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污秽(huì) 校对 (xiào) 简陋(lóu) 诲人不倦(huì)
B.殷红(yīn) 矜持(jīn) 烧灼(zhuò) 悲天悯人(mǐn)
C.晌午(shǎnɡ) 亘古(ɡènɡ) 愧怍(zuó) 深恶痛绝(wù)
D.震悚(sǒnɡ) 粗拙(zhuō) 挚友(zhì) 姗姗来迟(sh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热爱生命》是一部炙手可热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C.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它们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
3、下面不符合《骆驼祥子》内容的一项是( )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计划着自己的新生活:曹先生是“圣人”,必能原谅他,帮助他,给他出个好主意。顺着曹先生的主意去作事,而后再有小福子的帮助;他打外,她打内,必能成功。
C.高妈为祥子的生活出了这两个主意:放小型高利贷、起会(即小型集资互助)。从这些手段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精明泼辣、有头脑、有手段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她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浓,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的优越感,还设计让祥子成了她的丈夫,作者对她的态度只有批判。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涧 摇篮 电饼铛 切切察察 浊流婉转
B.祈祷 响午 一炷香 言外之意 兽铤亡群
C.辟头 奠基 小俩口 至死不懈 目不窥园
D.谰语 高粱 大无畏 微不足道 烦琐之至
5、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萦带(yíng) 殷红(yān) 谣言 妇孺皆知
B.嗥鸣(gáo) 谰语(lán) 悠然 深恶痛绝
C.亘古(gèn) 污秽(huì) 辫子 大庭广众
D.愧怍(zuò) 震悚(sǒng) 镶嵌 微不足道
6、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 )
A.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纪昀)
翻译: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周敦颐)
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刘禹锡)
翻译: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D.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欧阳修)
翻译: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不过是手法技艺比你熟练。”
7、下列句子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州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鲜为人知。
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他是计算机专家,又精通英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不耻下问,虚心向他求教。
D.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③。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⑩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②陇:通“垄”,田埂。③蹊田:践踏田地。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⑤执策:“策”通“册”,拿着书。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⑧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⑩被:通“披”,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父命牧牛陇上(________)
(2)亡其牛(________)
(3)或牵牛来责蹊田(________)
(4)门人事冕如事性(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父怒,挞之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C.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D.久之,母思还故里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4】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5】王冕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画家、诗人,王冕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9、古诗文默写。
(1)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望岳》)
(2)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已亥杂诗》)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6)《登幽州台歌》中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储蓄人生》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附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 , 。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学识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1】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根据第③段划线的句子,再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 , 。
(2)怎样理解下列句中“利息”和“本钱”的含义。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利息:
本钱:
11、课外阅读
对一朵花微笑(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淌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第③段中作者“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的原因是什么?
【2】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结构、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4】文章最后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请概括作者在文中谈到的“从草木身上得到的人的道理”。
1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珍惜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