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昆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B.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片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兴。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他妄自菲薄 ,在班级很是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卑的人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逼真 摄影 丝豪 尽善尽美

    B.姑且 笼统 谚语 瞬息万变

    C.蛾眉 寂寥 附丽 心旷神贻

    D.缥缈 沉默 琵琶 栩栩如声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海城西部的古镇牛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新老建筑既各显其美,又相得益彰

    B.别想来日方长,世上最愚不可及的事,莫过于才疏学浅,却又虚掷时光。

    C.居家不外出的号召一出,一夜之间各个城市万人空巷,这是西方国家难以做到的事情。

    D.班会上,大家纷纷发挥聪明才智,开动脑筋,巧立名目,为运动会筹备提出了一条条好的建议。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那/   搏/温情   而归/怨声

    B.脚/   举/然泪下   口不言/络不绝

    C./   绿林/青山绿   置之外/以已

    D.舟/   奉/拭目以   依山水/气势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1选文出自课文《   》,作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介绍陈涉的身世,表现了他胸怀大志,不甘平庸。

    B. “苟富贵,无相忘”表现出对陈涉重感情、讲义气。

    C. 陈涉的“太息”,表达了他对佣者的同情和怜悯。

    D. 本段文字为下文陈涉谋划和领导起义埋下了伏笔。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有同学搜集了两首课外宋词张贴在班级公告栏,请帮助他完成赏析。

    【甲】

    忆秦娥·梅谢了

    〔南宋〕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释:①大梁遗(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②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

    【乙】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宋代〕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释:诗歌背景:“靖康之难”后,词人开始南渡,在途中写下了这首词。

    这两首词托物言志,都借助了①____这一意象表现词人的情感。②____时节,【甲】词词人驻足梅下,遥望故国。自从靖康之乱、金兵南侵,这片曾经肥沃繁华的土地如今人口稀少,生活艰苦,呈现出一片③____的景象。曾经巍峨宏丽的故国宫殿,也只剩下冷烟衰草,表达了词人④____________;【乙】词言在此而意在彼,看似写他物,但又处处在写自身的处境与心绪,⑤____、⑥____(各1分)等字词深切地传达出词人逃难途中⑦____________的心境。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春末夏初,万物生长。海坛山麓,毕业季的六月轻风,吹走了稚气,吹来了离别,亦唤醒了新征程的翘首。学校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为每一位毕业生定制一份带有希望与寄托的明信片。以下两幅图为明信片封面的备选,学校将以此展开投票活动。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并说明理由。

    要求:①语言得体,表达简洁;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5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

    (3)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鬓微霜,________________

    (5)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捉白》与《陌上桑》

    沈鸿鑫

    ①文学和艺术作品描写人物、景物和事件,大多采用直接、正面描写的手法,但是烘云托月式的侧面描写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北宋山水画大师郭熙在其画论《林泉高致》里曾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就是说,你直接画山的高,倒不容易显出它的高来,而用烟霞在山腰缠绕来烘托,则山自见其高;同样,写水的远,直接表现难以奏效,而用掩映断其脉,加以烘托,水便益显其远了。

    ②使用烘云托月法,《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就是成功的一例。这一节主要表现关羽在战争中的勇武神威,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关羽在战场上的表现,而是极力渲染敌将华雄的本领高强和骁勇无比,袁绍等头目的大惊失色和一筹莫展,以及对主动请战的马弓手关羽的轻蔑。在曹操保举关羽,酾酒为之壮行后,也不写关羽和华雄的厮杀,只写帐内“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他们还来不及派人去探战况,只见“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下,其酒尚温”。这一系列侧面描写比正面描写更为简约而巧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③鲁迅的小说《离婚》,在刻画七大人这个人物时,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他没有用很多笔墨渲染七大人的威严专横,用高压手段逼迫爱姑交还婚帖,而是着力描写爱姑的能说会道、泼辣能干,但是七大人的似乎要打喷嚏的姿势和一声“来……兮”(其实是要下人给他拿鼻烟壶),就把爱姑吓得毛骨悚然,自愿认输,这就巧妙地凸现了七大人的专横跋扈。

