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被后世奉为经典;“传”是解释经书的著作,“春秋三传”指的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
C.《战国策》是记录战国时期谋策之士言论的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D.《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即“评论”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 李老师送给小张一支钢笔,小张收下了钢笔,并感谢李老师的惠赠。
B. 有幸跟随先生您学习书画近十年,但至今尚无成就,我真是忝列门墙了。
C. 我们全家这次来扬州旅游,叨扰了你们这么多天,真是不好意思了!
D. 分别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是原来的模样吗?我真的很垂念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仅仅根据自己眼前的需要而任意主宰其他生物的命运,在这个主宰和统治的过程中,偶尔除了不知趣的农夫被他的马踢了一脚或被细小的病毒把一部分人击倒在地外,人类总是在胜利。
B.在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七台河市队选手范可新以2分16秒024的成绩获得冠军,打破了原世界纪录。
C.19日1时30分起,人们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暴,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D.近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各类学校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合作,而且国内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艺术也是一种 心灵的艺术。艺术家抚弄艺术, 在乎其“市场价值”, 用它来搭建心灵之“庐”。明代末年的戏剧家祁彪佳说其寓园为 之所,可寄寓心灵。
A.放任不是而是安贫乐道
B.放置不仅是而且是安身立命
C.放任不仅是而且是安贫乐道
D.放置不是而是安身立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对毒胶囊事件一定要防微杜渐,坚决严肃依法查处,确保人民群众利益。
B. 我很爱语文那份文化底蕴的修炼,数学那份天马行空的逻辑,英语那份异域文化的风情,物理看待问题的新角度。
C.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D. 菲律宾等国家为了搅动南海局势,近来不断谋求大国介入南海事务,这无疑是抱薪救火,势必对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秤收藏家
凌鼎年
粱歆臣是锦溪镇土生土长的老住户。他这人不抽烟不喝酒,就一爱好,喜欢老物件。在镇上,他也算资深的收藏家了。不过,他的收藏与众不同,他不收藏书画,不收藏瓷器,不收藏玉器,不收藏铜器,也不收藏石头,他单单收藏老秤,即杆秤。梁歆臣偏爱收藏杆秤,与他的外婆有关。
他外婆家有一杆老式的红木秤,堪称杆秤之王。外婆轻易不拿出,每到二十四节气的立夏这天,外婆就把那杆老式的红木大秤拿出来,挂在房梁上称孩子的重量,据说是个古老的风俗:胖了,谓之增福;瘦了,谓之消肉。粱歆臣记得很清楚,称男孩时外婆会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丸卿也好攀。”称姑娘时外婆会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外婆临终前,把那杆大秤送给了粱歆臣,对他说:“这是外婆唯一能传给你的东西,好好保存,留点念想。”
后来,锦凄镇上最后一个做杆秤的范老伯过世了,他儿子在外地工作,回来处理他老爸的遗物,对于老屋的那些杆秤,他一点兴趣也没有,准备廉价处理掉。梁歆臣凑巧遇上了,一看大大小小有百多杆秤呢,有红木的,有柞栎木的,都是上等木质的,梁歆臣越看越喜欢,一咬牙就包圆买下了,回去后,被他老婆一顿臭骂。
不过从此后,他开始收藏杆秤。每次出差,他一有闲就跑古玩市场,见到好的杆秤就买下,还去乡下、小镇寻觅老式杆秤。一晃三十多年,他的藏品中,有垒杆秤,有银杆秤,有铜杆秤,有玉杆秤,有象牙杆秤,有骨杆秤。大的几米长,小的半尺不到,叫戥子秤,称金、称银、称中药材的。
粱歆臣收藏杆秤,他老婆一直是反对者。她认为收藏书画、瓷器、玉器等,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而收藏杆秤这种淘汰货,既占地方,又浪费钱,如果把这些钱放在股市,说不定旱翻了几番了。但他依然沉湎其中。
有记者来采访他:“杆秤为什么是十六两一斤,而不是十进制的?”梁歆臣答曰:“相传杆秤是苏州的范蠡发明的,他采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做标记,共十三颗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就是十六颗星,一颗星代表一两。如果商家少一两则减福,少二两则损禄,少三两则折寿,因此,杆秤又称公平秤、良心秤。”粱歆臣还写了一本《杆秤史话》,收录各式老秤,以及与秤有关的典故、传说,评价还不错。可这是自费出版的,老婆意见更大了,认为他赚钱无术,用钱无数。
粱歆臣的儿子三十出头了,还没有结婚。据说买不起房子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成了粱歆臣的心痛。有一天,粱歆臣的老婆接了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姓范,问梁歆巨收藏的杆秤愿不愿出手,他可以给个好价钱。粱歆臣的老婆一听就来劲了,说:“给我儿子准备婚房就换。”过了几天,姓范的又来电话说:“要房子可以,但必须用梁歆臣收藏的杆秤来换,并立下文书,永不反悔。”梁歆臣的老婆兴奋得一口答应,但冷静后,她又觉得此事要做通老公的思想,还有点难度。可这是给儿子准备婚房的唯一机会,绝不能失去。
有一天,老婆见老公心情很好,就抓住机会说:“儿子有女朋友了,但女朋友说了,有房子,马上结婚,没有房子,吹灯拔蜡。”梁歆臣无奈地说:“现在这房价,哪买得起?”老婆说:“有老板愿意给你房,但看中了你的收藏。”“啥?看中我的杆秤?不行,不行,万万不行!你的收藏重要,还是儿子的婚事重要?你太自私了。天底下哪有你这样的爹?要秤还是要儿子,你自己选吧!”梁歆臣痛苦万分,但为了儿子,他决定与这位老板好好谈一谈,就算嫁女儿,也得嫁个好人家吧。老板邀请梁歆臣去他公司看一下。梁歆臣没有想到老板是个儒商,那公司像个园林似的,假山、亭子、水榭、花房,一应俱全。那办公大楼更是挂满了名人字画、雕塑、古玩等,还辟有专门的书画室与茶室,很有文化氛围。粱歆臣放心多了。
喝茶时,老板说他是范蠡的后代,听说杆秤是他先祖发明的,感情上不一样。而他公司信奉的理念就是诚信经营,与杆秤的公平、不欺的内涵相吻合,因此就有收藏杆秤的意向。他还说,让一个收藏家割爱,这很难。不过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他准备开个老秤博物馆,聘请梁歆臣任馆长负责管理,工资照发。
