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恰当的一项(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孙权劝学》中“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B.驿路又叫驿道,是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在《驿路梨花》一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C.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如《己亥杂诗》就是一首七言绝句。
D.“铭”是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内容大多数简短,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卸却 鸿儒 陡峭 诲人不倦
B. 丁卯 修茸 循环 颠沛流离
C. 竹蔑 契约 恳切 如释重负
D. 朦眬 案牍 甚蕃 悲天悯人
4、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睿智(ruì) 校补(xiào) 疙瘩(gē) 苛捐杂税(kē)
B.谰语(lán) 嗥鸣(áo) 污秽(huì) 颠沛流离(pèi)
C.烦琐(suǒ) 震悚(sǒng) 取缔(tì) 悲天悯人(mǐn)
D.告罄(qìng) 遨游(áo) 吞噬(shì) 盘虬卧龙(qiú)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宣室求贤访逐臣”这一句从正面着笔,一“求”一“访”,仿佛在热烈颂扬文帝的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一个“割”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矗立的雄姿,还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6、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荒僻 绸密 仙露琼浆 珊珊来迟 B.吞噬 烦燥 千钧重负 天崖海角
C.默契 修茸 心有灵犀 沥尽心血 D.斑斓 猥琐 怏怏不乐 颠沛流离
7、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B.被子有了阳光的味道,睡着真舒服,不一会儿我就酣然入梦了。
C.阅读课上,同学们像勤劳的小蜜蜂,扑在书上,沥尽心血地吸吮着知识的营养。
D.妈妈给我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让我受到了教育。
8、阅读《郑人买履》,回答小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欲买履者 :
(2)至之市: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这则寓言故事中郑人之言最具有讽刺性的是哪一句?(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用“/”给下面两句话各划一处停顿。
(1)郑 人 有 欲 买 履 者
(2)遂 不 得 履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路上
⑴下班回家,从海棠新村穿过。前面走着两个女性,一个搀扶着另一个。走近,渐渐听到她们的说话声。
⑵“你怎么搞的,你怎么搞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啊?”
⑶我从她们身边走过,回头看了一眼。从相似的长相里我确定这是一对母女,母亲看上去有七十多岁吧。女儿正用餐巾纸不耐烦地擦着母亲的嘴角。我望向老人时,老人也正微笑地看着我,眼神里透着羞涩,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
⑷那个羞涩的微笑让我有点难过。难道有谁会因为一个婴儿流口水弄脏了衣服而嫌弃她吗?可我们为什么要苛责一个走到人生暮年的老人呢?
⑸走出小区,再往前走一段,就到铁路的道口了。初春的铁道旁是二月兰的天下。二月兰花朵不大,紫白相间。在和风的吹拂下,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旁边,衣着时尚、发型前卫的摄影师和他的助理,正在给一对笑意盈盈的新人拍照。
⑹铁轨对面,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正费力地推着一辆装满蔬菜、体积庞大的三轮车爬坡过铁路道口。下坡时,三轮车突然不听使唤了,脱缰的野马一般快速冲下来,撞上了道口上的一根高高的铁墩子。车停了下来,老人的腿就夹在三轮车与铁墩子之间,动弹不得。
⑺我赶紧跑上去,想推动那辆车拉出老人的腿,可车太重了,竟然纹丝不动。这时,我的身旁多了两个小伙子——是我刚才看到的在二月兰那边拍婚纱照的摄影师和他的助理,他们前卫的发型令我印象深刻。“快快,往后推一下!”摄影师指挥着。我们三个人合力推动三轮车,老人的腿终于被解放出来了。
⑻“快看看腿伤得怎么样?”黄发的摄影师说。“哦,流血了!”我这才注意到殷红的血正从老人裤脚里流出来,大腿外侧的裤子已经被血浸透了。
⑼“快,阿婆,马上去医院,我们有车。”摄影师指着停在马路对面的白色面包车说。
⑽“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还开这种电动三轮车,装这么多东西,以后不要再开了。”摄影师像是在埋怨自己的奶奶似的,一边把老人抱上车送去了医院。我心里唏嘘着刚才惊心的一幕,又为老人遇见这两个小伙子而庆幸。
⑾不由想起去年秋天,母亲早晨在路上散步不小心崴了一下脚,狠狠摔了一跤。她说那时疼得躺在地上动弹不了(后来拍片知道是肩关节脱臼了)。漫长的十几分钟,路过的人没有一个帮她的,直到一个熟人经过。是嫌扶老人这件事太麻烦吗?每每想起她当时的无助,我就觉得心疼。
⑿ “ ” 也许真是有了自己的老人,才更真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⒀那个嘴角流着口水而遭嫌弃的老人,那个腿受伤而得到帮助的老人,还有清晨摔倒在地而没人扶起的我的母亲,她们的样子在我脑海里交替出现着。人生路上,每个生命都有老去的一天。老来受关爱,实在应该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啊!
