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包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明代规定,“凡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并首领官,自今务得公明廉重、老成历练之人,奏请除授,不许以新进初仕及知印、承差、吏典出身人员充用”。这一规定(     

    A.打破官员的出身限制

    B.实现人才公正选拔

    C.防止了官僚体系腐败

    D.注重监察官员品质

  • 2、知名历史学家蒙文通认为:“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他认为商鞅变法(     

    A.立足当地实际

    B.措施全面彻底

    C.沿袭秦人旧俗

    D.过于残暴粗野

  • 3、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     

    A.血缘政治明显

    B.神权色彩突出

    C.君主专制加强

    D.中央集权强化

  • 4、乡约起源于宋代,蓝田四吕以理学思想为核心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明代乡约日益推广,大儒王阳明以《太祖六谕》为蓝本制定《南赣乡约》,并在辖内推行。至清代,雍正亲自制定了《圣谕广训》作为乡约正式宣讲的文本,并在全国范围内宣讲。中国古代乡约的变化(       

    A.反映出国家对社会控制的强化

    B.体现了儒学社会教化功能逐渐衰退

    C.折射出乡约与律法合流的趋势

    D.表明社会基层政权建设的日益完善

  • 5、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后,定期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等。这些报告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指标并对世界经济进行了科学分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参考。这说明该组织(     

    A.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变迁

    B.顺应了经济多极化趋势

    C.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

    D.实现成员国的同步发展

  • 6、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中央军委根据会议精神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A.加快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步伐

    B.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 7、忽必烈认为,若出产铜铁的地区都有权自行采矿铸铜、铁钱,可能造成割据,所以应当禁用金银,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由此可知,元朝发行的纸币(       

    A.开始成为法定的流通货币

    B.使金银丧失了货币的功能

    C.出于维护中央集权的考虑

    D.缓解了货币需求剧增矛盾

  • 8、如图是唐代入仕、致仕的流程图。由此可见,唐代(     

                                       

    A.科举制促进了社会结构变动

    B.官僚政治走上了瓦解的道路

    C.拥有众多政治素养高的治才

    D.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

  • 9、下表所示是1919年5月陈独秀和李大钊有关巴黎和会的言论摘录。由此可知,两人都

    记述

    出处

    在巴黎和会上.各国都注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陈独秀

    这回欧战完了。我们可曾做梦,说什么人道,和平得了胜利,以后的世界或许不是强盗世界……且看巴黎会议所议决的事,哪一件有一丝一毫人道、正义、平和、光明的影子,哪一件不是拿着弱小民族的自由、权利、做几大强盗国家的牺牲品!

    李大钊

    A.对盲从西方的心态进行了反思

    B.反对欧美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

    C.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的理论

    D.详细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缘由

  • 10、有学者认为,自西向东的长江、黄河就是两道天然的屏障隔绝了南北,而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创造了南北方向的水利交通动脉。自此,统治者可以把整个中国国土真正完整地纳入自己的王权范围,宛如揣在自己的怀中。该学者旨在说明大运河(     

    A.便利了南北交流

    B.保障了国家主权

    C.改善了自然环境

    D.加强了中央集权

  • 11、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及:农民运动“好得很”,成就了“奇勋”;农会的所谓“过分”举动具有“革命的意义”;农民是“革命先锋”。这些提法(     

    A.为土地革命战争提供借鉴

    B.推动国民大革命取得胜利

    C.加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D.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 12、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

    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

  • 13、清朝统一回疆后,回人的习惯法“回例”仍然是当地刑案司法中的主要法律依据。乾隆中期以来,清律和回例开始并存于回人命案的司法中,乾隆五十七年明确规定回人中的重案必须依据清律判决,回例只适用于一般刑案。同治时期,回例在回疆的刑案司法中最终被废除。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A.推进制度趋同以巩固国家统一

    B.变革司法体系以维持羁縻统治

    C.实行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D.消弭少数民族同中原文化差异

  • 14、18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在这样一个新的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必须听从机器指挥,遵守纪律,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这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是(     

    A.贸易公司

    B.垄断组织

    C.工厂制

    D.手工工场

  • 15、下表反映了1870年、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注:①为1872年数据)。据此可知

    国家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

    22%

    8%

    13%①

    10%

    1913

    15%

    11%

    13%

    8%

    A.世界贸易总量昰明显增长

    B.世界贸易走向多中心趋势

    C.世界金融中心已发生转移

    D.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 16、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采用从英国进口的铸币机器首铸龙纹银圆,世称“龙洋”,每枚库平白银七钱二分,配银九成;另铸辅币半圆、五分之一圆,并规定以“龙洋”取代白银流通。此举主要是为了(     

