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资源教室是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服务的场所,应具备特殊教育咨询、测查、评估、建档等活动的功能。
B. 在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下,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雪,同时,气温下降造成道路结冰,对交通造成不利影响。
C. 三月下旬,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遭受连环爆炸袭击,事件造成众多人员伤亡。这次袭击再次揭开了恐怖袭击带给欧洲的一长串伤疤,让各国民众十分紧张。
D. 中国传统民居多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以及上海石库门,都符合这种适于聚居的结构特点。
2、下列句中划线词,不是第二人称的一项是( )
A.而母立于兹 B.久不见若影
C.汝姊在吾怀 D.先妣抚之甚厚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A. 有些地方不注重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有自然景观的地方圈地收钱,建高档宾馆,设度假基地,这种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令人痛心。
B. 在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C. 与大多数因惨淡经营而倒闭的民营书店不同,这家书店较早引入了资本动作,为其在全国扩张市场助力,但此举也让它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D.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幸福、美满、祥和。
E. 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孙杨真正地成熟起来,面对霍顿的恶意挑衅,他充耳不闻,最终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年来.廊坊市强力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提高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合作。
B. 日前,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年度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与会专家对2017年的食品安全进行了解析。
C. 他们公司提出了一个全新、多维的思路,旨在建设一个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新型城市智慧交通体系为目的,让人们生活的城市宜居而美好。
D. 根据调查,不少“网红”餐伙店在走红后,往往快速扩张,甚至“超负荷经营”,这就给质量把控带来不小挑战。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铮铮然有京都声 声:声音
B.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悲伤
C.钿头银篦击节碎 节:节拍
D.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忽然,一下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它一方面丰富着群众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切实加强地域文化建设,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是一个区域独有的宝贵财富。如何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是一篇必须做好的大文章。
规划城市文化,彰显文化风格。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融入当地文化内涵和元素,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用发展和丰富地域文化的理念和思维,对城市景观、文化娱乐设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使地域文化形态化,促进城市建设和谐协调。
发展文化产业,彰显文化实力。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是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坚实基础。我们牢牢把握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规律,依托丰富的资源、特产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在产品设计、生产中注重文化融入,增加产品文化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等形式,吸引各方投资文化娱乐行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古迹,彰显文化魅力。切实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深入挖掘、开发本地历史文化,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恢复还原古景,开发建设新景,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斥资保护、开发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民间传统艺术,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新建一批造型独特、设计精巧融合历史古迹和现代艺术的标志性建筑、公共设施,使城市外在形象与文化品位相结合。
发展旅游产业,彰显文化活力。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它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彰显地城文化特色的“助推器”。我们发挥山区地理环境优势,选择一批自然风光秀美的乡村,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发展当地旅游产业。
(摘编自金运成《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地域文化属文化范畴,其在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B.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地域与文化、经济互促式发展模式,需要多个方面的积极参与。
C. 加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恢复还原古景、开发历史人文景观等是彰显地域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
D.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农家乐”等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利于改变我国山区落后的经济状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自然段从地域文化的定义入手,并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地域文化具有的现实意义。
B. 文章从城市文化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彰显地域文化应有的策略。
C. 文章呈现总一分结构,前两段总说,其余分述,后四段内部也按由总到分的结构论述
D. 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段深入论述,为地域文化发展指明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地域文化因历史悠久,富有人文内涵,在今天仍发挥重要作用,因而颇受老百姓喜爱。
