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淡薄 薄弱 薄厚
B. 妥帖 请帖 碑帖
C. 憎恶 好恶 深恶痛绝
D. 空前 空闲 空中楼阁
2、下列关于语法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雄伟壮丽”和“生日礼物”都是并列短语。
B.“我们高兴”是主谓短语,其中“高兴”是动词。
C.“热爱祖国”是动宾短语,其中“热爱”是形容词。
D.“漂亮极了”是补充短语,“非常漂亮”是偏正短语。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B.《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C.《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天津拉车。
D.《骆驼祥子》中祥子刚从杨宅拉包月辞职,痛快地答应曹先生,给曹先生拉包月。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小明学习时一遇到疑问,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许多名人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C.斯科特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D.红军越过老山界后非常疲倦,躺在地上不一会就酣然入梦了。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2020年辞旧迎新时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一场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正在打响,“流动的中国”正全力_______疫情传播。生命重于_______,疫情就是_______,防控就是_______。
A.隔断 命令 泰山 责任 B.阻断 泰山 命令 责任
C.阻断 责任 泰山 命令 D.隔断 泰山 责任 命令
6、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B. 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C. 《海底两万里》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滩”等情节惊险离奇,读来引人入胜,如临其境。
D. “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又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老师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仍有些人不以为然,漠不关心。
D.为了考上重点中学,我们的班长成天目不窥园。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纪昀)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
(1)阅十余岁(______) (2)竟不可得(______)
(3)是非木柿(______) (4)据理臆断(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众服为确论。
【3】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这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条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围巾一直会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太小气了。
⑪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⑫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⑬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根据提示,将表现玛娅对货主老人感情变化过程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好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
(1)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艺术品。
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中的画线句“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说说理由。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有名字的树
王伟锋
①院子里有三棵树。奶奶说:“这三棵树都有名字呢。”
②“树还有名字?”我感到很奇怪,就仰起头问奶奶。奶奶说:“树和人一样,要是没名字,咋认?”然后拉了我的小手,指着一棵树说:“狗蛋儿,你记住,这是棵榆树。”又指着第二棵树说:“这是棵枣树。”“还有一棵呢?”
③奶奶却不说话了,她只是定定地看着那棵树。好半天,奶奶才艰难地说:“这棵,这棵……”一字一顿,像是在挤牙膏。她蹲下身子,抱住我,许久不说话。我害怕了,就问:“奶奶,你牙疼?”我用手去摸奶奶的脸,呀,一脸的泪水!槐花般的泪珠绽放在奶奶脸上。奶奶哭了,这让我很吃惊。没想到,奶奶一大把年纪了,居然像小孩子一样,说哭就哭,还流了那么多的眼泪。这也让我心里感到很不安。爹和娘出去的时候,一再嘱咐我,要好好照顾奶奶,千万不能惹她生气。
④每次惹奶奶生气,她都会打我的屁股,有时候用手,有时候拿扫帚疙瘩。奶奶打得很轻,像挠痒痒。她的手总抬得高高的,落下来时,却像蜻蜓点水,一晃而过。
⑤但有一次,奶奶是真生气了。我偷偷爬到那棵榆树上,想捋榆钱吃,不小心,把一根小树枝折断了,自己也差点儿掉下树。我刚从树上溜下,奶奶就拾起地上的扫帚疙瘩,小脚侧侧歪歪的,直奔我来。
⑥我一溜烟跑出门去,跑出去很远,オ发现奶奶没有追上来。我溜回家,躲在一旁偷偷看奶奶。只见奶奶搬了把梯子,颤颤巍巍地爬上梯子,手里还拿了根粗麻绳。原来,奶奶是心疼那棵榆树,她把折断的小枝条,用麻绳一层一层紧紧地捆扎住,枝条就重新和树身连接在一起了。奶奶对树的疼爱,让我心生嫉妒。她绝对不允许我爬树。刚开始,我以为奶奶是心疼我,怕我从树上掉下来,后来我オ知道,奶奶更心疼那些树。浇水,施肥,天干怕旱了,雨天怕淹了,冬天怕冻了,妈奶奶尽心尽力守护着那三棵树。我嫉妒眼红的同时,却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⑦奶妈不让我碰那些树,我偏要翻出一把锈迹斑斑的斧头,装作砍树的样子。果然,奶奶吓得要命,她一把夺过斧头,喊道:“小心肝哟,你这是要俺的命哩!”奶奶又开始在后面追我。追着追着,她突然捂住心口,慢慢倒下了。
⑧奶奶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她闭着眼睛,绷紧了嘴巴,也不说话。爹和娘回来了,姑姑回来了,姑父也回来了。
⑨人们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像是在商量什么大事,但我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嘀咕来嘀咕去,我终于听明白,他们是在商量奶奶的后事。他们商量好了,要把那三棵树砍倒,给奶奶造阴间的房子。没想到,奶奶听了,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一把拽住爹的胳膊:“榆钱,那树,不能砍……”奶奶又抓住姑姑的手,“枣花,那树,不能砍呀……”
⑩到这时候,我才知道,榆钱是爹的小名,姑姑的小名是枣花。爹和姑姑又嘀咕了许久。“娘,您放心,这三棵树,就让它们在院子里好好长着,今后,谁也甭想动它们一根树枝!”爹和姑姑都信誓旦旦地对奶奶说。奶奶手一松,笑了,闭上眼睛。爹和姑姑,却一下子哭倒在地。
⑪后来,娘才悄悄告诉我,说我原本还有个小姑姑,很小的时候,奶奶领她去看大戏,不小心,给弄丢了。
⑫院子里那第三棵树,是槐树。
⑬我小姑姑的小名,就叫槐花。
【1】文章围绕奶奶守护三棵树具体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回答。
【2】阅读文中画线句子,按要求回答间题。
(1)“槐花般的泪珠绽放在奶奶脸上”句子中,加点词“槐花般”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没想到,奶奶听了,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这一句子中加点词“竟”字能否去掉?请简要分析。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一字一顿,像是在挤牙膏。
批注一:以“挤牙膏”比喻奶奶内心的痛苦,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奶奶弄丢小姑后的心情。
批注二:“一字一顿”与前文“这棵,这棵”照应,展现了奶奶说话时的痛苦情景。
语句:用麻绳一层一层紧紧地捆扎住。
批注一:
批注二:
【4】如果文章在开头便交代第三棵树的名字及其由来,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开岭说过,“读书不为别的,是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或美学营养,照亮我们,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读书,使人增长智慧;读书,使人情感升华;读书,使人逐步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经历和体验,以《我的课外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故事记叙完整,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