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泰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 )

    ①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②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③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④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⑤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⑥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A.④②⑥③⑤①

    B.①⑤②④③⑥

    C.④②⑤①③⑥

    D.①⑤④②⑥③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shè)   然(yǎn)   然(huò

    B.人() 垂tiáo)   缤纷(bīng)

    C.jīn)   阡)   太守(

    D.刘子隔(jiàn)   平kuàng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垃圾分类很有意义,不仅能增强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B.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滨江绿道上健身休闲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C.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多种野生动物。

    D.由于中国8名登山队员成功测量珠峰高程,使人们由衷地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担当。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fáng 匀 chèn xiáo河 鸣钟击qìng

    B. sháo光   lòu空 zhī粉   惟妙惟xiào

    C. mèn 强jìn pán龙   素tuān绿潭

    D. zhāo   zhuó眼   jiǎo健 shà它风景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描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所展现的画面。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花自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下面是八(2)班的《傅雷家书》阅读任务单,你和小文一起来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与理解

    选择性阅读

    关注话题:成长之路

    (1)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2)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3)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1)小文针对所关注的话题阅读相关张杰,并摘录了书中有启发性的三段文字,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整体性阅读

    深入揣摩:款款深情

    孩子,你一天天的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

    (2)小文说:“从所选的内容看,傅雷与傅聪真是父子情浓。”你读了全书后,感觉他们不单是父子,他们还有着独特的关系?(至少三种)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非文学作品阅读。

    “减负”如何治本?

    (事件回放)

    最近,11岁的唐安琪将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为了短短 13 天的行程,她的妈妈秦女士支付了 3 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 5000 元。与此同时,家住广西柳州的李女士儿子即将进入小学,为了填满孩子的暑假时光,她给孩子报了8个兴趣班,一周 7 天都排上了课。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许多孩子的暑假,如今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

    (现象探究)

    探究一:这种“烧钱游戏”的性价比并不高。以“研学旅行”为例,近年来,各地都掀起了研学旅行的热潮,大量机构蜂拥而入,市场异常火爆。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学”的标签,改头换面之后抬高价格。实际上,很多项目仅仅是参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而已。这类产品价格虚高,内容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游而不学, 很难实现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效果。

    探究二: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暑假填得满满当当,或许并不是最好的教育培养方式。在北京,一些培训机构里有的孩子一天 5 节课,10 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下,孩子不仅难以用心投入学习,反而容易滋生厌学情绪,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探究三:剧场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但是如果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或者一些其他原因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不了,“剧场管理员”又熟视无睹,那么后排的其他观众为了看到演出,就只好被迫站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都坐着与都站着相比,都是看戏,但是所有人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也更累了。这种情景被称之为“剧场效应”。

    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一种典型的“剧场效应”。开始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培训,因为教育焦虑,也因为校外培训机构的诱导,更多的人开始加入校外培训大军。教育秩序因此被打乱,最后本不愿意参加的人也被“绑架”着加入其中。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希望孩子在成长跑道上占据优势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剧场管理员”不履行好维护秩序的职责,情况就很可能会失控。家长把更多的金钱投入到校外培训中,孩子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大家在教育竞争上不断加码,站起来看戏还不能满足,还要站在椅子上,而教育资源的总量并不会因为竞争层层加码而增加。每个人都试图寻求利益的最大化,结果可能就是集体受损。

    (专家观点)

    多年以来,国家一直致力于为中小学生“减负”。然而,“减负”不能只靠国家和学校,还需要家长的配合。

    “减负”不等于降低课程难度、不要学生刻苦学习、让孩子无节制玩耍,而指的是减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负担”。对于“减负”, 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

    “加”在积极引导、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上。比如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安排自己放学之后的生活:读书、做手工、练书法……通过积极引导,真正从育人角度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

    “加”还在延展书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上,让孩子们清楚知识的逻辑,明白成长的真谛,拓展思维的视野。科学“加”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每次活动要从主题出发,设定合理的课程目标,把握活动内容的关键要素,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以及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协助支持下,探究知识、发展素养、体验情感、塑造人格。

    (根据《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光明网等资料编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长们花钱让孩子参加游学,但实际上,很多游学项目游而不学,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B. 中小学生假期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剧场效应”在教育中的典型体现。它折射出公众对教育的焦虑、无奈以及随大流的态度。

    C. 面对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负”口号,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地“减”,这种“减”包括降低课程难度,减去超纲的、额外增加的“负担”。

    D.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2根据文本内容,你觉得假期“补课热”会导致哪些负面影响?

    3暑假的时候,你妈妈打算给你报研学旅行和一些培训项目,但你又不是很想参加。这时候,你会怎么跟妈妈说?请利用文本的相关内容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杭州自2019年4月15日起,将执行电瓶车管理新规。新规要求,上路的电瓶车除了要到交警部门备案外,骑车人都要戴头盔,否则将受到交通处罚。王大伯对此新规,不以为然,他愤愤地说:“骑电瓶车又不是开汽车,还要戴头盔,真是没事找事!”王大伯的孙子听了说:“爷爷,你不能这样想,戴头盔是为了你的安全。”王大伯不耐烦地说:“小孩子,你懂什么!”如果你是王大伯的孙子,在此情景下,你将如何机智应对,化解王大伯的抱怨,使他认识到遵守新交规的重要性呢?

    ②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铸造成器。”相信你有过把自己铸造成器的种种努力,一定也见过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打拼的人。回顾过往,你渐渐明白我们就是在不断努力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说起努力,你一定有不少联想与思考。

    题目: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要求:①叙事具体生动,议论、抒情真挚自然,有一定的个人感悟;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如有需要,请用A、B、C代替;③书写端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