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泉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B.“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的是降职流放,那么“右迁”指的就是升官。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 2、下列对《儒林外史》《简·爱》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A.《儒林外史》以四位市井奇人开篇,再写儒林士人的故事,目的是与儒林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B.小说中两个历尽辛酸的老童生是头撞贡院号板的周进和中举发疯的范进,他们滑稽可笑的举止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悲剧内涵。

    C.《简·爱》中简·爱四个主要生活过的地方是:舅妈家里、洛伍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

    D.简·爱在洛伍德孤儿院时最恐惧的人是从精神和肉体上摧残她的冷酷伪君子表兄约翰,孤儿院快乐和温暖来自海伦和谭波尔小姐。

    E.罗切斯特不屈不挠说道:“我自己在乎我自己,越是孤单,越是无亲无友,越是无依无靠,我就越要自爱越尊重自己。”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ùn)   绣()   裂(jūn)   然(

    B. 衣(素(gǎo) 写(zuàn) 容(xiù)

    C. 袍(yùn)   拜(yè)   貂(qiú)   咄()

    D. (chàng) 毁()   唐()   不(xiè)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资料链接】

    材料一: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传》有删改)

    材料二:光绪七年,法人胁越王逐永福。越王佯调解,而阴令勿徙。法大怒,逾岁,入据河内。永福愤,请战,出驻山西。战怀德纸桥,阵斩法将李威利,越王封一等男。既又败之城下,法人决堤掩其军,越人具舟拯之出,与法人水陆相持,苦战三日。

    【注释】①怀德纸桥:地名,河内怀德府的纸桥。

    (节选自《清史稿·刘永福传》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徐公何能君也             及:________________

    (2)必死拒             之:________________

    (3)视之             孰: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中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并没有盲目相信,说明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的人。

    B.选文中邹忌采用类比说理的方法,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说理深刻,让齐威王欣然接受自己的劝谏。

    C.全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详写进谏的原因和过程,略写齐威王的反应和效果,详得具体生动,略得回味无穷。

    D.选文中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说明了国君只有广泛采纳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能兴国。

    【3】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越王佯调解,而阴令勿徙。

    【4】每个人的爱国方式都不尽相同,邹忌和冯子材、刘永福两人的爱国方式就明显不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和材料具体分析。

    【5】选文和材料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都深入人心,刻画人物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选文或者材料内容进行赏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陶渊明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归园田居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秧:代指车马。②荆扉:柴门;虚室:闲静的屋子。③墟曲:偏僻的村落.④我土:指自己开垦的土地.⑤霰(xian线):小雪珠.

    【乙】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有人说【乙】诗中的"带月荷锄归"的"带"亦可作"戴。,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说出你的理由。

    2认真阅读这两首诗,请说出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段时间之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垮掉的一代”的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对“二战”之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

    材料二:

    过去二三十年里,“垮掉的一代”的帽子,先后被安到中国“80后”“90后”的头上。他们追求舒适和潮流,消费名牌;很多人是“吃货”,在头顶写着“周黑鸭”“热干面”和“奶茶”;他们无比喜欢动漫;他们还狂热地追星。一名学者观察到:在中国坐地铁,会看到年轻人低着头看价值不菲的手机,许多人将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背着名牌包、穿着高级运动鞋。他们成了“垮掉的一代”。

    材料三:

    援鄂医疗队中的“90后”“00后”人数达12000人左右。在救死扶伤的医院,在疫情防控的社区,在城市奔忙的志愿者队伍中,这个群体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体现出这代人特有的自信、乐观、顽强的集体品格。他们在抗疫一线用青春的坚守证明自己不怕苦、不怕难,担得起主力军重担。

    (1)材料一中“垮掉的一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针对“垮掉的一代”这一话题,谈谈你的认识。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上有所好,  

      ,非志无以成学。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春》)

    食不饱,力不足,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古人常常借风抒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  

      句,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当时的心境;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     这一细节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在冷色基调的画面中添上了一星鲜红的暖色。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学校举行科技节活动,学生会开展以“解码冬奥科技”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参与本项宣传活动。

    【材料一】

    现阶段移动冰场多采用氢氟烃类制冷剂,这种制冷剂有着很高的温室气体效应,对臭氧层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首个采用国际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的快速移动冰场,引入国家速滑馆,为大家展现“科技冬奥”主题的环保、智慧型移动冰场。这一特殊冰场是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实现全流程国产化的环保、智慧型移动冰场。

    为什么二氧化碳被选为新型制冷剂呢?

