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呼伦贝尔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陷井   哀怨   轻手蹑脚   水波荡漾

    B. 破锭   凄婉   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C. 回溯   寂寥   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D. 沉淀   迷茫   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 2、下列句子中对诗句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可真难,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这段时间,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流泪,“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 3、人教版二年级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根据古代地理划分阴阳的理论,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向东流,沟渠之北为阳,所以,北边的雪会化得快。

    B.水向东流,沟渠之南为阴,所以,南边的雪会化得慢。

    C.水向东流,沟渠之南为阳,所以,南边的雪会化得快。

  • 4、下列哪种瓷器多为白地蓝花,偶见蓝地白花,蓝白相映,晶莹自然,是我国瓷器中的珍品?(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秘色瓷

  • 5、把下列句子补充到文段空缺处,使文段语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独创“谭腔”的谭鑫培,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如果用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作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________。他就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朝末年的化身,________,所以追随者众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论中最受重视的“风骨”,也正是谭鑫培所具有的风骨。

    ①不但在精神与美学上与之相通,还为后人打开了艺术表现上的极大空间

    ②仅有苍劲,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③只有融悲凉与苍劲为一体,把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入跌宕起伏的音韵旋律中

    ④含蓄蕴藉,沉郁顿挫,骨气端翔,光英朗练

    ⑤才是杜甫,才是谭鑫培

    ⑥仅有悲凉,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A. ①④③⑤⑥②   B. ①⑥④②⑤③

    C. ④③②⑥①⑤   D. ④①⑥②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下雨天,潮腻腻的,一辆黑色轿车拐进弄堂,右边车门打开,一个白了大半头发的男人下车,身着藏青色冲锋衣,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棒球帽随即戴上,帽檐压得很低。从不同方向射过来的目光触不到被遮住的眼睛,只好在帽檐上稍作停留一一那儿,有一处边角绽了线。李安脱了帽,向室内所有陌生人微微颔首,典型的李安式微笑浮现一一一种统一了谦逊、羞涩、无奈、温柔、纯真诸多色彩的表情。

    李安的胞弟李岗说,谦谦君子是李安的禀性,他待人诚恳,待电影诚恳,待电影公司与同僚诚信,不乱用投资人的钱;他的镜头和叙述,不晦涩,不说教,有留白,有余韵,平静灵秀,对得起观众。李岗说,同时存在一个他不太能把握的“西方的李安”。他看李安的毕业作品《分界线》,看《理性与感性》,看《卧虎藏龙》,都有那种陌生感。

    《分界线》从1982年开始拍摄,1984年作为毕业作品亮相,“《分界线》从上字幕开始就令人耳目一新一一那是二胡和琵琶的音乐,但很明显是经过西方音乐熏陶后的那种感觉,不是简单地照搬东方音乐。这使得这部片子得以鹤立鸡群,脱颖而出。”柯林曼教授说,他正是这部当年学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见证人。

    从某个角度望过去,李安像古代人,没有近人彪悍的“自我”一一也有可能,他内在的“本我”已经强大到超越了形式上的“自我”。他的做小佚低不是一种姿态,更像是一种习性。他待人接物的方式是儒家的,彬彬有礼,不远不近,但又是重人情的。1993年《喜宴》在柏林电影节拿了金熊奖,李安穿件旧羽绒服去领奖,正下雪,媒体一拥而上,朋友迅速扒下他的旧羽绒服,把自己的呢子大衣往他身上一披,让他走上红毯。那天晚上很冷,朋友始终穿着单薄的西装,手里拿着他的羽绒服,李安说,他很长一段时间心里都记挂着这件事。

