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荆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对任何教育孩子,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B.《给青年的十二份信》是朱光潜先生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以书信的形式,专门写给中学生的。

    C.《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带着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让人心醉。

    D.《名人传》中的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在于他们即使面对各种困苦,心中始终坚守着理想。就像米开朗琪罗“以痛苦讴歌欢乐”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勇敢地抗争。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身材高大。”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身材”,谓语是“高大”。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船行驶之快。

    C.“我有这么笨吗?”这是一个反问句,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D.“家父、舍弟、鄙人、臣、愚、拙著、寒舍、见教”等,这些在古代都是谦辞。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B.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C.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少则数十人(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多时可达百余人。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B.他是老爱强词夺理的人,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

    C.海南自贸港不会取代香港金融贸易中心地位,而是相得益彰

    D.今后十天,从西南地区东部一直到长江中下游等地,两轮新的强降雨接踵而至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回延安》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   糜  _________

    (2)补全横线上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

    (4)诗句“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什么手法?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文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卖炭翁》一诗中抒发主人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下面是《骆驼祥子》不同版本的三个封面,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用一两句话谈谈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记叙文阅读

    晒书

    贺宽叶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回乡看到母亲晒书→①________→我与母亲读“小记”→ ②________ 我睹物思人。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运用叠词,表现晒的书非常多。

    B.第②段“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这表现了母亲亲因儿子热爱读书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心理。

    C.第③段“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表明儿子没有告诉母亲,母亲非常生气。

    D.第⑤段“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我发现母亲长出白发时吃惊和担忧的心情。

    E.第④段“母亲一直笑个不停”,是因为知道我“窃书”成功,她感到非常满意。

    4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5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吧?请你仿照示例也写一句,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示例:母爱是一本书,需要你敞开心灵认真感悟;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作文。

    你的家乡在衣食住行、婚嫁寿诞、信仰禁忌、节日习俗等方面有哪些风俗?这些民俗,引发了你怎样的情思感悟?

    请以《________________,凝聚了故乡浓浓的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选取一项你熟悉的家乡民俗,写出你对它的了解、体验、感受。行文要有真情实感。

    ②写出家乡民俗蕴含的文化内涵。

    ③采用多种修辞方法,或渲染氛围,或表达情感。

    ④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