梁歆臣一听,开博物馆不是自己梦寐已久的吗?太好了。这范老板一定懂心理学,怪不得他生意做得这么好。
他连忙说:“如果让我当馆长,工资我不要。我一定尽心尽力把老秤博物馆管理好。”半年后,粱歆臣双喜临门:儿子结婚,老秤博物馆也正式开张了。梁歆臣笑得嘴都合不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通过对梁歆臣收藏杆秤数量之多、品类之丰,对杆秤了解之透、投入之深的描写,塑造了一个痴迷于杆秤文化的收藏家形象。
B. 购买杆秤的老板的公司的文化氛围浓厚,可见他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儒商,他对文化的喜爱和梁歆臣的老婆对利益的看重形成鲜明对比。
C. 小说用含蓄凝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收藏家的故事。“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等俗语的引用,使文章充满生活气息。
D. 范老伯的儿子对杆秤毫无兴趣,粱歆臣的老婆也认为收藏杆秤没有经济价值,暗示了杆秤所处的社会环境,透露出作者的隐忧。
【2】小说以收藏杆秤、研究杆秤、置换杆秤为主要情节,已然完整,那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3】文章结尾处写“梁歆臣笑得嘴都合不拢”,他的“笑”里有几种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侧面表现箫声极富感染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理趣,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3)范仲淹词《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8、念奴娇·过洞庭
(1)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想起在岭南光明磊落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设想自己做主人,请万象作宾客,纵情豪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生命和大义之间,要毅然做出“_______________”的选择,如果迷失本心,人则容易犯下“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
2)《琵琶行》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在琵琶女刚与诗人相见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她的矜持,而在她弹奏之后向诗人叙说身世之前,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她的端庄。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绘自己好学,在项脊轩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祖母持象笏的勉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揭露当时社会弊端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伶官传序》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今天读来,依然在警示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力戒骄奢。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鸿门宴》中,樊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筝妓伍卿李远
轻轻①没后更无筝,玉腕红纱到伍卿。
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②。
湘灵鼓瑟③ 钱起
善鼓云和④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轻轻、伍卿:均为不见于载籍的弹筝高手。②十三声:唐宋时古筝有十三根弦。③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④云和:出产乐器之地。
【1】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人论绝句的含蓄艺术,有“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一法,李诗用“玉腕红纱”来写弹奏者正有此妙。
B. 钱诗“冯夷”和“楚客”均能理解湘灵的哀伤,前者听后情不自禁起舞,后者悲从中来,不忍卒闻。
C. 钱诗结构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写起,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D. 两首诗都让我们感受到演奏者的形象,李诗中的伍卿美丽动人,钱诗中的湘灵对爱情忠贞不渝。
【2】两首诗均以描写音乐见长,请结合诗句分析它们描写音乐方式的异同。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
(李密)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形影相吊(慰问)
B.逮奉圣朝(等到)
C.当侍东宫(担任)
D.岂敢盘桓(回旋环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不知东方之既白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其制稍异于前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孤苦的情况和祖母对自己含辛茹苦的抚养,委婉曲折地陈述自己屡次辞谢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皇上的感激,又申诉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B.第三段援引朝廷“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感谢晋武帝对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知遇之恩,旨在表达自己忠孝两全的意愿。
C.全文以“愿乞终养”“辞不赴命”为中心内容,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写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不愧为古代散文的名篇。
D.本文用了大量四字句、对偶句,既有骈文的整俪,又使语言不显雕琢,而是十分自然亲切,真情从肺腑流出,读起来一气呵成,丝毫不见斧凿。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