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金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③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④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⑤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A. ①③②④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②①④⑤   D. ③①②⑤④

  • 2、下列句子后面括号内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党员,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句话存在语病,病因是“句式杂糅”)

    B.演讲词应该根据演讲者的个性、职业、教育背景等差异来设计,与演讲内容和对象没有关系。(这句话的表述没有问题)

    C.宋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后,常常探山访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不是“宋代”,应该是“唐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应该是从西周到春秋时期)

  • 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寻向所,遂迷,不复得路

    B. 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 渔人甚

    D. 居右者椎髻仰面

  • 4、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浮躁  阳奉阴违  行将就木  挑拨离间

    B.嘹望  相辅相成  名副其实  不修边幅

    C.缭绕  前呼后拥  强词夺理  瞬息万变

    D.狡辨  漫不经心  轻歌慢舞  振耳欲聋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武侯庙

    (唐)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①武侯庙:在夔州,祭祀诸葛亮(武乡侯)。②丹青:两种颜料,此指诸葛亮绘像。

    1《武侯庙》《春望》中都写到了“草木”,这样写有何相同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积累。

    (1)踏寻诗歌的历史足迹,在先秦的《诗经》中,我们遇见美好的爱情,如“窈窕淑女,____”又如“青青子衿,___________。”在唐诗中,我们遇见真挚的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_______ ”,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______, 落日故人情”;我们还遇见济世的情怀,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又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在宋词中,我们遇见高洁的情操,如“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诗文句子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D.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①文句体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两项_____)(_____

    ②文句作者是唐宋八大家的两项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人公是在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③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的意志,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④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鲁迅《社戏》

    1选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就选文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两种显著特点及作用,简要赏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就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在眼前;有些景,过目难忘,常常浮现在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着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每每萦绕在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