    低碳小能手

    首先,二氧化碳制冷剂的 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而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氢氟烃类制冷剂的GWP值为1430,是二氧化碳的1430倍,它们对于气候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且二氧化碳作为新型制冷剂除了绿色、环保方面的考量外,还具有如下的优点:对于人体健康与居住环境无害;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制备工艺简单、高效;无毒且无刺激性;不可燃烧及爆炸;整体设备体积小、噪声低,不会造成声污染等。

    (1)

    其次,二氧化碳临界点温度很低(31.1摄氏度)。当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进行压缩后,其冷凝散热温度会超过临界点温度,从而进入跨临界区域。在跨临界的状态下,二氧化碳冷凝会产生大量的高品位热(很容易被利用的热量),这些热量可用于采暖、洗浴等,从而实现能源的重复有效利用。而一般制冷剂散热只能直接排到室外空气中,造成能源浪费。

    (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第1期《“冰丝带”冷起来的秘密》)

    【材料二】

    一台矗立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扇叶直径146米的风电机组,日均发电约2.45万度,经666公里长的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输送至北京后,可供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完成本届冬奥会期间的全部造雪量,相当于在一个标准篮球场堆出28米高的雪。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所有场馆都将采用绿电来供应。据测算,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10日《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

    【材料三】

    (选自微信公众号“电网头条”)

    【材料四】

    记者:“简约、安全、精彩”是本届冬奥会的办赛要求。(2)

    张铮(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精彩”是“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的核心,也是北京冬奥会全方位的追求目标。精彩首先体现在冬奥赛事本身,包括运动员的出色发挥、举办地的良好条件、裁判员的公正裁判等。

    李树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精彩还体现在中国元素和奥运精神的交融上。开幕式上,令人惊艳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出的“立春”中英文字样,传递出浓浓“中国味”令每位参与者体悟到文化交融之美。

    李圣鑫(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精彩办赛,离不开精心周到、宾至如归的服务,体现于赛事组织者、参与者、志愿者乃至全体中国人民热情友善、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精彩办赛,还要确保全民共享冬奥。此外,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全程、前沿科技应用无所不在,都为北京冬奥会精彩绽放提供了坚实保障。所有场馆在建设或改建之初便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其他现有室内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这些事实完美呈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为全人类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02月11日《精彩冬奥 共筑燃情冰雪的美好记忆》)

    【1】在制作展板前,请你补充以下材料。

    (1)请在【材料一】横线上补充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将记者的提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板选取了以下“冬奥科技”知识,其中与上述材料最符合的一项是(     

    A.国家速滑馆拥有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的快速移动冰场。

    B.张北柔直工程日均发电可完成本届冬奥会期间的全部造雪量。

    C.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只因其比氢氟烃类制冷剂更绿色、环保。

    D.本届冬奥会的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3】【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选择其中一则推荐给学生会来制作“冬奥科技知多少”展板,并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简述推荐理由。

    【4】下面是“冬奥盛会展现大国风范”展板上的内容。请按照该展板内容的整体结构,仿照其中第②③④段的句式,围绕“科技创新”,补写第⑤段内容。

    ①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再度见证中华文明与奥运精神交汇相融,也向世界展示着新时代中国从容自信、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

    ②重信守诺展现大国担当。从克服全球疫情蔓延的困难形势,安全举办,到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中国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胸怀天下的勇毅与担当。

    ③文化元素传递大国自信。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十二生肖造型的巨大冰鞋,从“迎客松”焰火升腾绽放,到折柳寄情的依依惜别,无不展现坚定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④绿色低碳诠释大国责任。从冰上场馆的制冷系统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到全部场馆的绿色供电全覆盖,“绿色办奥”理念贯穿本届冬奥会的全过程,诠释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责任。

