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冬学习上不思上进,迷恋网络游戏,他的表现差强人意,引起了老师、家长强烈不满。
B.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课文里的诗意童年令我们心驰神往。
D. “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名城”的活动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
2、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B. 《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都德、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C. “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一句是并列关系复句。
D. “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这句话中的问号使用正确。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车主们上高速后,不能“飙车”,但也不要“蜗(wā)行”,以免误人误己。
B.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抹希望正是从这片干瘪(biě)的稻穗开始萌发的。
C.纤(xiān)夫们擦干脸上的汗水,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 B.酒酣胸胆尚开张(还)
C.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 D.身不得,男儿列(排列)
5、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襄阳罗友①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答曰:“闻卿词,欲乞一顿食耳。”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怍容。为人有记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后宣武溧洲与简文集,友亦预焉;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无错漏。宣武验以蜀城阙簿,皆如其言。坐者叹服。谢公云:“罗友不减魏阳元!”后为广州刺史,当之镇,刺史桓豁语令暮来宿,答曰:“民己有前期,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 桓豁密遣人察之,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不异胜达。在益州语儿云:“我有五百人食器。”家中大惊。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②。
【注释】①罗友:襄阳人。官历襄阳太守与广州益州刺史。②乌樏:食具,贫家所用粗制食盒,一具供两个人用。
【1】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了无怍容 怍容:羞愧的神色 B. 不异胜达 胜达:名流和显贵
C. 共道蜀中事 道:讨论 D. 友亦预焉 预:准备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
A. 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
B. 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
C. 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
D. 主人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罗友年少曾经行乞,得了吃食便走了,一点也不感到羞愧。
B. 罗友有极强的记忆力,谈及蜀地的情况一点也没有错漏。
C. 罗友信守承诺,待人接物不因富贵贫贱而有所不同。
D. 罗友做官表面清贫,其实贪污受贿赂,竟然有五百人食器。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中军置酒饮归客”中“饮”指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某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
下联:
②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来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次北固山下》中,作者“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了风的“顺”与“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②《泊秦淮》中,交代了作者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9、(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英语发芽,汉字开花
路也
①行到美国,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成了一只盛满汉字的罐子,那些方块字由于忽然失去了使用场地,找不到及时的出口,只能在我这只高1.58米的罐子里面密封着、烦闷着、膨胀着、挤压着、惆怅着、等待着,仿佛里面关进了一群亮闪闪的蟋蟀,或者里面在日日夜夜地培育着催生着植物胚芽,跟生豆芽一般……我的天灵盖,也就是罐子上方那只圆圆的盖子,快要被压抑着的巨大的母语的力量掀开来了。
②有时候我又感到自己的身体是一只地面上的雷达,里面的导航系统装置完好,却怎么也搜索不到要找寻的飞行目标了,灵感不再,甚至连表情看上去都有些发呆了,我想,那是由于汉语的领空换成了英语的领空,我这只中国制造的雷达失灵了。
③被英语包围,可是这感觉又让我无比兴奋,其实从感官到心理,我对英语都很热爱,它能带给我城池沦陷般的快乐,它的干练准确和绅士风度让我着迷,以至倾倒。
④我疑心自己英语的每一点进步似乎都在以汉语的退步为代价,身体里的英语也在发芽了,虽然是孱弱的,却正在一点一点地挤走汉语的地盘。于是我很快就开始想念汉语了,30多年来,第一次,我在一个没有它的地方想念它。 A我想模仿都德《最后一课》里那个教师的口气武断地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时我才强烈地感觉到我原来是离不开它的,我对它的爱是前世、今生和来世的,我与它生死相依。我常常一个人在路上旅行,随身的背包里总是塞着一本唐诗宋词元曲的选本。在英语那连绵不断蜿蜒起伏的大好河山里,想着古汉语的四合院和画栋飞檐,的确有着很奇特的感觉。在一面镶着字母似的卷涡纹边框的西式镜子里,在元音辅音映出的光泽里,照见的却总是方块字里的中国,繁体竖版的中国,声母和韵母拼出来的中国,用横竖撇点捺弯钩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中国,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清晰。
⑤去看海明威和惠特曼,没有朝拜的心情,倒是有走亲戚串门的感觉,从前看的是中文版的,这次我却想把象形文字的它们统统再翻译回去,看看拼音文字的它们,我想知道它们本来的模样。在路上我总是能想到“八里洼”这个地名,地球是圆的,我这样不停地走下去,途经海明威的家、惠特曼的家,途经梭罗的木屋,走过狄金森的窗下,最后一定还会走回到我的八里洼。
⑥诗都是后来写的了。我遥遥地赶回地球另一边,走在蒙着烟尘的天空下,沿着永远飘散着白菜味的街道拐进小巷,走进光线昏暗斑驳的楼道,回到那个属于我的小小角落,重新坐在那扇有着白杨树的南窗下,那雷达在汉语的领空重新有了信号,找到了目标……我感到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
