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2g石墨变为12g金刚石需吸收能量。
①上述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常温常压下,石墨与金刚石更稳定的是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键能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键能。
(3)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①上述三套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
②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阅读下面科普信息,回答问题: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2g,这2g铁在入体中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亚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亚铁离子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
(1)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NaNO2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这说明NaNO2具有____性。下列不能实现上述转化的物质是____(填字母)。
A.Cl2 B.O2 C.FeCl3 D.KMnO4(H+)
(2)工业盐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来缓解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性。
(3)在Fe+4HNO3(稀)=Fe(NO3)3+NO↑+2H2O的反应中,则56gFe参加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为____g。
(4)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已知化学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
KClO3+6HCl(浓)=KCl+3H2O+3Cl2↑
4、选择下列合适的实验方法分离或除杂,将相应选项填在横线上。
A.过滤 B.蒸发结晶 C.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D.萃取分液 E.蒸馏 F.加热升华
(1)水玻璃(硅酸钠溶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反应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而在表面产生一层“膜”,要除去膜物质,可用__________;
(2)提纯含有少量NaCl的KNO3 ,可用__________;
(3)用苯提取溴水中的溴,可用__________;
(4)与海水晒盐原理相符的是__________;
(5)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__________。
5、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能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
。合成氨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2)小王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2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 50 | 190 | 414 | 526 | 570 |
①求2~4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_____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
②小蒋同学认为在盐酸溶液中滴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请从电化学的角度给予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溶液中H+移向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3)某温度下在4L恒容密闭容器中,3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在5min时,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X、Y、Z的浓度相等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D.生成1molY的同时生成2molZ
6、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下列分别为钠和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二维图中缺失的化学式:①_____、②_____。
(2)物质③常用于实验室制取O2,则③的化学式是_____。
(3)从物质类别角度看,HClO 属于_____,一般能与下列_____(填字母序号)类别 物质发生反应;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酸性氧化物 d.碱性氧化物 e.酸 f.碱 g.盐
从化合价角度看,HClO 具有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或“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已知少量HClO 与Na2SO3溶液反应有 Na2SO4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NaH 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NaH 做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5)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用 ClO2代替 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可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合物。ClO2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是因为 ClO2 具有_____(填“强还原性”或“强氧化性”)。
7、物质的量是沟通宏观和微观的桥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500mL的溶液,则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
(2)等质量的SO2和SO3同温同压体积比为__,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__。
(3)已知8.0gRO3中含有0.3molO原子,则RO3的摩尔质量是__,R元素是__(填元素符号)。
(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0mL气体X2与10mL气体Y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mL气体Z,则Z的化学式为__。(用XY表示)
8、用MnO2的质量分数为80%的软锰矿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制取氯气11.2 L(标准状况下)。
(1)配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MnO2+ HCl(浓) MnCl2+ Cl2↑+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_。
(2)至少需要这种软锰矿________克?
(3)若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 g/cm3,试求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
9、0.5molCO的质量为_____g,标况下的体积是_____L,在标准状况下,22gCO2的体积是_____L。
10、亚硝酸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NO2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如下:NaNO2 +KI+_____NO↑+I2+K2SO4+Na2SO4+___________。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请写出其完整方程式___________。
(2)鉴于NO是有毒气体,从环保角度来讲,要处理NaNO2,可以选用以下试剂___________
A. FeCl2 B. H2O2 C. KMnO4 D. H2SO4
(3)根据信息,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简单方法是 ___________。
(4)已知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11、下列物质①Cu ②SO2 ③NaCl溶液 ④盐酸 ⑤熔融的BaSO4 ⑥NH3 ⑦酒精 ⑧硫酸溶液 ⑨固体NaOH ⑩固体NaHCO3
(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3)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
(4)上述物质中发生离子反应为OH-+H+=H2O的组合 ___________
(5)⑨和⑩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2、电解法制碱的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中含有泥沙和、
、
、
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某校实验小组精制粗盐水的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操作a所用玻璃仪器有______;
在Ⅱ步中,加入过量试剂甲后,生成了两种大量的难溶沉淀,则试剂甲为______溶液;
在III步中,怎样判断试剂乙已加入过量:______.
写出固体H所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在Ⅴ步中,逐滴加入试剂丁直至溶液无明显变化时,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3、将锌粒投入500mL 2mol/L的硫酸溶液中,试计算:
(1)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
(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体积,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__________;
(3)要配制500mL 2mol/L的硫酸溶液,需用质量百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浓硫酸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4、某同学类比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反应,认为钠和二氧化碳也可以发生反应,他在实验室中选择以下装置对该反应能否发生进行了实验探究。
依据要求回答问题:
(1)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上述装置___________(填装置下方对应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 C所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3)为达到实验目的,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按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写装置的大写字母)。
(4)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
(5)该同学在制取的过程中,向装置B中加入某酸后,发现固体与酸没有接触,为使反应顺利进行,下列可再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稀硝酸
B.溶液
C.煤油
D.(无色有机溶剂,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大)
(6)若反应过程中足量,反应结束后,该同学对硬质玻璃管中生成的固体提出了以下猜想:①生成的固体物质为
;②生成的固体物质为
和C的混合物③生成的固体物质为
和
的混合物;④生成的固体物质为
和C的混合物。报告给老师后,老师认为可以排除其中的3种情况,老师排除的理由是___________;则钠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该同学经过反思,认为上述实验设计中存在缺陷。他查阅资料后得知,溶液可以吸收
,同时得到黑色的
和一种酸。于是他在装置后加装一个盛
溶液的吸收装置,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5、Ⅰ.从海水得到的粗食盐水中常含Ca2+、Mg2+、SO,需要分离提纯。现有含少量CaCl2、MgSO4的粗食盐水,在除去悬浮物和泥沙之后,要用4种试剂①盐酸、②Na2CO3、③NaOH、④BaCl2来除去食盐水中Ca2+、Mg2+、SO
。提纯时的操作步骤和加入试剂的情况如图。
图中a、b、c、d分别表示上述4种试剂中的一种,试回答:
(1)沉淀A的名称是__。
(2)试剂d是__;判断试剂d已经足量的方法是__。
(3)加入b、c后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4)现有下列仪器,过滤出沉淀A、B、C时必须用到的是___(填序号),仪器③的名称是___。
Ⅱ.海带等藻类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碘水,欲从碘水中提取碘,需要上述仪器中的___(填序号),该仪器名称为___,向该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以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操作叫做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