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迪庆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B.《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C.《红星照耀中国》,也叫《西行漫记》,是美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936年在陕北根据地采访写就的一部纪实文学,文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志丹、邓发、徐海东等诸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风采,它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的真实生活。

    D.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莲说》和《陋室铭》分别是唐代的刘禹锡和北宋的周敦颐的作品,“说”和“铭”都是古代的文体。

    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他还著有小说《茶馆》、《骆驼祥子)等。

    C.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两文题目中的最后一个字“书”,都指的是书信。

    D.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会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B. 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C. 做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乱中。

    D.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

  • 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手指的撩拨,通过一片奇异地颤动而响出一串乐音。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将感觉到阳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情而变得僵硬。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清秋与寒冬的春之和鸣,奏响黄昏与黑夜的黎明鸟声吗?

    A. 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B. 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 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的重要性。

    D. 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的想法。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咎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______ (2)耕于南阳______

    (3)以为宫中之事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言辞恳切,“报先帝而忠陛下”之情贯穿全篇。作者情之所至,心之所想,皆笔之所写,形成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口吻。

    B.作者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自己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重大。既能打动后主,又有利于说服不同意见的人。

    C.诸葛亮在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中,广开言路最为重要,因为只有“咎诹善道,察纳雅言”,方能集思广益,以德治国。

    D.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在议论和叙事中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如文中的提建议,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寓情于议,寓情于叙,感情真挚。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你说说首句中“千寻”二字的表达作用。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实践活动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2016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共有302个家庭入选。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日上午,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材料二  邱宏涛家,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新集镇木坪村,家庭成员有3人。邱宏涛入伍18年来一直在海拔4860米的唐古拉泵站工作,矢志军营建功业,扎根高原作奉献,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8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妻子丁赟为支持丈夫安心本职工作,毅然辞去中石油湖州分公司会计工作,到秦巴山区照顾年迈的公婆、患病的小叔子和年幼的儿子,2015年她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材料三  杨兴明家,在重庆市武隆县羊角镇石床村,家庭成员有120余人。在重庆武隆县羊角镇的大山深处,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从20世纪40年代杨兴明嫁入黄家起,黄氏家训就成为她孝老持家的准则,几十年来,家训传承了一代代子孙。至今,黄氏家族共120余人,五代人恪守“以孝为首、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的家庭美德,传承百年家训,滋养成“黄氏家风”。

    1【宣传“文明”】阅读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内容。(30字以内)

    2【发现“文明”】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探究这两个“全国文明家庭”的特色。

    邱宏涛家庭,特色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兴明家庭,特色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享“文明”】你所在学校准备于本周三下午四点举行“好家训带出好家风”的主题活动,你作为学校代表将电话邀请杨兴明的孙女黄阿姨来校作一次报告,请你用得体的语言邀请她。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提示默写。

    (1)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稀土扼住了谁的咽喉

    ①最近,稀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97%的中国,出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考虑,大幅度降低稀土的产量和出口,使得近两个月国际市场稀土交易价格上涨了30%。对此,美国、日本叫苦不迭。

    ②稀土到底为何物,能如此牵动日、美的神经?

    ③稀土其实是一系列元素的统称,包括铼、镧、镨、钕、钐、钇等。如果将石油比作“工业血液”的话,那么稀土就是“工业维生素”。别看总需求量不大,但离了它,合金、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激光设备等众多高科技产品都将成为“无米之炊”。特别是在材料方面,稀土元素加入一点即可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将普通金属转化为特种合金。这些合金和电子产品除了民用销售外,更多是为军用而开发,能够为武器带来革命性突破。

    ④稀土元素铼与“太空金属”钛制成的钛铼合金,具有惊人的强度和硬度,可以用来制造一些处于极恶劣环境下的武器装备。冷战时期,前苏联用钛铼合金制造的M级核潜艇,艇身可抵抗1000多米深处海水的巨大压力(相当于100多个大气压),最大下潜深度更是深达惊人的1250米,而当时美军鱼雷的使用极限深度也只有800米。