    A.发展近代信用货币

    B.筹措《马关条约》的赔款

    C.挽救清廷统治危机

    D.抵制外国货币在华流通

  •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传入中原,改变了中国人的坐姿。这说明(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扩展

    D.对外贸易发达

  • 18、如表所示为战国晚期两名思想家有关法律与治国的观点。由此可知,二人均认为(     

    思想家

    观点

    荀子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韩非

    好恶者,上(君主)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禄而恶刑罚……治国者莫不有法,然而有存有亡;亡者,其制刑赏不分也

    A.法律高于君主权威

    B.法治可与德治并行

    C.治理乱世当用重刑

    D.律法是人治的工具

  • 19、在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关于人的权利和行为能力、债和物的部分,均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在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中,从法律基本概念、法律术语到债、物的法律关系,有很多地方是借鉴和沿袭了罗马法的内容。不仅仅是欧洲国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这说明罗马法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对大陆法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C.私法原则成为后世立法基础

    D.推动了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

  • 20、1948年,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教育方式,对干部予以培训,使“干部易于提高,上下级干部易于熟悉。将来派遣出去,以利工作的开展”,“在可能开设大学的地区,应即开办正规大学,以培养将来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工作所需要的较高级的人才”。中共中央此举(       

    A.为新中国未雨绸缪

    B.利于联合政府建立

    C.昭示战略反攻到来

    D.决定解放战争走向

  • 21、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

    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三长制

    改变了基层社会结构

    D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A.A

    B.B

    C.C

    D.D

  • 22、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步文化和反动文化之间的一场大搏斗。战争和文化是有矛盾的,因为战争会给文化造成破坏。然而正是通过战火的提炼,人类的文化才得以净化和升华,进入一个新境界。该学者意在强调现代战争(     

    A.给文化带来割裂与冲击

    B.以军事手段推动文化交流

    C.导致世界文化发展中断

    D.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刃剑

  • 23、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时,教会通过教会法明确了12种可以收取高利贷利息的情况,保障了社会的正常借贷;教会为了减少交易中抬高物价和欺诈他人的行为针对商业贸易做了相应规定。该学者意在表明教会(       

    A.提升了全体人民的幸福感

    B.制定了体系化的经济法律

    C.通过教化增强了自身权威

    D.客观上利于西欧社会转型

  • 24、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这些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

    D.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启蒙运动

    (1)背景:________________不断发展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________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3)内容:①提倡用________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

    批判锋芒直指________________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实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做了舆论准备

    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____________。

     

  • 26、过程

    (1)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平原派”“海岸派”“山地派”之间相互争夺权力。

    (2)公元前56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

  • 27、隋唐到两宋:城市__________________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______兴盛。

  • 28、唐朝的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 29、《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鲁卿八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

    A.仁爱思想

    B.忠恕之道

    C.等级秩序

    D.以德治民

     

  • 30、代表

    (1)法国:雨果的⑥____________

    (2)英国:雪莱的⑦________________和《西风颂》。

    (3)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 31、十四大会议提出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________

  •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中就有:“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如春秋时的管仲、百里奚,战国时各诸侯国国王所重用的大批能言善辩之士,等等。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日趋成熟。特别到隋唐以后,封建政府录用官员所采取的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更使中国的文官制度趋于完美,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励的规范与制度。……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官制度对东方邻国也产生过深刻影响。如与中国一水之隔的日本,早在唐代,中国的典章制度即已倾倒日本朝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决不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简单再现。

    —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他们从资产阶级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以便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生产领域,发展经济。”当时英国文官体制不仅存在着18世纪文官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且继续膨胀。1830年,边沁发表了题为《用最小的费用发挥官吏的最大能力》的论文集,在抨击政府管理低效、的基础上,提出以考试作用方法录用职员;在《宪法典》一文中,对官吏的任用、薪俸都作了详细论证。全面整顿、改革文官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 33、特点:既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⑤______的方针。

  • 34、哥白尼

    (1)背景: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2)观点:提出____________

    (3)影响: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近代欧洲城市基层治理面临哪些挑战?

  • 36、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中国社会各阶级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是什么?该书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地主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救亡实践?指导思想是什么?

    (3)资产阶级借鉴西方政治经验,为改造中国进行了哪些制度设计和政治实践?

    (4)陈独秀指出只有将“德先生”、“赛先生”两位先生请进中国,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这里的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何时被请到中国来?

    (5)归纳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 37、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思想文化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嬗变的认识。

     

  • 38、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请回答: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有哪些?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2)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中国社会各阶级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地主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救亡实践?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

    (3)19世纪末,资产阶级借鉴西方政治经验,为改造中国进行的制度设计和政治实践分别是什么?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 39、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王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2)概括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