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B. 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 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2、选出两句表达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
A.①他不会不了解我的。②他怎么不了解我呢?
B.①我差点没犯一个错误。②我差点犯了一个错误。
C.①老师可能掌握了情况。②老师不可能不掌握情况。
D.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②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3、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_____。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A.世间许多人读书都追求数量,以多为贵
B.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多元
C.多读则是荣誉,少读就是羞耻
D.少读不能算是羞耻,多读也不能算是荣誉
4、下列各句说话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还请您不吝赐教。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自豪又惭愧。
C.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①,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②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②戎马:指战争。③关山北:北方边境
【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式微》)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蒹葭》)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魏学洢《核舟记》)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保尔在朱赫来的教育影响下,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和阶级斗争的道理,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_____)
(2)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毫不灰心丧气,从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顽强斗争。(_____)
(3)“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名言是保尔在娃莲墓地前的内心独白。(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守电话的母亲
①母亲拿着手机,愁眉苦脸地走进家门。手机不知怎么就静音了,来电话没有铃声,刚才找人修,也没有修好。
②“这多耽误事啊。”母亲坐在窗前的老藤椅上,望着暮色沉沉的窗外,懊恼地自言自语。
③千里之外的儿子几乎每晚都会给她打电话,这手机不响,怎么能接到他的电话?接儿子的电话,对她来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了。儿走千里母担忧,儿子无论多大,在她心里都是孩子。虽然想念他,挂念他,但她很少打电话。儿子工作忙,有时晚上还加班,她怕打电话耽误他正事。于是,每天晚上,她就像一只待在巢里的老鸟,期盼着那动听的铃声。其实在电话里娘俩每天也总是那些内容,她问他今天怎么样?累不累?工作还顺吗?儿子总会嘱咐她在家保重身体。这样的话每天说,她依旧是津津有味。儿子的电话让她踏实、心安。
④“唉!可真倒霉!”母亲摊开粗糙的手掌,看着那个出了毛病的手机,眉头紧皱。
⑤坐了一会儿,眼看天慢慢黑了,她赶紧起身去厨房。
⑥“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啊,我要想个法子。”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只读过小学五年级,这心里一急,嘴里嘣出来个成语,连她自己也觉着好笑,禁不住咧开嘴乐了。
⑦吃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母亲把手机摆在饭桌上,边吃饭,边盯着手机,这样一来电话,她就知道。往常她总是看着电视,吃着饭,如今一心不能三用,盯手机就是她的主要任务。吃完了一碗饭,她起身匆匆去厨房盛饭,走几步又扭头看看,等地盛了饭出来,眼睛就像探照灯似地,“刷”地一下,先找手机,看看有没有动静。
⑧吃过饭,她紧握手机,斜倚在沙发上看电视。往日这个时候,是她最悠闲清静的时光,边看电视,边等儿子电话。可今天她的心都在手机上,根本没有心思看电视,以至于电视剧演半天了,她也没看懂剧情。这让她有点心烦意乱,起身关了电视。
⑨今晚,客厅里的灯好像格外亮,雪白的光线倾洒下来,房间里像落了一层雪,耀眼地白。她忽然意识到,光线太亮,来电话时手机屏幕的亮度也许不够。她庆幸自己及早想到这一点,干脆起来关了灯,房间就倏忽一下陷在黑暗里了。
⑩母亲摸索着走到阳台,又坐在老藤椅上。坐在这里,她才听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雨声淅淅沥沥,透着初冬的些许凉意。她把手机放在膝盖上,盯着手机,一动也不动,窗外昏黄、湿亮的灯光照进来,使她看上去像一尊雕塑。
⑪下雨的日子里,人最爱怀旧。母亲又回忆起儿子小时候,她最喜欢把他搂在怀里,给他讲故事。儿子每次都听得入迷,黑亮的眼睛望着她,圆圆的小脸上全是专注。后来,她会的故事都讲完了,就给儿子现编,往往那故事编得漏洞百出,儿子也听不出来,仍旧听得津津有味。想到这里,她笑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多少年过去了,儿子长大成人,展翅高飞了,而她也已走入暮年。
⑫正这样东想西想,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来。母亲就像个百米冲刺的运动员,以迅疾的速度按下接听键,高兴地叫着儿子的小名:“小暄啊,吃过饭了吗?”
⑬儿子有些奇怪:“妈,你今天怎么接电话这么快,我刚拨通你就接了。”
⑭“那是赶巧了。”母亲笑盈盈地说,手中的手机好像会变魔术似的,让她顷刻间眉开眼笑,满脸的皱褶一下子绽放开来。
⑮两人在电话里聊了些家常,母亲就催促儿子赶紧挂电话,说今天忙活一天了,早点体息,注意身体。
⑯挂了电话,母亲才觉轻松了许多,不用再惦记着接电话的事,她回到客厅打开灯,打开电视。电视剧正插播广告,母亲躺在沙发上,听着电视里的声音,有些犯困,眼睛渐渐闭上了。在进入梦乡前,她心里迷迷糊糊地想,明天要去买个新手机,不能误了电话……
【1】文章主要写了4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
段落 | 主要内容概括 |
1—4 | 事件1:手机出现故障,母亲懊恼 |
5—8 | 事件2: |
9—11 | 事件3:阳台怀旧,母亲感慨时光匆匆 |
12—16 | 事件4: |
【2】“母亲把手机摆在饭桌上,边吃饭,边盯着手机”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母亲手机静音了,为什么不主动给儿子打电话?
【4】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选文⑦、⑧两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人是奇怪的,有些对别人无所谓的事物,于己却珍贵无比且美好得不可思议。”请把这句话作为开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⑴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⑵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⑷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⑸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中不要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