    _________________

    ⑥北京冬奥会是新时代中国大国担当、大国自信、大国责任、大国实力的集中体现。这一盛会不仅再次展示了中国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能力与实力,也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力量。

  • 10、村庄

    厉彦林

    ①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国人大都出身农民家庭,成长在农村,具有天然的乡村情结,怀揣着乡情、乡音、乡韵,思念着乡亲、乡土、乡风,心中总是有着理不清、割不断的乡愁。

    ②常有人探问:“乡愁,源头在哪?”

    ③答案聚焦于一个普通而简单的词:“村庄!”

      ④村庄是人类生存的图腾,是人生的原点,就像缠绕在大地胸前的珍珠项链, 被季节一次次摊晒;恰似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被岁月的手掌无数次描摹;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被虔诚的亲情反复翻阅与咀嚼……心有千结,情有万缕。村庄里的每一缕风,每一朵云,每间房屋,每棵庄稼,每束秋草,每群牛羊,每缕炊烟,每截恩怨,无不蕴含淡然而永恒的乡愁,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

    ⑤2014年中秋节,我和夫人带着儿子、儿媳,与我三个妹妹家相约同行,分别从济南、临沂、日照市出发,又一次集中回到养育我们的那个小山村,那个全国六十多万个建制村中的一个小山村,小得连县里的地图都不舍得标一个点的小山村,看望年迈的爹娘,团圆过中秋。

    ⑥老娘很看重这顿晚饭,做得很讲究,不但菜肴品种多,还摆上了月饼和石榴、苹果、葡萄等水果;父亲翻出藏了多年的一瓶高度酒,犒劳我和三位妹夫。望着满脸笑容的父母,我们兄妹几个心里一阵阵温暖与感动。

    ⑦立秋之后,天气渐渐凉了。山村的夜晚十分宁静、安谧。节前透彻的秋雨已把干旱的沂蒙大地清洗得纤尘不染。天空蓝蓝的,真是风轻云淡,流泻而下的月光皎洁如洗。秋虫开始发声,蟋蟀、蝈蝈、金铃子轻吟浅唱,尽情抒发着生命的自由与从容,给这个季节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特殊的韵味与灵动。 我们一家老小围绕在年迈的父母周围,大家头顶灿烂的星空,指指点点平日在城里难能看到的圆月和眨动眼睛的星星,不时还有小小的萤火虫儿在眼前飞舞。大家谈天说地、家长里短、笑声阵阵,其乐融融。皎洁的月光抚摩着沂蒙大地上的每一个村庄。我抬头与月亮遥遥相望、默默对话,心里在轻声告诉天上的嫦娥:感谢在这个团圆夜,赏予了难得的一片瓦蓝的夜空和月光。这时,村支部大院响起了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原来是村里向来羞答答的老太太和媳妇们共同跳起了广场舞,虽然那姿势有些拙笨,但掖藏不住内心的幸福与满足。我妻子和妹妹新奇地也去观摩,凑热闹。这是沂蒙山区一个近乎于原始村庄里一户普通农家的一个平常却又亲切温馨的夜晚,虽然普通而平凡,却又让人留恋难忘。我感觉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⑧在故乡的那两天阳光明媚,童年的记忆,蜂拥而来,潮水般漫过我近三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的心迅速沉浸在古老的、即将消逝的故乡和迅速变化的村庄里。

    ⑨我记忆深处行走着一个缥缈的村庄,一个似乎很遥远很清晰的村庄,一个永远沉默被人忽视而又怀念牵挂、无法释怀的村庄!村里出现了空巢老屋和坍塌的旧居,村庄西岭是日夜轰鸣、污染环境的石料加工场。村庄南高北低,我站在村南的乡间道路上,望着村庄的四周, 禁不住心中涌起淡然的无奈与苍凉。严酷的现实正在颠覆我记忆中村庄那美好的记忆与形象。

    ⑩《诗经》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贺知章感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余光中吟唱:“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席慕蓉比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到底是什么?就是思念家乡故土的深情、隐藏在游子内心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可以说是对大自然、对原生态生存和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⑪凝望乡土中国,坚守文化根脉,中国村庄定会时来运转,乡愁也就有了鲜活的载体、灵动的气脉和五彩缤纷的形态!

