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南方地区的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回答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A.青稞
B.水稻
C.小麦
D.柑橘
2、2010年5月6日华商报报道,陕西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能源让黄土高原由黄变绿。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A. 平整土地 B. 修水平梯田 C. 深耕改土 D. 育林种草
3、下图显示的是湖北武汉疫情趋势图,对该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2月11日至12日,现存确诊病例增长最快 B.累计治愈人数超过60000人
C.2月18日,现存确诊病例达到最高值 D.累计死亡人数超过10000人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几乎全部在非季风区的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5、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地理特点的是( )
A. 林海雪原 B. 白山黑水
C. 千沟万壑 D.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6、下图雅丹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 风力侵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地壳运动 D. 海浪拍击海岸
7、我国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沿海地区
C.环渤海地区
D.东北地区
8、有关南极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地区
B.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地区。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和风库之称
C.我国所有的考察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因降雪丰富有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9、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4副图,反映我国南方地区建筑风格的是
A. B.
C. D.
10、南方地区西部地形以()为主。
A.丘陵、山地 B.平原
C.高原、盆地 D.平原、盆地
11、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①高寒缺氧 ②冻土广布 ③生态环境脆弱 ④环境污染严重.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13、观看了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讲课,同学们的讨论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从太空可以看见地球上布满了经纬网
B.宇航员用肉眼可以看出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
C.在宇航员之前,是哥伦布首次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D.从太空看地球,把地球称为“水球”更符合实际
14、划分南、北方区的分界线是( )
A.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秦岭﹣﹣淮河线 D. 青藏高原边缘线
15、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要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
A.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追求高产量
B.洞察国际市场、不断扩大消费市场
C.大力开发矿产资源,保证能源供给
D.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创立自主品牌
16、人们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地区山河分布。请你指出不能够支持这种结论的证据( )
A. 大兴安岭 B. 长白山脉
C. 太行山脉 D. 黑土地
17、北京世园会于2019 年4月29日正式开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将“共赏一个百园之园”。这说明北京是中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8、有关图中信息,正确的是( )
A.①是阿尔泰山脉
B.②是我国唯一的内流河
C.③是柴达木盆地
D.盆地③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19、台湾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A. 橡胶 B. 樟脑 C. 荔枝
20、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 )
A. 黑河一腾冲 B. 秦岭一淮河 C.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
21、我国众多大江大河滚滾东流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地势___________。
22、我们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_______省和_______省,简称“东北三省”。
2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描述的是我国__________(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4、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其城市职能为全国的 ________和________中心.
25、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______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26、台湾最大的城市是 ,台湾最大的港口:
27、香港地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强,________ 温差大.
29、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________ 、________、工业、建筑业等.该市因环境优美,终年绿树繁花,以绮丽纤巧为特色,因此素有“ ________ ”之称。
3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描写_______地区景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描写________地区景观。
31、读“中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线大致通过___(山脉)——___(河流)一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___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B线以西,农业部门以___(畜牧或种植)业为主。
(3)C地区耕地类型为___(旱地或水田),粮食作物以___为主。
(4)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地。
(5)C、D两地中,汉族主要分布在___地,E区域的河流以___(内或外)流河为主。
32、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北与A________(国)东与 B_______(国)陆地接壤.
(2)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主要的矿产资源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___________,本区形成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优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33、古时,华北地区的人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
(1)“二十四节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2)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是______。地球在绕日运动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运动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______(季节变化或昼夜更替)。
(3)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__,这一天,南通市______(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此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______(多或少),农作物生长旺盛。
34、读“中国略图”及“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代表二、三级阶梯界线的是 。
(2)黄河、长江均注入 洋,其大致流向为 ,由此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 。
(3)长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较上游地区稠密,请从地形、气候、交通三方面作简要分析。
35、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山脉,到达________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________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_____熟。
(3)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________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