    ④汉代的乐府民歌中有一首著名的《陌上桑》,这首叙事诗写一个高官(诗中称使君)欲凭借其特殊的地位,骗取美丽的姑娘罗敷,然而遭到罗敷巧妙而坚定的拒绝。作者在描绘罗敷美丽的容貌时,就出色地运用了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⑤这里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罗敷的容颜,而是通过路上行人及农田里耕种的人们见了罗敷后,为之失态、为之倾倒的描写,把罗敷的美丽、可爱渲染到了极致。

    ⑥与此非常类似的是,苏州弹词名家杨仁麟弹唱的《白蛇传》中有一回《捉白》,述白娘娘因为盗库银事发,被差役捉拿,押解到衙门。由于白娘娘长得十分美貌,故尔一路行来为众多路人瞩目。这里有一段夹白唱篇,且选几段:

    ⑦登在南货店门前来经过,南货店先生要看佳人,弄得心里有点浑。(白)先生,买三个铜钿白糖,(白)勿要响,(唱)送脱廿斤白莲心。

    ⑧登在肉店门前来经过,肉店里的师傅要看佳人,弄得心里有点浑。(白)老师傅,买十四铜钿板油,(白)勿要响,(唱)拨踏六斤前夹心。

    ⑨登在剃头店门前来经过,剃头师傅是丹阳人,俚倷也要看佳人。(白)老师傅帮我修修面。(白)手里拿把刀,眼睛在看白娘娘,(唱)歇豁歇豁,眉毛胡须全剃干净。

    ⑩登在裁缝店门前来经过,裁缝师傅是常熟人,俚倷也要看佳人。(白)老师傅在做裤子,想拿尺量量裤裆,不晓得拿错把剪刀,(唱)歇豁歇豁,裤裆里开了个琵琶领。

    《捉白》与《陌上桑》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一个接一个的滑稽突梯的场面,表现沿街众人为白娘娘的美貌所吸引以致魂不守舍,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这也是以烘云托月、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塑造白娘娘光彩照人的形象。而《捉白》又有其评弹自身的特点,那就是特别突出了谐趣性和喜剧效果,听者无不为之捧腹。

    不仅文学作品常用烘云托月之法,有些建筑也巧妙运用此法而得到极好的效果。北京的天坛原是帝王祈天的所在,要突出它的高接天宇的气势。设计者匠心独运,把祈年殿和走道建在高出地面几米的高处,此即天坛的圜丘。圜丘的周围筑了两圈围墙,一般的围墙总要比人高得多,可是这里采用低矮的围墙,外圈的围墙高不过2米,第二道围墙则高仅1米许,这样人就比墙高了。当人们踏着石级,一步一步往上面走去,墙就显得越来越低,倘逢着好天,只见晴空万里,白云漂浮,真有一种如上琼楼、如登天梯的感觉。原本面积很小、建筑也并不高大的圜丘,因此显得空旷和高峻,这就是运用烘云托月之法所得到的奇妙效果。

    无论何种创造,方法都是关键,《论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器”既是指工具,也是指方法。要想成功,方法是不能不讲究的,以上几则运用烘云托月法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选自2021-04-21《文汇笔会》)

    【1】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中所列举的几则在文学作品中运用烘云托月去获得成功的例子。

    【2】你赞同文中划线句“这一系列侧面描写比正面描写更为简约而巧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的说法吗?结合该段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3】小立和小达两位同学读完这篇文章后,对文章题目产生了争议:小立同学认为这个题目不好,要重新命名;小达同学认为很好,觉得不需要更改。你支持哪位同学?说说你的理由。

    【4】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最后一段加点短语“这一点”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作者的说法是否合理。

    【5】请从你读过的诗文中,再举出成功运用“烘云托月”手法的一例来,并作简要分析。

  • 10、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朋友老卢》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朋友老卢