    换个角度看,他又是极新颖极现代的。他对电影新技术毫不迟疑的拥抱,抓住电影每一寸“着色相”的机会求新求变,好像始终停在18岁。《绿巨人》是根据畅销漫画书改编的,开场镜头以“闪电交错”的方式呈现,典型的恐怖片开场;然后是分割画面;狂放的剪接。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造浪,驯虎,拍真人3D,登峰造极。只有当说英语的李安讲出他脑子里在琢磨什么,听到那些带着纽约腔的“这很过瘾”“十分有趣”“这太爽了”,听他讲11月11日即将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你才有可能触到一点点18岁电影少年的狂热和勇敢,瞥到一眼那个一往无前伺服电影的王的影子。

    李安电影的天分,借李岗的话,像麻将中的“五门齐”。电影的声、光、影、剪接,他都在行,会玩很多手段;他又深迷戏剧,懂得起承转合与冲突,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一百多年前张之洞一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出了一种在困局之中不得不变又试图在根基上自我保全的态度;传到李安父执辈手里,就是新学育人、富国强民;传到李安手里,就是在电影里对东西方文化的扬弃一一东方的伦理和情怀、西方的视角和手法。

    《推手》结尾,两位老人在夕阳余晖里喃喃道:“没事,没事。”《饮食男女》结尾处,父女共扶一碗汤。《断背山》里,拍得像中国山水画一样的美国中西部……这是李安的品味。中国人的山高水长、忠与孝、含蓄与厚道,是从父母亲那里接过来的对中原文化的缅怀和想象。当李安遇见代表西方文化的优秀电影人,他们碰撞,互相讲解,来回切磋,妥协,发展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一种寻求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的世界语言。不管形式题材如何变化,技术如何酷炫,到最后,打底的都是那个李安。

    “从工作的角度而言,我不会去分华语电影还是美国电影。从认同的角度来想,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华人电影工作者。支撑我的是非常中式的精神,回到中国拍片时,我也会灵活采用许多来自美国的元素来改变我拍摄华语电影的方式。”

    (摘自李宗陶《画在人心的苦闷上:李宗陶艺术访谈录》,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分界线》虽是李安学生时期的电影作品,但在配乐上已经呈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使它与众不同。

    B. 李安内在强大,不需要用外在的彪悍和张扬来彰显自己,人们能看到一个彬彬有礼、重人情的李安。这是李安在行为上的“做小伏低”。

    C. 由于对电影的狂热和勇敢,李安追求在各种不同的东两方题材的电影中,既讲好戏剧故事,又玩好各种高科技手段。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在李安的电影里就是用西方的视角和手法抒发东方的伦理和情怀,支撑李安的还是非常中式的精神。

    2文章开头部分描写了李安的出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李安的胞弟李岗评价说存在一个“西方的李安”。他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章加以探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无所凭借在无穷的时空里自由遨游。

    (2). 《阿房宫赋》借古讽今,警告唐敬宗应当对秦之灭亡哀而鉴之,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自己身世飘零之苦。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写出了在连绵战火中亲人的书信对自己的重要性,可现实却是“亲朋无一字”,自身命运的悲苦和“戎马关山北”的国运,让诗人心中万分忧虑,以致白发增多,这种情况在《登高》里“____________”这句诗中表现出来。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种感受,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表现无私奉献的精神。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里坚冰纵横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篇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篇中:“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现象”发出深沉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与琵琶女心能相通的一句是:“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刘昱

    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注释】①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②雁声:大雁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发声时,多为失群。

    1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写得“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你赞同吗?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B.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C.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D.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及行政长官的一种泛称。先秦时期,除邑宰下属不设“史”外,天子、诸侯、大夫下属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及事务,一直延续到清朝。

    B.大理卿:官名。亦称大理寺卿。北齐改廷尉为大理而置,大理寺长官,位列九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C.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相当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D.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号称"天官 ")。"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当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②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无可无不可”“随遇而安”“随便都行”“不求输赢”……这似乎就是某些人追求的“佛系生活方式”。

    最近,互联网上“佛风”劲吹,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乘客、佛系学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一大波“佛系”概念汹涌而来。佛系生活方式,表面上很酷,其实散发着说不出的“怪味”。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发表你的意见。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