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 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 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C. 悠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消失
D. 宛转 悠扬 愉快 自失 弥散
2、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周进参观贡院时悲哀至极,以头撞板,嚎啕大哭。几个商人得知原委,答应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让他纳监进场。
B.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周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胡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C.《儒林外史》中的翰林院侍读高老先生说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而迟衡山却称杜少卿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D.沈琼枝才貌双全,能文能武。文能在南京立足、武能防卫自身。她持重老成不贪恋荣华,见名流不卑躬屈膝。如:沈琼枝拜见杜娘子之时:“沈琼枝上首,杜娘子主位。”体现了她不卑不亢。
3、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 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 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 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②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③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
④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⑤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A. ①②④⑤③ B. ①⑤④②③ C. ⑤②④①③ D. ⑤①③②④
5、阅读下面文字和诗歌,完成文后的题目。
道不完的“静”在写诗填词方面,很多唐宋名家都是写“静”的高手。“静”的在不同的诗人词人笔下展现不同的境界,同时也是在为不同的诗词主旨服务。
小虎和小高对三首写“静”的诗歌展开了讨论。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题弟侄书堂 唐代: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
小虎:古人好厉害,你看,这三首诗都有写到“静”的诗词句,展现“静”的不同状态,我尤其喜欢第一首,常建的诗,他在尾联运用了(1)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以此表现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空灵的精神状态和对禅意世界的向往。
小高:我也想到了:苏轼的《卜算子》的上阕通过缺月、稀疏梧桐、滴漏渐断、孤鸿缥缈等意象,是展现自己(2)____________的心境。
小虎:是啊,杜荀鹤《题弟侄书堂》颈联细致的描写(3)____________的场景,诗人借此想表达(4)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3)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傅雷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聪最后成为了美术大师。(______)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作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创作出来的。(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炊烟里的父爱(尤金)
①对于食物,父亲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从骨髓里透出来的款款深情 他爱吃,也爱煮。
②曾经,我们有过家徒四壁的日子。捉襟见肘的生活,贫瘠一如缺水的沙漠,可是,我们的餐桌上却还是油光闪闪的。
③星期日,未等阳光大张旗鼓,父亲便会在温柔的晨曦里,拎着菜蓝,上菜市。囊中羞涩,不能大鱼大肉大蟹大虾,他的脑筋便拐个小弯子,买肥肉、买小鱼、买瓜果、买蔬菜。回家后,把那一大块宛如白玉的肥肉切成细细的小块,然后,起锅,锅热了,便把那堆光澄澄的肥肉一股脑儿地倒进去。
④我站在炉子旁边,饶有兴味地看。肥肉受热,“滋滋滋、滋滋滋” 地发出了痛苦的叫声,慢慢慢慢地,溶了、溶了,溶化成一锅金黄色的油,溶不了的,就变成了香香脆脆的猪肉渣。这时,整间小小的简陋的厨房都氤氲着猪油那绵绵密密、浓浓郁郁的香气。
⑤父亲手脚麻利地把猪油渣捞起来,然后,把猪油慢慢地倒进陶钵里。我睁大着眼睛看,觉得那像是一道金色的瀑布。接着,他用筷子夹起一颗猪油渣,往我口里送。猪油渣在口腔里金碎玉裂,鲜香的味儿在舌面上活蹦乱跳,形成了一生悠长的回味。
⑥接着,父亲用盐把小鱼们腌了,放进猪油里去炸,香味就像爆竹,噼噼啪啪地四处飞溅,我想,就算是患了厌食症的人,味蕾在这一刻也会起死回生吧!
⑦在晚餐桌上,父亲面前就端端正正地放着那个陶钵,他在每个孩子的饭碗里浇上一大匙猪油,再撒上一圈酱油,仔细地拌均匀。让我们配着炸得酥脆的小鱼和烫得碧绿的菜心,大快朵颐。这样的饭菜,简朴得近乎寒酸,但是,在我们的记忆里,它却绽放出艳艳的花朵。那种被香味紧紧拥抱着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直到今天,我们四兄弟姐妹一看到猪油渣,双眸依然会大放异彩,而一闻到猪油的香味儿,也还是会心驰神往的。
⑧父亲让我们知道,纵是活在贫穷的夹缝里,我们还是能够以丰腴的猪油来安慰饥饿的肠胃的、我们也依然能够以亮亮的油光把餐桌的气氛点缀得花团锦簇的。
⑨有一个很长的时期,父亲在生活线上走得不很顺畅,极早出极晚归,回来时,早已过了用膳的时间。母亲把他的餐食留在一只大碗里──白米饭压得密密实实,上面有卤蛋、咸鱼和青菜。有时,上面放的是煎午餐肉配蛋花;或者,几大匙香菇肉酱(罐头)配长豆。母亲把饭菜热了,在荧荧的灯火下,看着他吃。不管母亲给他准备什么,他都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浮着的,是感恩惜福的恬然。纵是淡淡的白米饭啊,父亲也能从中尝到饭里泌出的甜味。随遇而安的心态,使一切落入他口中的食物都变得很可口。把碗里的每一颗饭粒都扒得精精光光,父亲很满足地长吁一口气,重又有了奋斗的精力和信心了。父亲认为,日子就算过得很困窘,胃囊是不可以被亏待的。当鱼翅鲍鱼伸手难及的时候,青菜豆腐也别有一番好滋味。味蕾,是应该有能伸能缩的耐力的。
⑩在父亲的熏陶下,年纪很小的时候,我们便已经知道,甜有甜的大魅力、淡也有淡的吸引力。鲍鱼固然美味,咸鱼也不赖;燕窝固然细致可口,锅巴也别有风味呀!父亲把食物的香气注入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把快乐的元素掺和在内,镶嵌在我们长长的一生里。
【1】作者记忆中的父亲对食物的“款款深情”是通过哪几件事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2】请你从内容和结构方面说说第⑨段的作用。
【3】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猪油渣在口腔里金碎玉裂,鲜香的味儿在舌面上活蹦乱跳,形成了一生悠长的回味。
(2)他在每个孩子的饭碗里浇上一大匙猪油,再撒上一圈酱油,仔细地拌均匀。
【4】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⑩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9、请以“生命中的一首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