    第一次上老卢家走访时,老卢正懒洋洋地窝在破沙发里,一点没有起身迎接的意思。

    其实老卢不老,不过四十出头。村里人打工赚了钱,首先便是回村小兴土木,老卢的石匠手艺便有了用武之地,年初到年末基本没得空闲,日子原本也过得有滋有味。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次,老卢干活时不小心从屋顶滑落,伤了脊椎,从此干不了体力活,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就成了贫困户。

    听村干部说,老卢原本性格挺好的,乡里乡亲相处得不错,受伤了以后就变了,整天呆在家里,不爱跟人说话,冷冰冰的。

    摊上老卢这样的联系户,起初我心里还有些嘀咕。不过我想,只要我真心对他好,帮助他,就算是块冰,也能够慢慢融化。

    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常去老卢家,带些油米水果或者慰问金,老卢一律冷冰冰的,跟我说不了三句话。不过,老卢家人倒是对我挺热情,尤其他那上初中的儿子,叔叔长叔叔短的,多少让我感到些暖意。

    然而,有件事让我有些“生气”。

    老卢干不了体力活,我便介绍老卢去我朋友厂里当门卫,电瓶车十几分钟的路程。老卢答应得很爽快,我当即给朋友打电话,电话接通后我说,上次跟你说的,我帮扶的贫困户到你厂里当门卫……才说这么一句,老卢突然打断了我,黑着脸,说,别说了,我不去。弄得我   A   ,不知道老卢哪根神经突然短路了。然后我好说歹说,可老卢“    B    ”,说多了,他便扔下一句,要去你自己去。然后不再理我。

    这事以后,我有点对老卢失去信心了,不知如何是好。虽然依旧去他家走访,或送慰问品慰问金,或帮着打扫卫生。

    都说帮扶干部要和贫困户结亲戚交朋友,我自认为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可老卢从来没给过我好脸色。有一次我还买了些鱼肉准备跟老卢一家一起吃顿饭,可老卢硬是没给我做,我只得灰头土脸地回去了。

    当然,老卢也从来没有麻烦过我,甚至从来没主动打过一个电话

    不过,后来打了一次。当时我正在县里上班,接到电话时我有些奇怪,很想将脑袋探出窗户,看看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电话里老卢支支吾吾,听了半天才听明白。原本老卢去市里办事,遭了小偷,已是身无分文。当时我虽替老卢着急,不过想到老卢终于有事主动找我了,心里又感到有些欣慰。

    这事倒也好办,找个市里的朋友,带老卢吃了饭,然后买张车票送上车便成。

    很简单一件事。然而第二天上午,老卢突然出现在我办公室,进门便诚恳地向我道谢,多少让我有些意外。更让我意外的是,老卢竟然跟我聊天,且聊得不亦乐乎。聊着聊着,我便试探性地问道,半年来,虽然没能帮你家什么大忙,但送温暖的事做了不少,可老卢你为啥总是不领情呢?这次不过是举手之劳,你怎么又登门致谢了?

    老卢有些腼腆地低着头,足足过了一分钟才开口,你那市里的朋友跟我说,你跟他说我是你朋友,让他招待好了。

    这怎么了?我有些恍惚。

    老卢抬头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你说我是你朋友!没说我是贫困户!

    我心里突然一震,哽咽得说不出话……

    (三石,《中国纪检监察报》)

    1为选文中的“A”“B”两处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

    A处应选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惊慌失措、措手不及、出其不意)

    B处应选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不辨是非、油盐不进、刚愎自用)

    2通读全文,简单概括“我”与老卢交往中的两个主要事件。

    3结合全文,简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4文中的老卢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简要说说你对他的评价。

    5通读选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文章开头部分的老卢“一点没有起身迎接的意思”一语开门见山,造成悬念。

    B.“我”是小说中充当线索作用的人物,由“我”串起了对老卢的刻画与塑造。

    C.选文画线句看似承接上文,实则是为了引出下文老卢主动给“我”打电话一事。

    D.文章用典雅深沉、洗练生动的语言写人记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栩栩如生。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希望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钻石。——《流浪地球》

    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新喜剧之王》

    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则。——《中国机长》

    以上是网友投票的2019年最打动人心电影台词的其中三句,唤起了你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