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语段中必须删去的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杜甫被人们①称为“苦难诗人”,可能因为他的诗歌大都是反映人民②生灵涂炭的,所以几乎③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只是关注他到长安之后的诗歌,而④到长安之前的诗歌很少被人提起。人们容易⑤忽略他童年时期和漫游时期的经历,杜甫的这段生活,可以⑥堪称他一生中最欢欣的时光。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黄土高原的土质特征在全世界独有,黄土壤的颗粒很容易形成尘土,导致我国黄土高原及关联过渡地带的近五百座城市,饱受颗粒性污染。
B.《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李泽厚先生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付诸于笔端,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感性而亲切。
C.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课题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7%的人感觉房地产调控措施及各地配套细则影响婚姻,60.2%的人认为,为规避政策或某些利益而离婚是对婚姻的亵渎。
D.许多人认为应该在高等教育界、企业界创造几个皇马、曼联式的“王朝”,这等于把这些“王朝”摆在了不需要竞争的位子上,给了它们更大的犯错误、维持更长时间的无效率,使它们表现再差也不可能被淘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习中不要为生活中的枝枝节节所累,过分的关注琐事往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效率。
②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习惯、方法休戚相关,脱离这三个方面去追求好成绩,无异于痴人说梦。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概莫能外。只要触犯了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这就是真理。
④商品社会中“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很重要,但不是说店员就是奴仆,顾客花了钱就该趾高气扬。
⑤张嘉佳导演的《摆渡人》由于缺乏经验,和王家卫导演的影片比起来,自然也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⑥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怎样富有安逸,当他们听到《游子吟》时,也会撩起对家乡的思念。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③⑤⑥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扉(fēi) 栖身(xī) 剖析(pōu) 追本溯源(sù)
B. 庇护(bì) 恐吓(hè) 寂寥(liáo) 莘莘学子(xīn)
C. 殷红(yīn) 翘首(qiáo) 刹那(chà) 少不更事(gēng)
D. 幽人(yōu) 广袤(mào) 喧哗(xuān) 卓有成效(zhuó)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秋意温凉,信步款款。一弦一柱,古筝柔柔。
立于叶落风舞之中,叶脉清晰风妩媚,叶随风转沙沙响,绕树三匝还恋树,迟迟不肯安逸躺,原是落叶也恋秋风,原是落叶也尽享秋意,舞出一点点迷离,舞尽柔美秋韵。此间谁敢与落叶争秋,此间谁敢与落叶媲美,自旋一圈伊人也沉醉,自舞一段飞蝶也羞怯,自吟一句任是旷世诗人也让三分,自描一笔即使绝代画师也惊叹于如此笔触。缕缕柔风,似是为落叶伴奏,倾国倾城此刻也不能描尽如此惊艳的一幕。雅俗,飘逸,清新,恬淡……便是我这凡夫俗子一见也倾心,几点淡墨,也想为他倾尽;几点情愫,也想为他燃尽;几点温柔,也想为他絮诉。
立于蜻蜓点水之岸,涟漪随风散,睡莲懒伸腰,蜻蜓舞水连,落叶浮水面,倾听水莲吟,点点滴滴醉迷离,荷叶随风唱秋吟,水光激滟荡秋色。这一汪秋水绵绵含秋情,这一汪秋水瀑瀑荡秋意,水有情,物有情,人有情,享这秋意温凉,心头泛起古筝柔柔。指尖点起的古筝之音就如这水这般轻柔,就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就如这睡莲这般脱俗,闭眼这秋意竟让人如此沉漏,睁眼这秋色竟让人如此着迷。
放逐那些胡乱的念想,沉溺于秋天的旖旎风光,陶醉于古筝的婉转弦调,尽享秋意温凉,尽享古筝柔柔。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排比、比喻、比拟
B.排比、夸张、对偶
C.借代、对偶、比喻
D.借代、比喻、比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需要蔬菜,也需要鲜花
若蝶
我家楼下有一小块空地,不知何时,开出了一株深红色的鸡冠花。
