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羁绊(pàn) 蛮横(hèng) 怒不可遏(è)
B. 悄怆(qiǎo) 好逑(hǎo) 龟裂(jūn) 大煞风景(shā)
C. 屹立(qì) 阡陌(qiān) 行辈(háng) 拾级而上(shè)
D. 缄默(jiān) 狩猎(shòu) 柳林铺(pū)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
B.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傅雷家书》: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经常使用风、雅、颂手法。
3、下面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B.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绝境,不再出去了。
C.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无路可走的地方,再也出不去了。
D.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①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②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③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乐章
A. 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诗歌最后两句借用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个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6、默写。
(1)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明登前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最能写出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的结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保尔翻过第七道栅栏,停了下来。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往前跑了。在闷死人的仓库里饿了这么多天,他一点儿劲儿也没有了。回家去不行,到谢廖沙家去也不行——要是被人发现了,他们全家都得遭殃。上哪儿去呢?
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得继续往前跑,越过一个又一个菜园子和庄园后院。直到撞在一道栅栏上,他才冷静下来。
上面文段出自哪部小说?保尔为什么“在闷死人的仓库里饿了这么多天”?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连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件,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
9、按要求作文。
一条你每天都匆匆走过的路,当你慢下脚步,驻足现察,你会重新认识它;一位你每天见面的人,当你用心了解,你会重新认识他(她);一件你习以为常的事情,当你用心思考,你会重新认识它……
请以“重新认识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或真实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