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卖油翁》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2、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B.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的话统统删去。
C.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600公斤重。
D.为强化创新意识,学校专门开设展台,展出了十几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着试卷上的100分,我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容。
B.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会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C. 最初,肇事者与受害者在赔偿的问题上莫衷一是。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共识。
D. 叶圣陶先生知行合一,可谓是躬行君子。
4、关于《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自然科学家、仆人、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县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B. 《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太阳能发电。
C.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D.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5、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比)
B.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夸张)
C.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夸张)
D.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反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中石兽》这篇文言小说告诉我们凡事不能主观臆断,要遵循客观规律的道理。
B.“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一句中“得”应该改为“地”。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江阴”就是地处长江南岸。
D.“伟大的悲剧”“生日礼物”是偏正短语,“说和做”“最苦与最乐”是并列短语。
7、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聘(pìn) 殷红(yān) 鞠躬尽瘁 (cuì) 妇孺皆知(rú)
B.挚友(zhì) 新鲜(xiān) 截然不同(jié) 热泪满眶(kuànɡ)
C.宰割(zǎi) 呜咽(yān) 风悲日曛(xūn) 迥乎不同(jiǒnɡ)
D.哺育(bǔ) 惩罚(chénɡ) 深恶痛绝(wù) 锲而不舍(qiè)
8、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但当涉猎 涉猎: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见:_______
(3)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为:_______ (4)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
【2】翻译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9、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3)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4)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其意思相近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父亲书语
凌建英
①学院推荐我申报学校女职工“书香世家奖”,心存感激,不由想起了父亲关于书的话、事……
②去年秋天,父亲因病住院,我边陪护父亲边看着书。此时,听到父亲发出轻轻地叹息:“唉,一个人堕落是多么可怕!”
③“爸,您说什么呢?怎么啦?”我连忙问。
④“看到你们读书我真羡慕,年轻的时候我最爱读书了,走到哪里坐在哪里总有书相伴,而我现在却不读了,这不是堕落是什么?”
⑤“爸!您怎么这样说自己呢?您是看不清已无力再读了。”
⑥“唉……”父亲吃力地摇摇头,一脸无奈。
⑦父亲的话语及当时的场景好长时间在我的脑海萦绕,往往让我动情。父亲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师范毕业生,历任过当年雁北地区小学、中学、师范、大学各级校长。对于这些,父亲很淡然,始终认为自己底子薄,必须坚持读书,读大量丰富的书才能让自己成长、拓展、提升。年近90岁的父亲,几年前眼患白内障,再加上渐渐体弱,读书已经很艰难了。可父亲把这认为是堕落,足见读书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⑧也是去年,在第一届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之际,一天,我们兄妹几家聚在父母家集体观赏,大家没有像平时那样总低头看手机,而是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氛围很好。当节目结束各自要离开时,爸爸很认真地叫住我们说:“我郑重地与大家说一句:今天我们家更像一个读书人的家庭,以后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我们听了都默默地点头。是啊!老爸的话让我们总是保持“书香之家”应有的追求和品位。
⑨在父亲的教导下,我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远行的路上带上一本书才感觉踏实。我们聚焦《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并在家庭微信群里相互推荐、加以评论,深深感受“中国语境”的博大、“自成智慧”的深邃,感受到“学习中国”“熟知中国”的迫切与重要,更感受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和使命。
⑩在书的力量下,我们形成了良好家风:仁德、仁爱、严谨、朴实、勤俭、热情待人、诚信交人。我也把这些理念融入我的教学中,提醒同学们写一封家书,与同学们共享诗、书、文。
⑪说到教学,我又想起父亲的一件事。当年我刚大学毕业,担任文学概论课程的讲授任务。一天,父亲步行给我送来了一本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教材。当时已是傍晚,看着爸着急的样子,我说:“周末我去咱家拿回就行了,您何必亲自送过来呢?”父亲却说:“备课时材料愈丰富愈好,选择凝练后才能讲起来自如踏实。你下一周回家拿,这周的课就耽误了。一本书对备课有一点点参考作用,讲课就更有效。”
⑫父亲常常叮咛我们及孙辈:“讲原则,守规矩,多吃亏。”今年春节刚过,假期结束,我的孩子要回北京上班,分别的时候,姥爷正好病弱在床,当把这叮咛的话语又一次说完后,孩子热泪不止,当晚写下一文《我的姥爷》:“我的姥爷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每次回来,都会跟我们说几句智慧的话,姥爷经历了多少风雨沉浮,是大人物,也是小人物。有大人物的风采,也有小人物的琐碎。是大家长,也是平凡人……”
⑬上行下效,父亲的书语影响着我们,鞭策着我们,鼓励着我们,代代相传。
⑭现在写文章,文字一般都是用电脑打出来,然而此次提笔就是想用信纸一格一格写出来,因为这是父亲书写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传递着父亲的话语和品格:规矩行事、方正做人。
【1】选文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⑫段画线部分用孩子的文章写父亲,属于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11、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选段,完成小题。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叔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整体感知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选文中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3】品析选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从加点词语角度)
(2)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从表达方式角度)
12、杜富国,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2018年10月11日,他随队参加排雷作业时,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受伤后,杜富国不仅要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触摸感知世界的能力以及身体平衡也遭到破坏。经过康复训练,他已经可以自如地走路,独自吃饭穿衣、刷牙洗脸、铺床叠被,还能借助义肢及辅助工具写字。在记者面前,他写下了“永远前进”四个字。
记者:为什么要写“永远前进”?
杜富国:因为我要向前看,我不向后看。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