    ⑤第四代战斗机翘楚“猛禽”F-22约有45%的材料都采用稀土合金,最外面的机壳更是采用超强的稀土镁钛合金。另外,飞机尾部喷射管的火焰高达3000摄氏度以上,这个温度会令绝大多数金属熔化或变软,所以喷射管需要用到稀土制成的特种陶瓷,它能耐6000摄氏度的高温。

    ⑥在海湾战争中因多次成功截获“飞毛腿”导弹而崭露头角的“爱国者”导弹,它的制导系统使用了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装置,该装置可以精确地追踪和定位目标导弹,直到锁定。“爱国者”的另一重要部件弹体控制飞翼也是由含有稀土元素的合金制成的,飞翼需要极高的强度和韧性,才能在高速飞行中保证方向的精准而不会折断。

    ⑦美军“陆战之王”坦克M1装备了含有稀土元素钕钇铝的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在晴朗的白天能达到近4000米的瞄准距离,而伊军装备的前苏联T72坦克激光测距只有2000多米,在战斗中很多T72还没有瞄准M1就已经被对方摧毁。另外,M1坦克也是夜战好手,它装备了含有稀土镧元素的夜视仪,伊军坦克到了夜里就一摸黑,被动挨打。

    ⑧中国对稀土的出口控制,会令美国人为自己使用的高科技武器支付更多的美元,而日本人不仅仅失去了向美军销售高端电子产品的利润,也丧失了对邻国说“不”的资格。

    (选自《意林》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第③段中“点石成金”一词具体指什么内容?

    2第④段画线句子除了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中国大幅度降低稀土的产量和出口,是出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考虑,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两方面任选其一谈谈你的做法。

     

  • 10、善于“折叠”自己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

    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因“生动的重复”,而成为出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千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说,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成长其实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正是如此叠加的“折磨”,才让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请概述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阅读第⑤段,分条概括怎样才能使人生不断迈向新高度?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獾的礼物

    从玉华

    我的舅舅春节前走了。

    舅舅是个典型的农民。他长相土气,有鲁迅那样直立的硬邦邦的头发,有《东成西就》中欧阳锋般的“香肠嘴”,还有个大肚子,进堂屋时,肚子总获得优先权。

    长相很像闰土的他种地很烂。放眼望去,大片田地里,稻粒最瘪的、棉花结桃最少的、芝麻最矮的,准是他的地。他更像“地下工作者”。他种的地瓜、花生、土豆,一扯一串,产量惊人。

    舅舅家没什么规矩,是孩子们的天堂。他家的大门钥匙塞在一只破棉鞋里,棉鞋挂在外墙上。他家好吃的藏在堂屋电灯下悬挂的篮子里,那是为了防老鼠。知道这些秘密的人数不下一个生产队。春天,他家茅厕边的桃树盛开一树鲜花,美得快成风景区了。

    他是孩子王,用棍捅牛耳朵,把鞭炮扔在牛粪上,让孩子们把身子卷成叠好的被子模样,从坡上滚下来。

    他很会吹口哨,无论路边阔大的蓖麻叶,还是扁细的麦叶,他用手卷巴卷巴,就能吹出好听的声响。

    他的逗在村子里出了名。他卖豇豆,为了卖相好,把短小的藏里头,长的捆外头。有人说他狡猾狡猾的,他反问:“人的短裤不是也穿在里头吗?”

