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依然存在
2、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
A.重要的枢纽位置
B.国际金融中心
C.资源丰富
D.交通运输发达
3、香港和大陆相比,其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是( )
A. 丰富的资源
B. 廉价的劳动力
C. 雄厚的资金和技术
D. 广阔的市场
4、小维的家乡有我国最大沙漠和最大内流河,那么他的家乡在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
A. 内蒙古 B. 宁夏 C. 甘肃 D. 山西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黄土地指的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指的是南方地区
C.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北京
D.“东方明珠”指的是上海
7、夏天越炎热,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能大晴天,多出太阳,原因是
A.天气晴朗,太阳能资源越丰富
B.出太阳,光照条件好,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C.气温高,河水蒸发,河流断流可以吸引游人观光
D.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8、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B. 地球的表面积为 5.1 平方千米
C. 地球赤道周长是8万千米 D. 地球是圆形的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0、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市举行,体现其哪一项城市职能(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工业中心
11、南方旧式民居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
A. 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 便于空气流通
C. 便于雨水下泻
12、下列地形区中,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B.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C. 东北平原、云贵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13、下列对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 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C. 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城市和港口 D. 煤铁资源丰富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
14、解决长春缺水问题的水利工程是( )
A. 引松入长 B. 三峡工程 C. 引滦入津 D. 南水北调
15、澳门建立特别行政区之前曾被哪个国家侵占达400多年?( )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西班牙
16、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
A. 中国大陆 B. 美国 C. 俄罗斯 D. 东南亚
1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符合“旱地种小麦,喜食面食,有民居四合院…”的是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8、“2016 年春季,“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季风活动异常,造成降雨异常偏少,导致 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沿江五省出现严重旱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AB 两省的简称分别是鄂和赣
B.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发生的自然原因是季风异常
C. 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棉花、甜菜产区
D. 图中阴影区域是朝鲜族、满族和傣族的主要聚居地
19、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其中香港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
A. 丰富的自然资源 B.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C. 廉价的劳动力 D. 雄厚的工农业基础
20、我国地大物博,分为四大区域,对四大区域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与两个国家接壤
B.乙区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丙区域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丁区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21、宝岛台湾风景秀丽,岛上_____(湖泊)是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区,物产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
22、我国西北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__;四大高原中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
23、北京从________ (朝代)开始建都,距今已有800多年建都史.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________
24、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和海港是________。
25、新疆瓜果为什么特别甜?(1) 。(2)
26、发展农业应该遵循_______原则,我国非季风区草地广布,适宜发展_______业。
27、香港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 .
28、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冰川广布,雪山连绵”的是________________高原。
29、北京的地理坐标位置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气候类型),位于___________平原的北部边缘。
30、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处在 带和 带的交汇处。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长江中下游城市捆绑起来发展的战略构想,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启动规划中部金三角经济生态区”研究将湖南长沙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筑成“中三角”,形成以南昌—武汉—长沙为核心的“中三角”大都市圈,联合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力争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材料二:“中三角”示意图
(1)写出“中三角”经济圈三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江西_____、湖北_____、湖南_____
(2)中三角”经济圈交通条件便利,有贯通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和_________线,并且有“黄金水道”_________沟通东西。
(3)“中三角”地区农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___,并且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试分析该地成为“鱼米之乡”的优越自然条件。_________ (至少3方面)。
(4)“中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突出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
32、小晨同学暑假期间外出考察长江三角洲和青藏高原。读图回答问题。
(1)在长江三角洲,小晨参观了_______市浦东新区,领略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苏杭”是指_______和_______(城市)。
(2)考察青藏高原时,小晨的行李中准备了防晒霜和御寒衣物。请你任选一种物品,说出其地理依据。物品______依据:_______。
(3)从西宁沿_______铁路到拉萨,沿途可见窗外的草地上,“高原之舟”_______正悠闲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4)小晨了解到______是青藏高原的特色粮食作物。这种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_____地带。
(5)科学考察发现, 世界最雄伟高大山脉_____山脉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而今成为世界最雄伟高大山脉的原因是_______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33、读柴达木盆地海西地区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业扶贫开发纲要》将柴达木盆地地区作为国家“十三五”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材料二 下图海西地区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材料四 下图为柴达木盆地海西地区农业改革示意图
(1)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2)据图分析当地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3)据材料三,说出该地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构成特征 。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4)材料四中的①是当地部分牧民过度放牧藏羊导致的 生态环境问题。
(5)材料四中,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牧民采取了 、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发展,生态环境的好转又促进了 业的发展。
34、读日本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1)岛屿A是______岛
(2)海域B是______。
(3)该国的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
(4)该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和______沿岸地区。
35、区域对比了解地区。东南亚和西亚是亚洲的两个重要地区,阅读有关地图,回答问题。
(1)两地均以热带气候为主,中南半岛主要是热带__气候。
(2)右图中字母B、C、D、E表示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是__(填字母)。
(3)右图所示地区分布有世界最丰富的矿产资源___。
(4)下列商品不属于东盟十国主要出口商品的是(_______)
A.天然橡胶 B.椰子 C.羊毛 D.石油
(5)中南半岛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