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说话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还请您不吝赐教。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自豪又惭愧。
C.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2、下列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赋予(yǔ) 恐怖(bù) 濠梁(háo) 挑拔离间(bó)
B.枷锁(jiā) 蛮横(hèng) 自强(qiǎng) 教学相长(zhǎng)
C.拙劣(zhuó) 襁褓(qiáng) 蔓延(màn) 分崩离西(xī)
D.萦绕(yíng) 缅怀(miǎn) 束缚(sù) 强词夺理(qiáng)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社戏》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
B.《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D.《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大雁归来》的作者是美国生态作家利奥波德。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í) 惧惮(dàn) 褶皱(zhě) 怒不可遏(è)
B.寒噤(jìn) 晦暗(huì) 亢奋(kāng) 气喘吁吁(xū)
C.俯瞰(kàn) 瞭望(1iáo) 拾级(shè) 纷至沓来(tà)
D.冗杂(rǒng) 雾霭(ǎi) 连翘(qiáo) 诸如此类(zhū)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释]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比喻昂贵的柴米。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
(2)全诗具体写出了诗人的哪些忧愁?
6、古诗文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式微》)
(3)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傅雷家书》阅读
【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傅雷家书》,你会觉得傅雷既是儿子生活上的守护者、人格上的引路人,更是儿子精神上的导师。
B.傅雷在家信中说:“对你,第一要紧是安排时间,多多腾出无谓的‘浪费时间’…… ”他叮嘱傅聪要尽量少应酬聚会、少与自然接触,要拿出足够的时间用于独处和训练,以寻找外界环境和内心世界的静谧与安逸。
C.傅雷把儿子当成朋友,经常在书信中谈自己的工作,谈自己对绘画、音乐、翻译的见解和心得。
D.教孩子学会做人,是《傅雷家书》中闪光的内容。信中既有生活中最细微处的指导,更强调将自我的发展与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不断提醒傅聪只有建塑“中国人气质,中国人灵魂”,才有吸取、消化外来文化的底气。
【2】阅读《傅雷家书》节选,回答问题。
一月三十日晚
……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
从这封家书的语言风格考虑,下面哪一句更适合填入横线?请简要说明理由。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个人的麦田
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
⑦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⑧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身滚圆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
⑨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
⑩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作者洛水,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别样的期待”是指父亲期望“我”回家跟他一起并肩打好麦收战役。
B. 第②段中“我”“措手不及”,既是感叹时间过得快,也是感叹父亲变化很大。
C. 文章叙述了高考前,“我”和父亲一起割麦的情形,写出了“我”的感受和启示。
D.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劳动者的形象,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树立了榜样。
【2】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语言品析。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2)请从人物描写的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的句子。
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
【4】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简要概括。
【5】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
(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9、写作展示。
(1)命题作文
请以“别样的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2)半命题作文
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回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缕怡人的清香,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仿佛又听到了那些动人的话语……
请补全题目“又是 飘香时”,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