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地形轮廓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其中“三山”指()
①阿尔泰山 ②祁连山 ③天山山脉 ④武夷山 ⑤昆仑山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 劳动力资源不足 B. 土地资源不足
C. 水资源不足 D. 光照不充分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20°W, 160°E B. 20°E, 160°W
C. 60°E, 120°W D. 60°W, 120°E
4、影响北京城址变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气候 D. 森林
5、南昌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古称“豫章”,之所以很早就成为一个城市,主要因素是( )
A.终年炎热多雨的气候
B.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C.拥有广阔茂密的森林
D.临近河湖,水运便利
6、我国许多大江大河都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太平洋,原因是我国地势( )
A. 南高北低 B. 北高南低 C. 西高东低 D. 东高西低
7、关于日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富士山下樱花烂漫,景色迷人 B.日本海沿岸工业密集
C.横滨港一辆辆轿车等待装船出口 D.在北海道人们喜爱吃烤鱼片
8、香港在我国的位置是( )
A. 广东省珠江口西岸 B. 广东省珠江口南岸
C. 临广东深圳特区
9、与我国西双版纳陆上相邻的国家是:( )
A. 越南 B. 缅甸 C. 印度 D. 泰国
10、关于我国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49年以前,我国是个工业国 B. 我国是个发达国家
C. 我国工农业产值均居世界首位 D.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11、贵州等地居民有受吃辣椒的习惯,这与当地的什么气候有关( )
A. 温差大 B. 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
C. 冬季寒冷 D. 气候炎热特别是夏季干热
12、下列关于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为本地区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
B.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丰富的水力资源,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D.长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滨海平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13、下列河流中,发源于三江源地区,又流经三江并流地区,并从我省流出境外的是( )
A.怒江
B.澜沧江
C.长江
D.黄河
14、某气候分布的大致范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描述与题干描述相符合的是( )
A. 当地为热带季雨林,有旱、雨两季 B. 典型的雨热同期的气候,植被为温带草原和荒漠
C. 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D. 当地野生动物随着干湿季节的交替有规律地迁徙
15、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
①旱涝灾害 ②台风 ③滑坡 ④泥石流 ⑤火山爆发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16、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深居内陆,加之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17、布达拉宫位于下列哪个城市( )
A.昆明
B.拉萨
C.格尔木
D.乌鲁木齐
18、“列车高速奔驰在高架铁路上,远处是绵延的雪山,成群的牦牛一闪而过”描写的是
A.陇海线 B.京包线
C.青藏线 D.京广线
19、青藏高原属于(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0、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B. 临近海洋,海水鱼产量大
C.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D. 淡水鱼种类繁多,水稻产量大
2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_____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和_____,居世界第三位,与_____洲的面积差不多。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2、东北三省农业结构较为完整,其中_______和______占主导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基地。
23、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颐和园、天坛等名胜古迹;这是国际交往中心,拥有外国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这座城市是 。
24、青藏高原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青藏高原上代表性的畜种是________ .
25、“三江源”地区孕育了我国三大江河,它们是长江、_______和澜沧江;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26、西亚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把_______奉为圣城。
27、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________ ,是全国的________ 和________中心.
28、我国主要铁路干线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处形成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________。
29、山东省的简称是_________,甘肃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30、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31、读长江、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区是____省。
(2)黄河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请用“△”在图中画出该水利枢纽。
(3)长江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被称为“____。”
(4)自河口到桃花峪,黄河干流年平均含沙量逐渐增大,这说明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选填“上”或“中”或“下”)游河段。
(5)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之间的分水岭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一例说明该线的地理意义。____。
32、读“北方地区局部图”和“西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上左图中信息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特点: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
(2)图中数码①代表的河流是____,该河流济南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________现象。
(3)据图中信息判断,北方地区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西南地区中主要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分析③处该能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
33、读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名称:①是_______地区、③是_______地区;
(2)①②③④区域中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_______(填序号);
(3)“早穿皮袄午穿纱”是描述①②③④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填序号);
(4)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反映的是①②③④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填序号).
34、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______(填数字代号)。山脉②是青藏高原与___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2)甲省区居民主要是汉族和_______族,该地区的________河属于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3)图中④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最容易发生________。你能够在该地区看到图乙中____所示景观。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做好水土保持,应该___________。
(4)甲乙丙丁四地,可以在4月欣赏大片大片美丽油菜花的是______地。
(5)“哈达、锅庄、碉堡楼”描述的是__________(甲、乙、丙或丁)地的风情。
35、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C两点的经度或纬度:A____(经度)C____(纬度)。
(2)A、C两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
(3)C点位于B点的____方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