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赫然     戈壁滩     锋芒毕露     无睱顾及

    B.污秽     打着颤     燕然勒功     马革裹尸

    C.元勋     狐仙姑     低眉顺眼     一返既往

    D.震悚     灸疮疤     情有可缘     仰之弥高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霹(lì)                       (sǒng)             (zhuō)                 恐(huáng)

    B.镶嵌(xiāng qiàn)          笨(zhì)               辱(wú)                    (zuò)

    C.败(tā)                       (jiān)             午(shǎng)               (zào)

    D.大广众(tíng)             (dàng)             尴尬(jiān gà)            (suǒ)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

    A./慰/咬文字 穷形尽/濡以沫

    B./古/断壁残 眼花乱/星火

    C.抖/寒/深痛绝 果实累累/罪行累累

    D.强/挖/逼上山 大广众/身而出

  • 4、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肯”号在追击传说中的“独角鲸”时,遭到猛烈撞击,教授、孔塞伊和捕鲸人不幸落水,后来成了“鹦鹉螺”号的俘虏。

    B. “鹦鹉螺”号上一切机械的灵魂是电,而且它发电并不依靠地下金属,而是依靠开采海底的煤矿提炼海水中的钠完成的。

    C. 由于遇到了大浮冰,“鹦鹉螺”号虽经过几十次的冲击,却完全不能动了,导致他们最终无法抵达南纬90度的南极。

    D. “鹦鹉螺”号在托雷斯海峡撞上暗礁搁浅,后来海水涨潮潜艇顺利地脱了险。

  • 5、下面对《望岳》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二句远望泰山,在自问自答中,生动形象地大笔勾勒出泰山的绵延之势。

    B.三、四句用字极为传神,“钟”字用拟人手法,生动有力;“割”字用夸张手法,形象贴切地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C.五、六两句,诗人抓住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以及山中归巢的鸟儿这两个景物细节,展现了心境的开阔和对泰山奇景的喜爱之情。

    D.末两句写登山感怀,诗人登临泰山绝顶俯视群山,可见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澜语 怪诞 蚱蜢 妇孺皆知

    B.鞠躬 瞬息 山巅 荒草凄凄

    C.斑斓 懊悔 祈祷 人生鼎沸

    D.默契 崎岖 阻抑 锲而不舍

  • 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不能走。”这句话中的“不”是副词。

    B. “他在和我说话。”与“他和我的学校。”这两句中的“和”都是连词。

    C. 用排比的修辞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用排比的修辞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的更严密。

    D. 欲扬先抑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刻画长妈妈的形象就用了这个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①李唐来                         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B.鲜:①陶后有闻                      ②寡廉耻(成语)

    C.清:①濯涟而不妖                  ②香远益

    D.中:①通外直                         ②见其发矢十八九(《卖油翁》)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阅读【乙】文,然后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荷花雨所洗_______________       

    欣然忘食_______________       

    少时,雨过天晴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分别抒发了作者对莲花(荷花)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小育在进行古诗文专栏整理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忙解决。

    人物

    相应诗句

    主要情感

    木兰

    “双兔傍地走,①___________?”(《木兰诗》)

    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机智谨慎的赞美。

    王维

    “独坐幽篁里,②________。”(《竹里馆》)

    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岑参

    “③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

    “⑤________,⑥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

    伤离惜别的曲调唤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孙权

    “⑦________,⑧________。”(《孙权劝学)

    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表达对对方有惊人的进步的感叹。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在心头

    赵汀生

    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姓曹,四五十岁的样子,戴着副玳瑁眼镜,镜片形似鸡蛋,厚如陶瓷碗底,像有圈圈螺纹。语文课若有偷看小人书做小动作的,不论在哪个角落,他总是先扶扶眼镜,注视片刻,轻咳几下,然后用教鞭敲着讲台,说:“这怎么行呢?”当时同学们大多有些怵他,背地里叫他“眼镜”。

    我们班的自习课原本和其他班一样,没有老师,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很是自在。后来“眼镜”将大半自习课用于自习语文,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沙沙沙写字的声音。

    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下课铃响后,曹老师从讲台旁站起来,扶了扶眼镜,压低嗓门说:“放学后我带同学们去游泳,会游泳的请举手。”

    我们这个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许孩子去游泳。但炎炎夏日里,游泳对孩子们,尤其小男孩,是极大的诱惑,常有人偷偷下河。此刻,平日里颇为严厉古板的“眼镜”,竟要带大家去游泳,幸福来得实在有点意外。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冲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生,赶紧将攥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塞回书包。

    选择去游泳的最后只有男生。到得一处宽阔的河滩,曹老师叫我们站成一排,报了两遍数才让下水。我与同学们打了一阵水战,又连扎了几个猛子浮出水面,见不远处河面上有两点亮光,抹去脸上的水珠一看,原来是曹老师正面对着我们站在水中,眼镜反射着太阳光,一闪一闪的。我游到曹老师跟前,请他和我们一起去游泳,他摇了摇手说:“我还是不游吧,万一眼镜掉进河里,就什么都看不清了。”我说这样泡在水里不动太冷了,他扶了扶眼镜:“没关系。我眼睛不好使,你去告诉大家,不要离我太远,这样才看得见你们。”

