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A.构成组织细胞
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
C.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在组织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甲状腺、性腺
B.垂体、肠腺
C.唾液腺、肝脏
D.肾上腺、胃腺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
C.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4、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正确途径是( )
A.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B.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
C.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5、进入青春期后,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下列晓阳在课堂上提出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A.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B.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常换内衣
C.要有个性,遇到问题拒绝与长辈沟通
D.学会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6、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其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④的壁最厚,与之相连的①是主动脉
B.①②③④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C.③和④之间的瓣膜始终向④开
D.⑥收缩时,血液流向②肺动脉
7、“回南天,种花生,能有好收成”。如图是花生的一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花生属于被子植物
B.丁图中的②由丙图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甲图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D.“回南天”可为花生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8、人们常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语猜花生,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发育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 )
A.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
B.子房壁、珠被、受精卵
C.子房壁、受精卵、受精极核
D.珠被、受精极核、受精卵
9、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无机盐是( )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钙、铁、钾的无机盐
C.含氮、镁、锌的无机盐
D.含钙、磷、硼的无机盐
10、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 )
A.呼吸运动
B.气体扩散作用
C.血液运输
D.其他方法
11、在一个小烧杯中倒入10mL植物油,加入配制好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放置在37℃的温水中保温,1小时后小烧杯内的植物油不见了,则所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是
A.胰液、唾液、肠液
B.胆汁、唾液、胃液
C.唾液、胃液、肠液
D.胆汁、肠液、胰液
12、农业谚语“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 )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增强蒸腾作用
13、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②③④是突起,他们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C.图中④结构若是传出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
D.该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只能产生兴奋
14、如果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图中较粗的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 )
A.
B.
C.
D.
15、小明同学测量不同植被环境下的空气湿度,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裸地 | 草坪 | 灌木丛 |
早晨 | 57.5 | 72.5 | 90.6 |
中午 | 40.0 | 61.1 | 73.1 |
晚上 | 46.1 | 67.4 | 85.3 |
A.表中数据表明,中午时的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B.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C.表中数据表明,草坪也有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
D.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晨的空气湿度最大
16、下列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指示植物的是( )
A.马铃薯
B.小麦
C.贯众
D.葫芦藓
17、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的
A.观察
B.实验
C.提出问题
D.作出假设
18、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 )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19、合理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脂肪
20、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21、世界上公认的生态养鱼的方式是_____,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的利用水域的_____和各种_____,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22、能量的来源是________,食物被动物________后,营养物质进入________,细胞通过________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动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________,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
23、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_________。
24、我们接受的是__________的进化论。人类与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证据是________。露西少女的化石,她的上肢和下肢不同,由这一事实推理古人类向着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而东非人的化石,说明古人类不仅能____________,还能制造工具。人与类人猿尽管有共同的祖先,但人类越来越强大,主要表现为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______________,大脑越来越发达,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________。
25、鼻腔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之所以有温暖作用,是因为____;之所以有清洁作用,是因为_____。
26、材料灰尘历险记。
我是一粒灰尘,正当我在空气中旅行的时候,突然有一股强大的气流将我吸入了一个很深的洞里。四周黑洞洞的,洞的壁上有很多毛,洞中很热。突然,洞的壁收缩了一下,把我带到了一个更长的洞中,洞壁四周有许多不停向上摆动的毛,一股很黏的液体把我紧紧吸住,我的许多同伴和病毒等也被这些黏液粘在一起,被那些摆动的毛清扫,连同那些黏液一起向上滚动,随着一声巨响,我又看见了久违的光明。
(1)灰尘第一次所见到的洞是________部位,且此洞中的毛是________。
(2)洞中很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灰尘进入的“更长的洞”应该是____________,里边不停向上摆动的毛是__________。
(4)短文中描述的“很黏的液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
(5)根据文中叙述,说明灰尘进入的洞对空气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7、沙眼和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发病部位通常在______。
28、人体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______。吞食物时______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
29、储存在人体内的_____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30、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进行抢救。
31、将下列现象或物质与其造成的危害连接起来。
32、脐带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重要器官,母体和胎儿的血液相混。( )
33、图甲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最顶层食物的主要成分的消化过程是图乙中______(填“X”或“Y”)曲线。
(2)图甲中最底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消化道的_______开始消化。
(3)“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小娟是一名八年级的女生,平时很少运动,又喜爱甜食,体重增加很快,她希望自己身材苗条,所以每天很少吃饭,只吃零食和一些水果。你认为她的做法对吗?______请你给她提出些建议:______(合理叙述即可)
34、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是对图中三个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液体 | 水 | 蛋白质 | 葡萄糖 | 尿素 | 无机盐 |
甲 | 97 | 微量 | 0.1 | 0.03 | 0.9 |
乙 | 95 | 0 | 0 | 1.8 | 1.1 |
丙 | 92 | 7.5 | 0.1 | 0.03 | 0.9 |
(1)肾单位由③_____、④_____和⑥_____组成。
(2)甲、乙两种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其中甲取自图中[_____]部位的液体。
(3)丙液体承担的功能主要是运载_____,运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_____。
(4)健康人的乙中不含葡萄糖,但当一次摄入过多的糖时,乙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这说明肾小管的_____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