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9月24日《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原创性重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从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
B.溶于氨水形成配合物
,
的配位数为6
C.DHA分子间存在氢键
D.甲醇分子中键角小于甲醛分子中
键角
2、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
B.沸点:>
C.分子的极性: CO2>SO2
D.溶液酸性:CF3COOH<CCl3COOH
3、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跟下图所示有机物反应的是( )
(1)酸性KMnO4溶液 (2) NaOH 溶液 (3) KOH醇溶液 (4) Na (5) CuO
A. (1) (2) (4) B. (1) (3) (4) C. (1) (2) (4) (5) D. 全部
4、9月22日至9月27日期间,上午八点半到晚上十一点之间,严格执行市政府有序用电方案的工作要求,实行“开一停六”的限电方案,这是来自佛山一家企业接到的用电通知,其他市区也有不少企业接到类似用电通知,广东地区的一些工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才刚刚过完中秋就因为限电政策无奈放假,甚至有一些公司直接从中秋放假到国庆,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更是因为能耗双控直接被严令停止停工。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SO2(g)+I2(g)+2H2O(l)=2HI(aq)+H2SO4+(aq) ΔH1=-213kJ·mol-1
反应II:H2SO4(aq)=SO2(g)+H2O(l)+O2(g) ΔH2=+327kJ·mol-1
反应III:2HI(aq)=H2(g)+I2(g) ΔH3=+172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B.SO2和I2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作用
C.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286kJ·mol-1
D.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ΔH不变
5、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B.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
C. 同一弱电解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不同
D. 强电解质在固态或液态时,可能不导电
6、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
B | 向乙醛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 确定乙醛中是否含有醛基 |
C | 向苯和酒精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 | 确定苯中是否有酒精 |
D |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
A.A B.B C.C D.D
7、下列四种元素中,其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A.基态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第二周期元素
B.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
C.第二周期基态原子的L层电子排满的元素
D.基态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排布为3s23p5的元素
8、已知:2H2(g) + O2(g)=2H2O(l) ΔH=-571.6 kJ·mol-1
2H2(g) + O2(g)=2H2O(g) ΔH=-483.6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g)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1
B. 1molH2O(l)变成1mo1H2O(g),吸收88kJ能量
C. 3H2(g)+CO2(g)=CH3OH(l)+H2O(l) ΔH=+135.9 kJ·mol-1
D. 可以寻找特殊催化剂使H2O分解,同时放出能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Kw为
,
的纯水呈酸性
B.将的稀盐酸稀释至1000mL,所得溶液的pH为9
C.常温下当水电离的c(OH-)为时,此溶液的pH可能为1或13
D.将pH=2的盐酸与醋酸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所得醋酸溶液的pH更大
10、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丁烯和乙烯为原料反应生成丙烯的方法被称为“烯烃歧化法”,主要反应为
已知相关燃烧热数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消耗等物质的量的原料,反应③的放热最显著
B. 放出相等的热量,反应①产生的最少
C. “烯烃歧化“反应中消耗,放热
D. “烯烃歧化”反应中断键吸收的能量比成键放出的能量多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 ℃纯水的pH=6,所以水在100 ℃时呈酸性
B.pH=3的盐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 mol·L-1的醋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常温时,pH=3的盐酸与pH=11的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后pH=7
1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5℃,1L 的
溶液中
的数目为
B.100mL 0.1mo/L 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
C.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了个电子,则阳极一定溶解了32g铜
D.0.3 mol 和0.1mol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等于
13、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和
完全反应生成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H的键能为436kJ/mol
B.形成中的化学键释放出431kJ的能量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共价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是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OH-)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pH=6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C.pH=7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D.c(OH-)=1×10-6 mol/L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15、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产生影响的是
A.甲苯燃烧产生很浓的黑烟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能通过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D.1mol甲苯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
16、化学的发展,把越来越多的高分子材料带进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固性塑料具有线型结构
B.天然橡胶经过硫化后可提高其强度
C.尼龙、棉花等都是天然纤维
D.有机玻璃受热时会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17、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B.构成铜锌原电池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利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18、一定条件下,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c(OH-)减小 B.升高温度, 促进水解,溶液的pH增大
C.稀释溶液,c(OH-)增大 D.通入少量HCl气体,c(H+)减小
19、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①CO ②CH2=CH2 ③苯 ④CH≡CH ⑤NH3 ⑥CH4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20、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
B. 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
C. 36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21、下列各组离子中,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O3–、AlO2–、K+、Na+ B.Ba2+、NH4+、Cl–、NO3–
C.Mg2+、SO42–、K+、NO3– D.Fe2+、Al3+、Cl–、SO42–
22、央视曝光某品牌食品在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瘦肉精(Clenbuterol)是一种廉价药品,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它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作用非常好,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重则导致心脏病.盐酸克伦特罗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H-NMR谱有7个峰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7N2Cl2O
C.该有机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23、硼氢化钠(NaBH4)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被称为“万能还原剂”,NaBH4在催化剂钌(44Ru)表面与水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钌(44Ru)位于d区
B.BH3分子的空间结构和VSEPR模型不同
C.过程④中产生1molH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
D.硼氢化钠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过程中硼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
24、t℃时,向20.00mL0.1mol/L二元弱酸H2X溶液中滴入0.1mol/L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OH−)的负对数[−lgc水(O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P>N=Q>M
B.P点溶液中:c(OH−)−c(H+)=c(HX−)+2c(H2X)
C.溶液中 c(H2X)/c(X2−):Q>P>N>M
D.M点溶液中:c(Na+)>c(HX−)>c(H2X)>c(X2−)