    太阳落下山去,渐渐起了风,柳枝拂着水面窸窣作响。此时刚过端午节,河水还有些凉,水中的我们已感到了微微寒意,陆续往河岸游去。曹老师瘦小的身子依然立于水中,晚霞映着他微驼的背影。他一手扶着眼镜,一手伸着指头清点人数,等着我们一一在他面前游过。待他最后上得岸来穿衣时,我们分明见他嘴唇有些发紫。

    ⑺此后,曹老师每周总会带我们去游泳,他将眼镜的两条腿绑上橡皮筋,牢牢系在头上,跟我们一道游泳、潜水、打水战,从下水到上岸,须臾不离开我们。直到暑假,曹老师回了乡下的家,才结束了这段我童年时很快乐很留恋的时光。

    ⑻这年的深秋,我父亲从下放的农村回家,让我带一张纸条给班主任。曹老师看过纸条,右手在我头顶摩挲半晌,说:“你爸要带全家去农村生活,你能不去吗?”我仰头看着曹老师,茫然地摇了摇头。

    ⑼次日上午放学后,曹老师把我叫到他那儿,在书架上翻找了一阵,取出一张当时很流行的一分钱一张的小宣传画,在背面签上名字和年月日,递给我:“做个纪念吧。到了农村,条件大不如这里,要克服困难,更加努力学习,以后有机会再回城里读书。”他坐到靠背椅上,拉着我的手又叮咛了一番,突然把我紧紧抱住,胡子和眼镜轻轻蹭着我的脸,那种痒痒的柔柔的感觉,至今还在心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描述了关于曹老师的哪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

    2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生,赶紧将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回书包。

    3阅读全文,说说曹老师有哪些性格特点。

    4文末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是家

    周晓斌

    ①我一直是个任性的人。我的孤僻、执拗和倔犟让父亲忧心不已,但他的豁达和慈爱是永恒的阳光。因为爱我,父亲让我学会安然地面对这个世界而不畏惧、不逃避、不妥协。

    我的成长对父亲来说是一种艰难。我执意去逃避许多世俗眼中的必修课,而孜孜以求许多众人眼中难以理解的东西。而父亲在付出他最深切的关怀和最完整的爱护后,不像许多的为父母者总在儿女面前絮叨世事艰难,家累之苦,父亲总是默默无闻。

    ③从我记忆以来,母亲的身体就没好过,瘦弱的身躯,挤出甘甜的乳汁,养育我!一天天,我长大……父亲用不渝的爱,扶持母亲,扶持这个家!本就荒僻的农村,本就贫困的家庭又蒙受了母亲三次动大手术的负荷!父亲的梦总是被雄鸡唤醒,足音悄悄惊醒太阳。太阳还未上路时,父亲已走在清晨的田梗上,而傍晚,太阳总是在父亲离开庄稼地之前落荒而逃!于是,我秉承了父亲对生活的坚韧!上学,为了减少家庭负担,我爱上写作,试图用微薄的稿酬缓救一下自己的生活。

    ④记得刚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家贫,寄读买不起菜票,学校又离家30余公里,只好每星期回家带菜。那时候人小,也不在乎人家在背后讲我穷酸,只是想农村的孩子,有书读就不错的了。一罐子菜,吃上一星期,糟糕的是天热时,罐子里的菜吃不到3天就开始变味,想吃顿蔬菜是不可能的事,无奈,每次回家都要狼吞虎咽般饱吃一顿蔬菜。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父亲说:“慢点吃,以后我把菜送去。”我不忍让年迈的父亲跑那么远的路,劝父亲不要送,说自己权当上一回体育课,但父亲执意要送,而且每隔5天就准会到。每次父亲来,他只是擦一下脸,坐下来抽几口烟,就又在我的目光中艰难地走远。

    ⑤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参加高考前,父亲为了给我买一套辅导丛书,骑自行车卖自家土特产去八十里外的县城路上,被一个青年撞伤,血流不止。当那人要送他去医院时,他忍着剧痛说:“不用了,您买了我这筐土豆吧,孩子参加高考等着钱买书呢。”就这样,他把染满血的书本送到我颤抖的手上……

    ⑥日子依旧,父爱悠悠。

    ⑦儿子争气!想考南京政治学院!有个从军梦!第一年,差两分而落榜,总分却远远超过大专线!父亲默默地没说什么,只是让我找个职业——当教师,边复习。可我要上的是军校!这年冬,偷偷报名去参军。当父亲知道一切真相时,默默地为我打点行李,在飘扬的红旗中微笑着送我登上南下的列车——戍边去天涯,最终我以优异成绩踏进了南京政治学院。

    ⑧如今的我生活得乐观而洒脱,且名字常常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会有人在品味我作品的同时,给我很多的赞誉,而我总是想着默默无语的父亲,我是父亲的作品。对我而言,家是父亲。

    ⑨父亲,我是一叶小舟,永远航行在您的心河中。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言为心声,从“就没好过”“负荷”等词可看出我因母亲成为家庭负担而心存埋怨。

    B.文中的我和父亲皆曾有“执拗”之举:我执着于追求梦想,父亲执意要为我送蔬菜。

    C.父亲被撞后拒绝就医却请求对方将土豆买下,这充分表现了父亲的善良和对我的爱。

    D.第⑧段写我如今的幸福生活,与之前的艰辛形成对比,饱含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本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写有何效果?请简要回答。

    【3】作者为什么会说“我的成长对父亲来说是一种艰难”?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请你回忆生活中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叙写自己真实生活中的故事,要有真情实感。(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