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龙岩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昆虫记》的魅力,在于身为科学家的法布尔,能像哲学家一般地思考,美术家一般地欣赏,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抒写。

    B.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并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C.恶魔般的社会环境,一点一点地,残酷地剥削着祥子的农民美德,将他的性格扭曲,直到他变成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艾青诗歌中雄浑的力量、深厚的情感,是通过强烈而鲜明的意象传递出来的,如“土地”代表着祖国,“保姆”象征着光明、希望。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号(chuō)   (huán) 罚(chěnɡ)  呱坠地(ɡū)

    B.发(jiào)    本(zhé)    广(mào)    岿然不动(ɡuī)

    C.拘(nì)      苜(qǐ)     立(zhù)    抽丝茧(bō)

    D.恶(zēnɡ)   养(juàn) 病(zhuó)   词夺理(qiǎnɡ)

  • 3、下列加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B. 春节刚过,武大的樱花就开放了,花期仅一个多月,市民们趋之若鹜。即使是下雨天,校园内也是人山人海。

    C. 似乎学习好了就什么都好了,这种观念在有些成绩优秀的同学脑中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他们的发展。

    D. 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xián)水   (shà)   长途 巧妙绝

    B.(xuàn)耀   汗涔cén   自出心   重峦叠

    C.(shào)   绿茵(yīn)   风悲日 骨立

    D.cān)杂 kāi)桌子 不屑置   之力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

    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

    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四年之间,出滁上,移广

    陵,入西掖,到齐安郡,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隅:角落。 ②雉堞:城墙的泛称。③蓁莽:丛生的草木。④挹:收取,得到。⑤濑:流得很急的水。

    ⑥幽阒:幽静。辽夐:辽阔。⑦公退:办完公事。⑧鹤氅:羽毛织成的道袍。⑨第:只。 ⑩稔:这里指一年。⑪滁上、广陵、西掖、齐安郡:均为作者贬谪之处。

    1请用“/”为【乙】文画线部分断句。(断2处 )

    送 夕 阳 迎 素 月 亦 谪 居 之 胜 概 也。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野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   ⑵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

    ⑶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   ⑷鹤氅衣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⑴日出而林霏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甲】文第一段描绘了山间早晚与四季不同的自然风光,以此表现“山水之乐”。

    B. 【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太守宴,食物就地取材,意在夸耀滁地富足,表明野餐的奢华。

    C. 【乙】文第一二段写楼外风光以及楼内闲适生活,表现作者高雅不俗的志趣。

    D. 【乙】文第一段画波浪线部分运用骈句,生动描绘了竹楼内外各种声响,琅琅上口,极富诗意。

    5两文都写于作者贬官期间,但两文同中有异:它们都表达了作者面对贬谪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甲】文还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的胸襟;【乙】文文末则含蓄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的感情。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诗词阅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下列对这首散曲内容的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望西都”中所望之地为长安,“意踌躇”可见作者徘徊不定,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B.“怒”字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作者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C.“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D.全曲表达了作者对老百姓所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仍对统治阶级寄予希望的复杂感情。

    2请赏析首句中的“聚”字。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不能忌平淡,所以叙述总要讲究妙趣横生,波澜起伏。②古人有“韩潮欧澜”的提法,正说明韩愈与欧阳修的文章是极讲究笔法的。③说到韩愈,他不愧为文章高手。④他恣肆的文笔总要显示他的独特性,一旦他寻找到的结构 符合行为需要 能合乎自然的律动与人们心中的节奏,便会在双方的审美心理上产生共鸣效应。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中的“韩愈与欧阳修”属于____________短语。

    (3)请给第④句的横线处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悬泉瀑布,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5)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8)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9)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10)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

    ①他又一次坐上了这趟回家的夜行列车。

    ②他的座位对面坐着父子俩,从上车起,少年就和父亲闹着别扭。那父亲脾气极好,也不急躁,极有耐心地哄劝。少年嘟着嘴不理,脸上是厌烦。列车快停靠站时,父亲又急步向外走去,准备下车给儿子买吃的东西。他对少年说:“你父亲真好。”