25、(8分)食品和药物安全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请你根据题意,用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空。
A.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 B.青霉素 | C.抗酸药(氢氧化铝) | D.麻黄碱 |
(1)可治疗支气管哮喘,但不宜过多服用的药物是 。
(2)治疗胃酸过多,但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应该选择 。
(3)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类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该药物是 。
(4)能使发热的病人体温降至正常,并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该药物是 。
26、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SO2、NOx等,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形成的烟雾。烟气中的SO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1)用NaOH溶液吸收SO2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交换膜I应为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
(3)当有1mol 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时,a极生成气体__________L(标准状况)。
(4)SO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
27、现有以下物质:①铁②稀硝酸 ③硫酸氢钠④氢硫酸 ⑤冰醋酸⑥蔗糖溶液⑦三氧化硫气体⑧硫酸钡晶体。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序号填写):
(1)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⑧的溶解平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和CO均是有害气体,可在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如下:
。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图1)及物质变化过程(图2)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该反应的_______。
(2)该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是_______。
(3)若没有参与该转化过程,则
_______,
_______。(填“不变”“变大”“变小”)。
(4)、
、
、
四者的数值关系式是_______。
29、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4 mol NO 和 CO, 发 生 可 逆 反 应 如 下 : 2NO(g)+2CO(g)⇌N2(g)+2CO2(g) ΔH<0。反应过程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0~20 min 内反应速率 v(N2)=_____。
(2)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_____,25 min 时,若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分别充入0.4 mol CO 和 N2,则化学平衡将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 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再次到达平衡时,NO 的转化率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换用一个恒容、绝热的容器, 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 2 倍,则平衡将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 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 2 倍。
30、下列物质:①H2O ②石墨 ③NH4NO3 ④硫酸 ⑤ CH3COOH ⑥蔗糖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31、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醋酸两种酸:
(1)当两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字母表示,下同)。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中和NaOH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两种酸p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当两种酸p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锌,刚开始反应速率的关系为______。
(5)将pH相同的两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pH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
(6)pH相同、体积相同的两种酸,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
32、对有机化学的深入理解有赖于对其基础知识的掌握。回答下列问题:
(1)3-甲基-2-戊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该有机物有一种同分异构体Y,其一氯化物只有一种,则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的名称是:_______。
(3)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生成沉淀物的名称为_______。
(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9Cl,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显示只有一组峰,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写出该物质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3、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1)已知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地,强酸能制弱酸,如NaHCO3+HCl═NaCl+CO2↑+H2O,得出:HCl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现有硝酸溶液、碳酸钙、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如图装置证明:
(1)酸性:HNO3>H2CO3>H2SiO3
A、B、C中装试剂分别为_______;C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则A中装浓盐酸,B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C中装试剂_______,C中现象_______________,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C中装饱和氢硫酸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现象是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非金属性______(填“强”或“弱”或“无法判断”)。
34、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化合物 | Zn(OH)2 | Fe(OH)2 | Fe(OH)3 |
Ksp近似值 | 10-17 | 10-17 | 10-39 |
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ZnSO4·7H2O的过程中,需除去锌皮中的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稀H2SO4和H2O2溶解,铁变为________,加碱调节pH为________时,铁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至pH为________时,锌开始沉淀(假定Zn2+浓度为0.1 mol·L-1)。若上述过程不加H2O2后果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5、某温度时,在10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中数据:
t/min | 0 | 1 | 3 | 5 | 9 | 10 | 14 |
X/mol | 1.00 | 0.90 | 0.75 | 0.65 | 0.55 | 0.55 | 0.55 |
Y/mol | 2.00 | 1.80 | 1.50 | 1.30 | 1.10 | 1.10 | 1.10 |
Z/mol | 0.00 | 0.20 | 0.50 | 0.70 | 0.90 | 0.90 | 0.90 |
(1)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该反应在0~3min内v(Z)=___ (精确到0.001)mol/(L∙min)。
(3)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α等于___。
(4)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2、3(如图所示)。曲线1、2、3所对应改变的实验条件分别是:1___,2___,3___。
(5)如果起始加入X、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00mol、4mol和0mol,在原温度下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α1,则α1___α(填“>”、“<”或“=”)。
(6)如果在原温度下起始加入X、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00mol、1.00mol和1.00mol,此时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v(正)___v(逆)( 填“>”、“<”或“=”)。
36、用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 |||
电离平衡常数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
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浓度的、
、
、
结合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种溶液中,①1的盐酸②
的盐酸③0.01
的
溶液④
的
溶液。室温下由水电离生成的
浓度之比是________
(3)已知25℃时的电离常数
。该温度下向20
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溶液,其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a点溶液中为______(提示:
)。
②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滴定过程中宜选用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在______(填“c点以上”或“c点以下”)。
③该温度下,若向20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则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D.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