填字母)地区,该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主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业。
(2)诗句“雪山连绵入天际,时在七月遇高寒”所描述的现象位于________(填字母)地区,导致该地 理区域出现“七月遇高寒”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3)划分图中A、B 两地理区域的界线大致为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一线,是我国最重要 的地理界线,其大致与我国_________(单项选择)吻合。
①1 月平均气温 0℃等温线 ②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④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4)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有两处错误,请你从中找出抄写下来并结合所学进行改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理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比如北方地区四季分明, 气候适宜,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馒头、面条等是当地人喜欢的主食。南方气候暖湿,河湖众多,传统出行方式多走水路,传统民居多追求防寒保暖。西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有蒙古包等,青藏地区居民喜欢吃牦牛肉喝酥油茶。
错误 1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 2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南半岛上的缅甸和我国山水相连,2020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历久弥坚的中缅胞波情谊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
(1)世界60%的柚木储量和国际市场上75%的柚木均来自缅甸。根据图文信息,分析缅甸柚木优越的自然条件
(2)从方位、水源、地形三个方面,分类描述中南半岛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带
35、读我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活动积温多少来划分的,B温度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农作物熟制为________;D温度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农作物熟制为________。
(2)D和C的分界线大致是我国年降水量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还是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界线。
(3)一个人外出旅游,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原来装满一旅行袋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此人旅游的路线最有可能是______。
A.哈尔滨—武汉 B.乌鲁木齐—武汉 C.拉萨—哈尔滨市 D.海口—哈尔滨
(4)从时间上看,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个季节。从空间上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