⑦B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压抑不住的茁壮的胚芽,都舒展开了枝叶,抽出茎干,开出花来。那雷达在汉语的领空重新有了信号,找到了目标。诗后面标着日期,年和月,我没有像过去那样标上写作的日期,这次我标的是我最初想写这诗的时候的那个日期,我认为对于这些诗,产生想写它们的念头要比真正写出它们来更重要。
⑧诗写的是美国,但更是中国。很多年以来,其实在我心里,常常莫名其妙地吟咏着一句诗:“我的心啊在高原,这里没有我的心。”我还会同样不知为什么,默默地哼起一句老歌,我只会哼那么一句:“美丽的哈瓦纳,那里有我的家。”而这里的“哈瓦纳”,并不在古巴。
(有删改)
【1】第②段中写到“我这部中国制造的雷达失灵了”,请简要概括其失灵的原因。
【2】文章第④段写到“我对它的爱是前世、今生和来世的”,作者对汉字的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第④段A句中的“武断”用得不好,你的看法如何?说说理由。
(2)请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⑦段中的B句。
【4】第⑥段中“我”身处一个“小小角落”,却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5】下面是关于本文的评价,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幽默风趣,颇具新意。 B. 细腻温婉,有深刻的哲思。
C. 想象丰富,风格鲜明而活泼。 D. 抒情性强,心灵与文句都飞扬起来。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都江堰
余秋雨
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③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④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着青城山。
⑤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这里的水,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⑦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⑧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⑨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思考。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⑩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三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继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⑪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20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
⑫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1】分析第④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⑤段浓墨重彩,对都江堰的水流做了极为生动的描绘,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联系上文,说说你对“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这句话的理解。
【4】本文写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请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1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
青少年对红色经典书籍认同度及认知来源情况 |
| |||||
认同度 | 能够激励自我克服困难 | 83.30% | 认知来源 | 影视剧 | 81.80% |
|
有助于树立三观,确立理想 | 73.90% | 教科书 | 72.40% |
| ||
能够忆苦思甜,更珍惜现在生活 | 52.80% | 学校活动 | 58.30% |
| ||
能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优良品质 | 17.30% | 网络媒体 | 45.60% |
| ||
对自己毫无意义 | 3.20% | 父母、老师、同学的推荐 | 25.20% |
|
(摘编自《青少年红色经典书籍阅读调查及出版建议》)
(1)阅读材料一的表格,请写出一条数据呈现的结论。
(2)你喜欢下面“链接材料”中传播红色经典的方式吗?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2018年春节,实景影画剧《红色娘子军》在三亚首映。沉浸在热带雨林中的观众坐在移动座椅上,穿越回到1931年的海南岛。五指山上、万泉河边,红色娘子军追求光明与自由的战火时光一一呈现……制片方以实景影画剧的形式,将它还原回原生背景——以海南热带雨林为环境意象,以静谧宽广的万泉河水为情感符号。整台演出通过红色娘子军寻找光明与信念的烈火青春、浴血奋战的激烈战争场面,表现出壮烈而又昂扬的娘子军精神。
12、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九年级某班学生在阅读下面的材料后,利用班会课就我市是否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电动车加装棉护甲、一体式手套认定为违法行为展开讨论。请阅读以下提示,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120字左右。
(材料)
冬天一到,大风来了,连续的降温让外出的市民裹上了厚厚的冬衣,也让穿行在大街小巷的电动车包上了五花八门的“棉护甲”。有了这身装备,虽然暖和了身体,却埋下了安全隐患。那么,穿戴这些棉护甲到底安全不安全,执法者该不该管,却引发了不同的声音。记者在走访时,不少驾乘者如是说:“不穿护甲肯定灵活很多。可这样暖和呀!大不了刮大风天慢点骑呗!”“见到红绿灯提前减速,也别扎堆儿,要不客易刮着人!”
然而就在11月13日,苏州某女子骑着披着防护甲的电动车行驶时与前车相撞,导致人倒车翻, 门牙都被磕掉了俩儿。11月20日,舟山某路段上,一辆技着防护甲的电动车行驶途中,突然冲向一辆重型水泥车。经调查,两起车祸都是因电动车穿上护甲,致使车主操作车辆失控引发的。
目前在舟山、上海等地,电动车加装棉护甲已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在公安交警执法中凡是发现非法加装棉护甲、一体式手套的,一律予以现场拆除收缴,并现场训导。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硏究院副研究员朱涛认为,给电动车加装棉护甲目前还是一项被普遍默认的社会现象,处于法理与情理之间的灰色地带,往往出事后才能追究责任,十分被动。然而尽管很多东西都难以在情和法之间找到一个固定的答案,管与不管模棱两可,不过有一条准绳不能模棱两可,那就是安全。
(摘自《北京日报》)
(提示一)首先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材料的内容,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明确的句子将观点表达出来;其次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材料要准确,经得起推敲,还应保持与观点一致;最后要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整理自九上语文书《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等写作知识。)
(提示二)材料中,划横线与波浪线的语句或将为你的议论提供论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