    ③少年看了一眼他,不说话。 他忍不住继续说:“小伙子,别欺负爱你的那个人。”本来是随口说的一句话,说完,他的心却倏地疼了起来。

    ④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他忽然觉着这句话其实是对多年前的自己说的!在他过往的青春岁月里,他曾翻来覆去地伤害最疼爱他的人,而那人即使伤心到心碎,也停不下爱他的脚步。那人,就是他的父亲。

    ⑤他幼年丧母,父亲在电器厂做工,每天夜里12点多才下班。但每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每当他捧起碗把牛奶喝完,父亲总会拿毛巾为他擦净嘴角的奶渍,喜滋滋地说:“俺小嘉肯定能长高个儿。”

    ⑥那淳香的牛奶滋养了他的生命,贯穿了他整个童年、少年的快乐时光,可是他从没有用心注意过父亲困倦的双眼,疲累的身体和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

    ⑦读初中后,他的身高果然向上猛蹿了很多,只是处在青春期的他,极度叛逆,尤其是迷上网络游戏后,学习一落千丈,和父亲的话也少了许多。看他荒废学业痴迷游戏,父亲打过骂过也求过他,但他不为所动。高考前,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上网。父亲找到他,拉着他回家。他愤怒地冲父亲喊:“回家我也不学!” 父亲的脚步趔趄了两下,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回头看他,嘴唇气得发抖,眼中满是无助和绝望。

    ⑧高考,他毫无悬念地落榜了。父亲送他到省城高中复读。但他的心思仍不在学习上,常找借口向亲戚要钱上网。在穿着打扮上,他留最酷的发型,非名牌不穿;省城到家只三个小时的车程,每次也是必坐动车。一次他和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动起手来,老师斥责他,他和老师吵。那天下午,父亲被通知来到学校时,一脸的惶恐不安,额头上沾满细密的汗珠,不停地跟在老师身后赔笑脸,说好话。

    ⑨看他毫不在乎,父亲气得颤声问:“小嘉,如果将来你的孩子这样气你,你会怎样?会不会像我一样难受?!”他像个胜利者,头发一甩,没心没肺地说:“我不结婚,不要孩子,他气不着我!”父亲怒不可遏地拿起身边的扫帚要打他,他脖子一伸:“给,你打!”父亲举起的手在空中晃了晃,最终又无奈地放下。

    ⑩他哪里知道,父亲的心在滴血。他把父亲的心伤成一片片的。

    ⑪他复读了两年,也让父亲失望了两年。看他不思进取,父亲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送他到国外读大学。父亲花了毕生的积蓄,卖了还没有住进的新房,才凑够他去韩国读书的费用。

    ⑫有一天晚上,姑姑陪父亲一起回家。他在卧室睡觉没有开灯,他们以为他没有在家。“天这么晚了,你坐在楼下干啥?”姑姑问。“没啥,就是想静一静。”父亲说。“是不是后悔送小嘉上学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别让这钱打了水漂。”“没后悔,兴许……出去锻炼锻炼,他能学好。只要他有学好的可能,我就不怕这钱打水漂。”

    ⑬那晚,他很久没有睡着,第一次认真思考父亲的话。

    ⑭异国4年,离开了父亲温暖的怀抱,他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对生活,对父亲,对爱,他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悟。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韩资企业工作,每天就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跟上快节奏的生活。不知什么时候,他变得越来越像父亲,处处精打细算,每次回家,为了节省80元的路费,他宁愿坐夜班车回家。

    ⑮人生的经历让他成长。当他尝过生活百味,才终于明白父亲的爱。他们曾有过8年的战役,最终父亲用不离不弃的爱挽救了他。他深深地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他要做的就是成为最疼父亲的那个人,就像父亲当年爱他一样。  

    (1)通读全文,父亲用哪些“不离不弃的爱”“挽救了他”?请分点作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但每天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在穿着打扮上,他留最酷的发型,非名牌不穿;省城到家只三个小时的车程,每次也是必坐动车。(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第⑬段中写道:“那晚,他很久没有睡着……”“他”为什么没有睡着?请你写一段话来描述“他”那时的心里活动,字数不超过50个字。  

    (4)为什么全文不用第一人称,却用“他”来写自己?  