每天出门和回家,都要路过这块空地,每次我都留恋地多看它几眼。周围是树木荒草,只有这一株盛开的鸡冠花,显得分外妖娆和美丽,看到它总让我精神一振。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家时,路过那块空地,没有看到那抹红,心里一惊,连忙在四周寻找,结果在一堆被铲掉的荒草丛中找到了它。它被连根拔出丢在了垃圾堆里。
一楼的那位阿姨,正在这块空地上翻土锄地,想必是要开垦出一块菜地来。“阿姨,这花不要了吗?”我拾起鸡冠花问正在干活的阿姨。
“不要了,留着也没用,还占地儿,我在这儿栽点蔬菜,你烧菜要是少根葱缺头蒜就下来摘呀。”阿姨热情地回答我。我一边道谢,一边暗暗地惋惜:多美的花呀!怎么就成了无用的呢?我环顾四周,想找个空地,把它重新栽回去,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多余的空地。心想:阿姨为什么就不能少栽两棵菜,给这株花留点空地呢?最后我在一棵桂花树下,挖了个洞,把它的根埋了进去,希望它还能活过来。
晚上我躺在床上,像被谁抽去了筋骨似的,一动也不想动了。想想这一天像机器一样地运转:早上急急忙忙地起床,做早饭,送孩子上学,马不停蹄地赶到店里上班,应对各种顾客,你争我吵,讨价还价。直到日落西山,又赶着回家洗衣、做饭、抹灰扫尘,等孩子做好功课,忙完家务,已累得只想一头栽倒在床上。
打开手机,正好看到好友珍向我诉苦:“自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就再没有握过画笔。结婚生子后,更是忙得连看画的时间都没有。整天忙忙碌碌,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复,生活里似乎只剩下忙不完的家务,挣不完的金钱。”
是呀,想一想自己,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了?墙角的那把吉他已落满了灰尘,有多久没有去触动它的琴弦了?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环绕世界的旅行。什么时候这些梦想都被搅碎,拌进了柴米油盐里?
突然惊悟,我已和楼下的阿姨一样,为了蔬菜丢掉了鸡冠花。她认为一枝花是没用的,不能当菜,不能充饥。我不也认为文学、旅行甚至爱情都已是没用的东西了吗,我的眼睛盯着的都是有用的:工作、学业、升职、房子、车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早已不再注意,有一片小草正在悄悄地冒芽,有一朵小花正在散发清香。“情怀”二字已成风花雪月的矫情。
可是抓住了尘世中的利益,为什么我的心并没有感到满足呢?为什么常常感到自己活在闷罐里,透不过气来呢?仔细想想,可能是因为我的生活里少了一抹鲜红的色彩,像楼下的那株鸡冠花,已被我从生活的田园里拔除了。
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一枝花、一场雨、一次远行,都是诗意的生活。可在每日的忙忙碌碌中,我们认为它们无用,而这些无用的一草一木、一书一曲,恰是灵魂的栖息地、心灵的平静台,是它们给沉闷的生活,送来清风花香。
物质的富足可以让你的脚步抵达想去的地方,精神的追求更能让你心灵的水泽花香萦绕。偶尔停下脚步,将一些时间花在看似无用的小欢喜上,其实是毫不可惜的。赏花、读书、喝茶、听曲,是夹缝里的阳光,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诗意和点缀。
我翻身下床,打开书柜,抽出一本旧书,弹去灰尘,认真地翻阅起来。从今天起,给自己的生活留一点空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的时间,把它留给文学、留给音乐、留给舞蹈、留给手工、留给梦想。毕竟生活里,我们需要蔬菜,也需要鲜花。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开篇写到美丽的“鸡冠花”,由花的命运引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又借花寓指生活中的诗意和点缀。
B.文中铲花栽菜的阿姨和作者的好友珍只知道追求物质享受而毫无精神生活可言,二者都是现实生活中极具代表性的庸碌俗人。
C.“我一边道谢,一边暗暗地惋惜”,“道谢”是因为阿姨关心“我”的物质生活,“惋惜”是因为为了蔬菜而丢掉鸡冠花的做法。
D.作者写好友珍向自己诉苦,意在表明像自己那样为了追求尘世中的利益而丢掉精神滋养的状况有其社会普遍性。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精神一振”与“心里一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鸡冠花在作者精神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B.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由“鸡冠花”一事写到物质与精神的追求,引人深思。
C.“我们需要蔬菜,也需要鲜花”这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我们既需要物质财富,也需要精神滋养。
D.本文的语言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即使是文中的议论性文字也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用贴近心灵的语言娓娓道来。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什么时候这些梦想都被搅碎,拌进了柴米油盐里?