【1】第4段划线句改为“我们不要苛责一个走到人生暮年的老人。”好不好?为什么?
【2】分析第5节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第12节划线处填写合适的选项是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B.我们体贴老人,要向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C.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文中老人的女儿、摄影师和路人对待老人的方式各有不同,请结合内容填写“我”当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疼
【5】结合全文,请谈谈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
①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者,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老者虽身残,却心善,坚持良心做人,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小区里的人看他可怜,也都极为照顾他。
②上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染着黄发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运动鞋送给他补。无论老人怎么尽心尽力,他却总是嫌老人补得不好,不停地让老人返工。我站在旁边实在气愤不过,张口欲为老者抱不平,但老者仿佛看出我的心思,用一个温暖的眼神阻止了我。就这样,老者反反复复为小伙子修补了好几次。小伙子这才心满意足,丢下了十元钱,说:“反反复复补了这么多次,十元钱就不找了。”说完,便吹着口哨离开了。
③小伙子转身离开的时候,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了我一个狡黠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他是故意找借口来帮助补鞋的老者。这样,既能帮助老者于无形,又能维护老者的尊严。
④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⑤前不久吃早餐时,我被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住了。她们雍容华贵的穿着,吃态优雅,着实让人感觉眼前一亮。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放下筷子,向早已吃完的母亲娇声说:“妈,我饱了,剩下的三只包子我不吃了。”母亲点着她的额头,笑嗔她是个败家女,示意她打包带走,女孩却表示,区区几只包子,不值得打包。母亲笑了:“刚才你还拼命喊饿,现在又说吃饱了。以前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你看现在你也开始败家了。”
⑥母女优雅地离开了餐厅,出门时,女孩回头望向刚才吃饭的地方,眼神里满是温暖。那里——餐厅里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迅速地把三只小笼包当做珍宝似放进碗里。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⑦也是那一瞬间,在这个极冷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
⑧我有一个朋友,在接到大学同学十年聚会的通知时,心里颇有些踌躇。毕业后,朋友一直混得不好,经济上很是拮据。而现在的同学聚会,据说都变成了炫富会,所以囊中羞涩且极好面子的朋友,是羞于参加的。但是,最终他没禁得住同学们煽情话语的诱惑,还是去了。
⑨聚会的饭店不是星级酒店,只是城区角落一小饭馆。同学们有的是骑摩托、电动车来的,有的是打车来的。放眼看去,并没有穿金戴银的土豪。有个同学很萌,居然把读大学时的校服给穿来了。一下子,气氛变得无比和谐融洽,大家杯来盏去,好不欢乐!
⑩朋友也是聚会后的第三个月才偶然知道:其实,很多已经身家不菲的同学,那天是刻意没开车来的;很多爱美的女同学,将自己的名牌首饰,在那天悄悄摘了下来;而一开始大家选择的五星级酒店,也是因为得知他的境遇,而临时换成了普通的小饭馆。
⑪朋友说,当他知道实情后,眼泪立马噼里啪啦掉下来。不为别的,只为同学们的一片苦心。
⑫去年夏夜,我和正在看护桃园的三叔公聊天,突然听到悉悉索索声,我马上提醒三叔公,肯定是偷桃的毛贼,并操起了一根木棍。
⑬“不,”三叔公阻止住我,“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缺一口桃吃?这么晚来摘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你要是猛地过去了,孩子们一慌,万一从桃树上摔下来怎么办?随他们吧。”三叔公眼神里爬满的都是慈祥。
⑭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⑮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或多或少会遇到苦难,但这个尘世里,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宛如缕缕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1】文章标题“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中的“美好”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是: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朋友的同学们十年聚会时,选择小饭馆,没有开车,没有穿金戴银,实际是为了照顾朋友的面子。
(4)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画线句有何作用?
【3】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中小伙子“丢”“吹着口哨”的动作看似轻慢,实则有其用意。
B. 文中多次出现了对“眼神”的描写,其中第③段中的“狡黠”一词是贬词褒用。
C. 第⑦段运用了环境描写,表现了“我”当时感受到的温暖与美好。
D. 第⑬段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三叔公阻止我时的语气坚决。
【4】联系全文,谈一谈文章第⑮段的妙处。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美的风景都盛开在心底,都藏在最真挚的感情里。五彩缤纷的世界,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需要一颗静好的心灵。人与自然,各持其性,互为依存;风景与心,彼此成全,相得益彰。
请以“心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充实,叙事具体清楚,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③设书写分5分,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大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