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沈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例子中,最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绿色的蜥蜴生活在灰色的岩石上

    B.皮毛厚实的动物生活在沙漠中

    C.一种沙漠植物有发达的根

    D.叶片薄而脆的植物生长在气候寒冷的环境

  • 2、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 3、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患者的食欲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

  • 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柳树→蝉→螳螂→黄雀

    C.黄雀→螳螂→蝉

    D.柳树←蝉←螳螂←黄雀

  • 6、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正确的是(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脐带→母体→胎盘→胎儿

    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

    D.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 7、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菜(如图乙)三个部位的切片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取自于图乙中的A

    B.观察切片③时,想在视野中同时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接着的操作应是换用高倍镜

    C.观察切片②时,如果视野中的细胞不太清晰,接着的操作应是调节一下粗准焦螺旋

    D.图甲中切片①和②中所有细胞内都有叶绿体,而③中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 8、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其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④的壁最厚,与之相连的①是主动脉

    B.①②③④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C.③和④之间的瓣膜始终向④开

    D.⑥收缩时,血液流向②肺动脉

  • 9、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麦芽糖

  • 10、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 1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A.呼吸运动

    B.气体扩散作用

    C.血液运输

    D.其他方法

  • 12、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 13、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②③④是突起,他们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C.图中④结构若是传出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

    D.该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只能产生兴奋

  • 14、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A.构成组织细胞

    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

    C.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在组织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15、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 16、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学生打扫卫生

    B.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

    C.给人接种疫苗

    D.杀灭除尽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

  • 17、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的

    A.观察

    B.实验

    C.提出问题

    D.作出假设

  • 18、下列(  )可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甲烷、氨、水蒸气、氧气

    B.甲烷、氨、水蒸气、氢气

    C.甲烷、氨、二氧化碳、氧气

    D.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硫

  • 19、用热水将番茄烫一下,很容易就能撕下一层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 20、如图一是一株烟草植物示意图,图二是①结构中一个细胞的放大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①、③、④所示结构是构成植物体的器官,②是贯穿植物全身的输导组织,它具有输导功能

    B.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图二示细胞中的C

    C.组成④所示结构的细胞中,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图二中A所示结构为细胞核,它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供能物质的是_____。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

  • 22、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产生____________和分泌雄性激素.

  • 23、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 24、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__________污染。

  • 25、心血管疾病又称为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并且是引起突发性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种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请你简要论述该如何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________

  • 26、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_____________里。

  • 27、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____液,这是因为它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也是供能物质,只不过,一般是人体的____能源物质。

  • 28、血红蛋白在含氧低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__,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_

  • 29、尿中尿素浓度比原尿 高/低原因:由于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被 ,从而使尿素的浓度  

     

  • 30、儿童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可能是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下面左边所列的做法中,哪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生态环境?请你判断,并用线分别与右边的项目相连。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____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_____]_____,该部位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_____(填标号)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消化。

    3)人体分布于消化道壁上的消化腺是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_____]_____

    4)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它的内表面有许多_____,该结构表面有许多突起,叫做小肠绒毛。

  • 34、下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________(填标号)。

    3)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它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