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云南号称有“十八怪”,其中有“四季衣服同穿戴”一句意为“全省同一时节下四季服装都有人穿着”。与此现象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南北纬度跨度大 B.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

    C.气候垂直差异太显著 D.邻国众多,少数民族聚集

  • 2、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

    A. 上海   B. 杭州   C. 南京   D. 扬洲

  • 3、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地势较高,降水偏少

    B. 纬度较低,蒸发强烈

    C. 地势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

    D. 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滨海平原

  • 4、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 5、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北京的通往东北三省的铁路线是:

    A. 京哈线 B. 京沪线 C. 京九线 D. 京广线

  • 6、下列关于香港、澳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B.香港和澳门同祖国内地一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香港与澳门分别在1997年、1999年回归祖国的怀抱

    D.港澳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 7、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 博彩业   B. 工业   C. 农业   D. 银行业

  • 8、针对香港的土地资源,恰当的做法应是(  )

    A.香港山地多、平原少,应向大陆移民

    B.香港人多地少,应尽量减少绿地面积

    C.香港人口稠密,应填海造陆,建设高层楼房

    D.香港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应多增加绿地面积

  • 9、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

    A.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地下水含糖份多

    C.土壤中含糖份多

    D.品种优良

  • 10、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崎岖 B.河湖稀少

    C.城市密集 D.经济不发达

  • 11、(题文)在察尔汗盐湖附近建有我国最大的(    )

    A. 氮肥厂   B. 磷肥厂   C. 制盐厂   D. 钾肥厂

  • 1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称为白色沙漠风库

    B.是地球上淡水最贫乏的地区

    C.是地球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D.就大力开采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 13、应急管理部统计:2019年一季度全国各级各类自然灾害共致87人死亡,下列有关自然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台风属于地质灾害,常带来狂风和暴雨 B. 我国的西南地区常发生地震、滑坡等灾害

    C. 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不到寒潮影响

  • 14、香港扩建城市建设用地,采用建设高层建筑、填海造地的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建筑水平高 B. 劳动力丰富 C. 人多地少 D. 眼光远大

  • 15、2019年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时,地球在图中运行的位置是( )

    A.④-①之间 B.①-②之间 C.②-③附近 D.③-④之间

  • 16、黑龙江行政中心哈尔滨每年冬天都会举行的重大活动是(     

    A.泼水节

    B.赛龙舟

    C.冰雪节

    D.那达慕

  • 17、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高原、盆地为主

    B.西北地区的东部主要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C.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

    D.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 18、关于长沙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株潭三市中城市规模最大

    B.计算机、杂交水稻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

    C.橘子洲、马王雄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D.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基地

  • 19、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不正确的是 ( )

    A.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

    B. 其北翼的中心城市是杭州

    C. 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D.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

  • 20、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划中,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河南、安徽、山西   B. 江西、湖南、广西

    C. 江苏、河南、重庆   D. 陕西、四川、江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洲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是________

  • 22、台湾省经济以“ ________ ”为基本特色,新兴的重工业基地是 ________ 市.

  • 23、被称为我国南大门的是_________;它与港澳地区合作形成独特的模式是_______”

  • 24、成都平原是由______________江冲积而成,又有______________水利工程灌溉,成为“天府之国”。

  • 25、巴西和美国东面濒临_____洋,他们之间政治经济商谈为________

  • 26、除本土外美国领土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两个海外州。

  • 27、与北京相邻的省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请列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_______地区。

  • 29、青藏地区重要的农业区是   谷地和   谷地。

  • 30、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 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油菜是一种油料作物,花期大约一个月。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A 、B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B地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B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上,海拔高,气温______

    (2)图中____(山脉)-淮河一线与1月____℃等温线接近。

    (3)A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____(水田或旱地)

    (4)B地区是________族(少数民族)聚居地,本区的农业以______业为主,____被称为“高原之舟”。

  • 32、读“台湾略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所处纬度位置来判断,台湾南部属于________带。

    (2)台湾省隔________海峡与________省相望,其东北部的________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

    (3)台湾多地震是因为________

    (4)台湾森林面积广大,________是著名的树种。

  • 33、《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大家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读下图回答问题。

    (1)《航拍中国》第一季先后拍摄了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江西省、海南省、上海市六个省区市,《航拍中国》第一季没有拍摄__________地区(四大地理分区)。

    (2)黑龙江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北的省,其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陕西省大部分位于________高原,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江西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海南省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该省属于___________气候。

  • 3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片段:“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下图为“台湾岛地形图”

    (1)台湾岛的东海岸直接濒临大洋,该大洋是________

    (2)这湾“浅浅的海峡”沟通了东海和_______海。

    (3)余光中抒发的地理情感是期盼祖国__________

    (4)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位于台湾岛的________方向。

    (5)由地形图可看出,台湾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部地形以_____为主,整体地势特点是西________、因此岛内大部分河流流向是:_______流向台湾海峡。

  • 35、五一假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的郊区开展研学活动。读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首先登上了仙人峰,据图判断它的海拔范围是   米,所在山脉大致为   走向。

    (2)同学们攀登到 B 处时,能看到图中的湖泊吗?请说明理由。

    (3)河流①和②中流速较快的是 ;分析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说明原因。

    (4)分析图中聚落发展起来的共同的有利条件。

    (5)研学活动中,小华向当地村民建议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改种有机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生产以增加农民收入,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