    1文章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开头,有何作用?

    2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点评和注解。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划线句子作两条批注。

    示例:“泛出一片贼亮的眨动眼睛的星星”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星星的明亮闪烁,傍晚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村庄是人类生存的图腾,是人生的原点,就像缠绕在大地胸前的珍珠项链, 被季节一次次摊晒;恰似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被岁月的手掌无数次描摹;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被虔诚的亲情反复翻阅与咀嚼……

    (2)父亲翻出藏了多年的一瓶高度酒,犒劳我和三位妹夫。

    3“乡愁”在文中多次被提及,你认为作者的“乡愁”有哪些内涵?

    4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村庄无论数量还是版图面积都在递减。有人为农村人享受到城市文明而欢呼,也有人为田园牧歌式乡村生活的消亡而慨叹。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 11、阅读下面选段,完成第下面小题。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①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 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 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流动着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因而可以说,海洋 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

    ②海洋还敞开宽阔的胸怀,让人们来发掘它丰富的宝藏。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食品基地。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 ___倍。海洋 每年为人类提供____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______

    ④海洋还是一座巨大的油库。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 3000 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 40%。海底锰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还 有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

    ⑤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世界潮汐资源约有 10 多亿千瓦。如果把波 浪能和海流能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⑥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对它怎样呢?

    ⑦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引起了世界有识之 士的巨大焦虑和不安。

     

    ⑧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人类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

    200 万—2000 万吨之间 。如果把油船沉没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漏油计算进去,那么这个 数字将成倍地增加。石油污染会使成千上万只海鸟丧命,油膜使浮游生物及鱼类无法生 存。

    ⑨全球工业的发展,每年使大量含汞、镉、铜、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废料进入海洋。据

    计算,全世界每 年排入海洋的汞有 1 万多吨,镉就更多。

    ⑩各种农药污染也不亚于工业污染,特别是杀虫剂滴滴涕,每年约有 100 万吨进入海 洋,抑制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

    (11)工业、民用和农业污水,船民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污染,核武器实验污染和海洋 热污染等也使海 洋环境日益恶化。

    (12)据调查,每年从河流注入海洋的 41000 立方千米的淡水中,有 200 亿吨悬浮物和 溶解盐类,包括金属和污染物、城市垃圾和污水。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13)除了严重的污染外,人类掠夺性的捕捞也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有的品种已 濒临灭绝。地中海沿岸,现在连长 80 毫米以上的鱼也不见了。新英格兰沿海鳕鱼、比目 鱼减少了 65%。我国渤海、黄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摘自《十万个为什么》)

    1对文中画“   ”的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海洋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藻类和鱼类。   B. 用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说明藻类和鱼类是海洋为人类提供的主要食 品种类。

    C. 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海洋在为人类提供食品方面的重要作 用。   D. 用举例子、列数据、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海洋提供食品的能力远胜于陆地。

    2文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 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 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

    B. 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 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 40%。

    C. 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

    D. 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3下列说法与本文相符的一项是(  

    A. 文章先介绍了海洋对地球生物尤其是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然后列举人类活动对海洋 破坏之严重,其意图在于谴责人类的忘恩负义。

    B. 在各种污染海洋的重金属化学废料中,数量排名第一的是汞。

    C. 掠夺性的捕捞所造成的鱼类减少,是人类对海洋最大的破坏。

    D. 第⑥自然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下这个时代,单车可以共享,阅读可以共享,运动可以共享,甚至传统行业建筑业也在考虑共享……共享经济正在逐渐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人心人情何尝不能共享?有一份快乐,和他人共享,快乐就有两份了。有一份烦恼,和他人共享,烦恼就剩一半了。共享是快乐的,共享好时光是美好的。

    请你以“与共享好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