B. 在当下,地域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 城市的建设要想和谐协调,离不开对城市文化的精心规划,融入当地文化内涵和元素
D. 城市的形象与文化品位,取决于该城市对本地历史文化、民间传统艺术等的挖掘利用程度。
7、在以下文段的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新”与“旧”的对比表达了怀旧伤今之感。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比手法对秦人竭力搜刮财宝却不珍惜进行诘问,批判之意强烈。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北方已非宋土、民心日去的沉痛感慨。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学习是快乐的,能够让你忽略物质上的艰苦。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自己求学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旷达乐观的苏轼在经历人生挫折时,也偶尔会流露伤感的情绪。《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唱出了诗人心怀悠远,追求美好理想却觉遥不可及的惆怅。
(3)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任,应该努力奋斗,时刻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我。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菩萨蛮》中,温庭筠咏物衬人,用“______,______”表现出女子的孤独与落寞。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明,屈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是因为“______”,才让他陷于困境;《离骚》中,屈原也痛斥奸邪小人,他们因为嫉妒,竟然“______”。
(3)“芙蓉”与清水相伴,与清风共舞,优雅脱俗,在古诗文中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如“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了“木”与“流”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继而引出了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若草率出兵,即使有“________”的雄心壮志,也可能是“_________”的结局。
(3)高适的《燕歌行》中可与屈原的《国殇》媲美,描写战士以身殉国、视死如归,令人肃然起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阿房宫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诗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后悔没有看清道路,犹豫想要退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狄宗亨
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注】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鸣皋:山名,在河南嵩县东北。
【1】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王诗前两句写景,融情于景,既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为三、四句的抒情作铺垫。
B. 王诗第二句虚实结合,送别之地洛阳的树色在暮色中苍茫一片,作者由此想象朋友要去的地方鸣皋也是烟雾朦胧。
C. 王诗第四句中的“惜”是全诗的诗眼,全诗语言虽朴实,却含意隽永深沉,表现诗人对狄宗亨的感情之深。
D. 骆诗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别离之景,却可以让读者联想起一个激昂壮别的场景。
E. 骆宾王精于遣词,“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一语双关,不仅写出江水之寒,更写出自己对友人的万般不舍之情。
【2】两诗在抒情方面各有什么特色?请具体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崎,邵陵人也。为湘州从事。王敦之难,谯王承使崎求救于外,为魏乂侦人所执,乂责崎辞情,临以白刃。崎曰:州将使求援于外,本无定指,随时制宜耳。”又谓崎曰:“汝为我语城中,称大将军已破刘隗、戴若思,甘卓住襄阳,无复异议,三江州郡,万里肃清,外援理绝。如是者,我当活汝。”崎伪许之。既到城下,大呼曰:“王敦军败于于湖,甘安南已克武昌,即日分遣大众来赴此急,努力坚守,贼今散矣!”乂于是数而杀之。辛勉字伯力,陇西狄道人也。勉博学,有贞固之操。怀帝世,累迁为侍中。及洛阳陷,随帝至平阳。刘聪将署为光禄大夫,勉固辞不受。聪遣其黄门侍郎乔度赍药酒逼之,勉曰:“大丈夫岂以数年之命而亏高节,事二姓,下见武皇帝哉!”引药将饮,度遽止之曰:“主上相试耳,君真高士也!”叹息而去。聪嘉其贞节,深敬异之,为筑室于平阳西山,月致酒米,勉亦辞而不受。年八十,卒。沈劲字世坚,吴兴武康人也。父充,与王敦构逆,为部曲将吴儒所杀。劲少有节操,哀父死于非义,志欲立勋以雪先耻。年三十余,以刑家不得仕进。郡将王胡之深异之,上疏曰:"劲父充昔虽得罪先朝,然其门户累蒙旷荡,不审可得特垂沛然,许臣所上否?”诏听之。升平中,慕容恪侵逼山陵。劲以五百人守城,志欲致命,欣获死所。寻为恪所攻,城陷,被执,神气自若。恪奇而将宥之,其中军将军慕容虔曰:“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若赦之,必为后患。”遂遇害。史臣曰:所由之理虽同,所趣之途即异,而并见称当世垂芳,竹帛岂不以君父居在三之极,忠孝为百行之先者乎!
(节选自《晋书·忠义列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临以白刃 以:介词,用
B.如是者,我当活汝 活:活下来
C.聪遣其黄门侍郎乔度赍药酒逼之 赍:送来
D.勉亦辞而不受 而:表承接,可不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中国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
B.卒,古代大夫之死的称谓。古代对各种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C.“疏”与“表”都是臣下写给皇帝的文字,“疏”用来陈述请求,“表”用于提建议、意见。
D.部曲将: 官名。汉朝置。三国、两晋、南朝宋、陈沿之,军中及州、郡皆置,属部曲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崎坚守义节,至死不屈。“王敦之难”发生时,他被魏乂捉住后,假意答应魏乂向城中传话劝降的要求,最后却在城下呼吁士兵们努力坚守,结果被魏乂杀害。
B.辛勉节操坚定,尽忠竭力。刘聪要任用他为光禄大夫,他坚决推辞不接受。刘聪用药酒威胁他,他毫不畏惧,以至于最后刘聪都赞许他的贞洁,敬佩他的与众不同。
C.沈劲舍生取义,以身殉职。虽然父亲受冤屈而死,他也长期不得重用,但后来在慕容恪进兵侵犯时,他率五百人坚守孤城,城破被捉后依然神气自若,最终不屈遇害。
D.忠义之士不畏生死,勇气可嘉。他们虽然所走的道路各不相同,却同样被人称颂,流芳史册,彰显出经典传统文化精神中爱国的精粹,值得后世学习。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岂以数年之命而亏高节,事二姓,下见武皇帝哉!
(2)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若赦之,必为后患。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条小鱼问老鱼王:“海是什么?它在哪里?”鱼王说:“海在你里面,也在你外面。你不仅在海里居住,在海里生活,还把生命放在海里。你生于海,终于海,海是你的一切。”
快乐也一样,有时候近在咫尺,我们反而视而不见。假如你对已经拥有的一切感到不满,那么等你拥有更多时,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快乐。因为获得快乐的关键,不是增加所有,而是降低欲望。一个拥有很多,而欲望不大的人,比一个拥有很多,欲望也更多的人快乐。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