②精神的追求更能让你心灵的水泽花香萦绕。
【4】文章结尾处画波浪线的部分一连用了6个“留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快阁》中,黄庭坚用“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两句话描绘了秋叶飘零、澄江淙淙、新月映水的胜景。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
(2)古诗文中,“风雨”多寄托了诗人的某种情感,包含某种象征意义,但在荀子的《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比积累的重要性。
(3)在2022年冬奥会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了世界各国的观众,更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实,二十四节气入古诗词也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 句描写了两岸重叠的悬崖峭壁雄伟的情状,若不是在正午半夜从侧面烘托了山峰的幽深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 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同时也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______ 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诗词中有不少表达自信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__________”一句,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3)古代中国衣冠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穿不同样式和颜色的衣服,这在刘禹锡《陋室铭》的“__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的“__________”有体现。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孔子认为“好学”的表现有三条:一是就物质生活而言,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二是就言行实践而言,即“____________”;三是就学习态度而言,即“__________”。
(2)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与根”为喻表明为政者积德义的重要性,便是极其“切”合。
(3)古人常借酒兴作诗,于是盛酒的“樽(尊)”作为意象,开始出现在很多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靡有朝矣。(《诗经》)
(2)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
(3)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4)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5) ,攘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
(6)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7)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8)书痴者文必工, 。(蒲松龄《聊斋志异》)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落梅
[清]律然①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②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注]①律然:清代僧人,工诗画。②孤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端一小山名,以多梅著称。宋代诗人林逋隐居于此,种梅养鹤,其《山园小梅》诗中有“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有“点缀”之意,将梅花的自然飘落刻画为有意装点,新颖精巧。
B.次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落梅的残香在这种氛围之中显得愈加浓郁可感。
C.颔联将梅林、积雪、山岭、浮云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初春画面。
D.尾联巧妙化用林逋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典故,表现作者的高洁情操及隐逸情怀。
【2】请简要分析本诗行文构思之妙。
13、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父希望,重然诺,所交游皆一时俊杰。为安陵令,都督宋庆礼表其异政,后坐小累去官。
佑以荫补济南参军事、剡县丞。尝过润州刺史韦元甫,元甫以故人子待之,而不加礼。它日,元甫有疑狱不能决,试讯佑,佑为辨处,契要无不尽。元甫奇之,署司法参军,府徙浙西、淮南,表置幕府。入为工部郎中,充江淮青苗使,再迁容管经略使。建中初,河朔兵挐战,民困,赋无所出。佑以为救敝莫若省用,省用则省官,乃上议曰:“汉光武建武中废县四百,吏率十署一;魏太和时分遣使者省吏员,正始时并郡县;晋太元省官七百;隋开皇废郡五百;贞观初省内官六百员。设官之本,以治众庶,故古者计人置吏,不肯虚设。自汉至唐,因征战艰难以省吏员,诚救弊之切也。”议入,帝纳之,众议以为善。
卢杞当国,恶之,出为苏州刺史,俄迁岭南节度使。佑为开大衢,疏析廛闬,以息火灾。初,佑决雷陂以广灌溉,斥海濒弃地为田,积米至五十万斛,列营三十区,士马整饬,四邻畏之;然宽假僚佐,故南宫僔、李亚、郑元均至争权乱政,帝为佑斥去之。
党项阴导吐蕃为乱,诸将邀功,请讨之。佑以为无良边臣,有为而叛,即上疏曰:昔周宣中兴,猃狁为害,追之太原,及境而止,不欲弊中国,怒远夷也。秦恃兵力,北拒匈奴,西逐诸羌,结怨阶乱,实生谪戍。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禁绝诛求,示以信诚,何必亟兴师役,坐取劳费哉?帝嘉纳之。
佑每进见,天子尊礼之,官而不名。后数年,固乞骸骨,帝不得已,许之。元和七年卒,年七十八,册赠太傅,谥曰安简。佑天性精于吏职,为治不皦察,数斡计赋,相民利病而上下之,议者称佑治行无缺。惟晚年以妾为夫人,有所蔽云。
(选自《新唐书·杜佑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
B. 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
C. 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
D. 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中,是年号,建中初,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 中国,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有时指国家,本文就是指国家,而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C. 乞骸骨,是委婉的说法,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告老还乡之意。
D. 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米兰・昆德拉认为,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最沉重的负担把我们压得越贴进大地,我们就越能真实地感受生活。
读了米兰·昆德拉的这段话,联系今天的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