    (5)对于本文所说的“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谈谈想法。

     

  • 1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做个自尊自爱的人 (文/高深)

    ①自尊自爱的人不可不读《庄子》。

    ②庄子是我国古代的圣哲。他在靠编草鞋度日的贫困处境中,心胸却出奇的博大,向往的是大鹏振翅翱翔于九万里碧空。当诸多圣贤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向君王和诸侯们说教怎样“治人”的时候,庄子却背对君主面向大众,虔诚而又恳切地劝告平民百姓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喧嚣中保持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如何在丑恶多罪的环境中树立起内心世界的自尊与自爱,以不丧失人的本性。

    ③自尊与自爱是一个人生存和成功的最雄厚的资本,也是作为一种到达理想境界和成就一切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自尊更多是从“尊重别人”那里获得的赠品,自爱则是从自己一生实践中结的果实。自爱不仅仅是爱自己的身家性命,尤其是爱护自己的声誉和品德。不论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或是自己一个人独处,都能以很高的品格管束自己,不与任何卑劣的事情挨边,不可告人之事不为,这便是一个人从内到外坚守着自爱。

    ④生活中有无数陷阱和深渊,不自尊自爱的人,将掉入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最可怕的陷阱和深渊。那些贪官们是典型的不知自尊自爱的人。由于早些年的某些业绩或才华,或是由于曾经做过某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赢得了人民的爱戴,让他们去掌握一定的权力,可是他们自己并不真正爱戴自己。突出的表现是:个人欲望膨胀,无限放大一己之私,为金钱铤而走险,贪赃枉法,索贿受贿,成捆成捆地捞钱,吞噬人民的血汗,结果落个身败名裂。难道这“陷阱”“深渊”不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吗?

    ⑤“深爱自己者将无敌。”爱自己的人总是那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例如对待权力,他们总是能认清自己到底有多大权力,是谁给的权力,要用这些权力去做什么事情,为谁去谋福祉。但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英国记者、文学家切斯特顿说:“一个人可以理解宇宙,但永远无法理解自我;自我要比任何一颗星更遥远。”人苦不自知呀。贪官们就是不自知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因此不为人民干好事,反而干坏事。对这些不自知也就不自尊自爱的权力者,人民不仅要收回权力,而且要给他们严厉惩处。这就叫做“不知自爱反是自害”。

    ⑥自爱是叫人严于律己,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誉、地位,从而使自己自觉、自制、自尊、自重、自强,直至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是自尊自爱应杜绝“过度”,不要忘记了尊重别人和爱别人,尤其不要把自尊自爱与“自私”混同了。自尊自爱不是要你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贵,比谁都完美,比谁都有功劳,比谁都了不起。一个真正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也必然懂得尊重人和爱人。

    ⑦爱自己的人首先是那些战胜自己的人,战胜自己的私心,用爱心的甘泉去灌溉所有焦渴的土地。“爱我”与“忘我”是辩证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在忘却自我的时候,才可能全心全意地服务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这种“服务”和“有益”自然会赢得社会与人民对你的尊重和爱戴。所以说想让别人尊重你,必须先尊重别人;想让别人爱你,必须先爱别人。自尊和尊人,自爱和爱人,看来像是两回事,实际上是一回事。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1文章开头推荐阅读《庄子》,有何作用?

    2下列两则材料中,人物的生活态度是否适合作为本文的论据?为什么?

    材料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材料二: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下列表述与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如何在丑恶多罪的环境中树立起内心世界的自尊与自爱,以不丧失人的本性,庄子以及《庄子》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B. 英国记者、文学家切斯特顿说:“一个人可以理解宇宙,但永远无法理解自我;自我要比任何一颗星更遥远。”这是在突出强调很多人虽然能爱自己,但总是苦于不自知。

    C. 自尊自爱就是严于律己,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誉、地位,从而使自己自觉、自制、自尊、自重、自强,这极大地体现了个人的行为思想,不受他人制约和限制。

    D. 自尊自爱是有标准的,不是做过某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就可以在自己掌握的权力使用上偏离方向,对自己爱戴得狠一些。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读书可以防止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淡泊。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16日第5版)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B.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把烤火能让衣服上的湿气烟消云散比作读书可以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形象地阐明了段首的中心句。

    C. 选文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逐一具体论述读书对修复心灵的益处,最后点明读书的意义。

    D. 最后一段高度概括了读书对于人生的重大作用,呼应开头,总结全文,耐人寻味。

    2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

    B. 第②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 在第⑤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D. 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看待读书对于修身养性的好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题目: _____________的滋味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