    其实,日子于他,并不都是蜜。他的第一个孩子夭折了。他开拖拉机时出过车祸。他得过出血热,那是一种老鼠带来的传染病。他得过血吸虫病,那是因为他在水稻田里劳作感染了寄生虫。他的胃大出血数次,使他险些丧命。

    老婆得了风湿,他四处抓大蚂蚁去泡药。老婆不能碰冷水,他就每天挎一篮子衣服去河边,挤在一群婆娘中间洗衣服。后来,老婆脑中风,养猪、养兔、养鸡,以及种几亩地的活儿,全落在他身上。

    这些苦难,最后都成了他讲笑话的素材。这就像他说的:“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

    为了养活一双儿女,为了盖房子娶儿媳妇,除了在地里刨食,他得出去干活赚钱。

    头脑活泛的舅舅开着他的农用车去山沟里贩苹果。没有读过一本经济学书的他,不是拿物换钱,而是拿物换物,物再换物,最后换钱。比如,他运苹果给山顶的村民,从山顶换板栗等山货,到半山腰换木耳,再到平原换成大米、玉米,最后卖粮食。经他一折腾,他似乎总能比别人多收上三五斗。

    他待人就像他的堂屋一样敞亮。每年过年杀猪,他都把上好的猪后腿肉留给我们这些吃不到土猪肉的城里亲戚。他去城里卖菜,把最好的菜留给忙着上班的侄儿和侄女,次之卖掉,最差的进了他的肚子。

    他的农用车“突突突”地工作了10多年,直到他离世的前一个月,被警察拦下,说车太老了,过不了年检,必须强制报废。

    他心疼了好几晚。饱含着汗水的麦子并不像诗人说的“用心一咬,便流出了一地月光”,农民的日子哪有那么诗意?

    旧农用车被没收,贩不了苹果,他就和老妹去打零工——上门给煤气表喷漆、贴二维码。活儿很轻松,兄妹俩每天有说有笑地干活。有一天,他们吃完午饭,在马路边休息,舅舅突发心梗,喊浑身热,随即倒在妹妹怀里,不出10分钟就去了。

    诗人说,农民的命和玉米籽的命一样,“经过秋风的墓穴,经过冬雪的蹂躏,经过春天的疼,一刻不能停,一刻不能停”。

    他终于停下来了。如今,他的新农用车就停在院子里,还没有来得及装一个苹果。他花了8000元,赊账2000元。

    桌上摆着他新做好的两副弹弓,两个孙子春节回来,一人一副,不打架。家里装上了新空调,等着给就要诞生的新生命供暖,新空调的线耷拉着,包装还没拆,插座还没装。

    很多事等着他去做。他还没来得及教会老伴儿怎样去银行取钱、怎样给手机充值,11只灰兔子也等着他喂。

    全村人来给他送行,宴席上,人们吃着舅舅种的菜,讲他的掌故,商量着抬棺材时谁站前头那个最重要的位置。有一个村民说,舅舅走了,晒谷场上,连给他撑麻袋、装谷子的人都没有了。

    整个家族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大家围坐在火炉边烤火,炉子上坐着黑黢黢的水壶,每个人似乎都有一匹布那么长的话想说。

    女儿有一本《獾的礼物》的绘本。绘本里,老獾死了,动物们聚在一起怀念獾。鼹鼠说,是獾教会他剪纸;青蛙说,是獾教会他溜冰;狐狸说,是獾教他系领带……最后一页上,鼹鼠跑到山坡上,轻轻地说:“獾,谢谢你。”舅舅真是像极了这只老獾。

    如今,舅舅安睡在一片泛青的农田里,用不了几个月,金黄的油菜花就会长得比一个大男孩还高,清明扫墓的人,得在花丛里费好一番功夫,才能找到墓碑。这个归宿,对他这样的农民来说,也许再合适不过了。

    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语意。

    ⑴他更像“地下工作者”。

    ⑵他待人就像他的堂屋一样敞亮

    2请你结合语境,用直白简洁的语言说说画线句子的含义。

    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

    3作者借绘本《獾的礼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你简要回答。

    4“这个归宿,对他这样的农民来说,也许再合适不过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严禁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盏盏的明灯。这盏明灯,或许是知识;这盏明灯,或许是亲情;这盏明灯,或许是美德.....你心中的这盏明灯是什么呢?

    请结合自我经历与感悟,以“心底有一盏   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