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迭起(dié) 选聘(pìn) 憎恶(zèng) 契而不舍(qì)
B. 哺育(pǔ) 咳嗽(sòu) 薪金(xīn) 深恶痛绝(è)
C. 嗥鸣(háo) 污秽(huì) 愧怍(zuò) 目不窥园(kuī)
D. 浊流(zhuó) 狂斓(lán) 诘问(jí) 慷概大方(kǎi)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康肃笑而遣之
B.山门圮于河 当求之于上流
C.结友而别 濯清涟而不妖
D.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疫情攻坚战中,有一群英雄义无反顾,冲锋陷阵,为了战胜疫情,他们鞠躬尽瘁。
B.他不愿读书学习,本来想发展园林事业,却目不窥园,导致园林一片荒芜。
C.粗心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毛病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好多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专家都是拔尖人才,锋芒毕露。
4、古诗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衍生出富有哲理的新含义。下列选项中没有衍生出新含义的一项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5、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诘问 繁琐 大庭广众 B.头颅 妥贴 一泄千里
C.厄运 告磬 妇儒皆知 D.取缔 烦燥 颠沛流离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后来发生了分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一切取终取决于我。
B.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C.一阵凛冽的风袭来,他把大衣领子往上拉了拉,感觉不寒而栗。
D.这场球精彩纷呈,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停留在1︰1。
7、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哆嗦 赤裸 淅沥 垂垂幕老
B. 猥琐 褪尽 遗憾 察颜观色
C. 凝望 涉足 幽寂 零仃
D. 延绵 刹那 嫁接 恍然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名气
B.无丝竹之乱耳 乱:扰乱
C.可爱者甚蕃 蕃:多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以调素琴 以我酌油知之
B.水陆草木之花 无案牍之劳形
C.自李唐来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康肃笑而遣之
【3】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A.(莲的柄)内部贯通,外形挺直,没有藤蔓,没有枝节,香气远闻十分清芬,洁净地挺立。
B.(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
C.(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没有藤蔓,没有枝节,香气远闻分外清芬,洁净地被种植。
D.(莲的柄)内部贯通,外形挺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闻特别清芬,洁净地被种植。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都托物言志。《陋室铭》借“陋室”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情操,《爱莲说》借莲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B.两篇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暗含陋室主人与凡夫俗子的对比,世人甚爱牡丹与作者独爱莲形成鲜明对比。
C.两篇文章都文辞精练。《陋室铭》中“惟吾德馨”四个字表明了自己的品格高尚;《爱莲说》中一句“中通外直”就写出了莲通达正直的品格。
D.两篇文章都骈散结合。《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爱莲说》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
9、古诗文名句填空。
(1)《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伟大的悲剧》(节选)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1】“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这一日记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感受?
【2】“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这句话表现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怎样的品质和风度?
【3】“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斯科特内心怎样的复杂情感?
【4】“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衬托斯科特的什么心情?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月24日,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派出4900余名中医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慢郎中”成“急先锋”,中医药在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度介入诊疗全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指导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的效果,明确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转重率,特别是在早期介入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
实践证明,素有“岐黄之术”之称的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效果明确,绝不是天方夜谭,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亮剑,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急症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在3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注重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注重维护整体平衡,这使得中医药在应对那些病因不明确,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物的传染病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提供了不一样的防治策略。
(材料二)
(材料三)
据外媒报道,在全世界被疫情笼罩的低沉氛围之下,中药“出海”突然被按下了加速键,中国万里驰援,中医师和中医药列队其中,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送去抗疫物资,也为他们送去了一颗“定心丸”。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律系副教授邓勇表示,以往中医药在走出门,进入欧美市场时面临严格的准入要求。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药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国外对中药的认识也开始改变,这很可能会成为中药走出国门的一个契机。
【1】下列对材料二的图表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肺排毒汤”临床有效率极高,中医药治愈率得到临床验证。
B.大量中医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支援武汉,迅速开展救治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C.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轻症患者CT影像好转率,普通转重症比率和淋巴细胞百分数都提高了。
D.临床研究显示,这一表述说明所写内容是经过科学研究和论证,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度。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亮剑,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疾病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亮剑”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3】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最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阐述理由。
A)“慢郎中”成“急先锋” B)抗击新冠,中医药有用武之地? C)岐黄战疫魔,仁心抗新冠
12、写作
同学们,回首往事,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让你终生难忘;那一次,你真尴尬;那一次,你真后悔……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你从初中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完整,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语言通顺。③500字左右。④书写要规范工整,标点符号要正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