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昆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 2、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工程和临床医学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应用。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检测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需要根据新冠病毒内部的核酸研制

    B.将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C.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筛选出能产生单—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生物导弹”中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的结合抗原并杀死癌细胞

  • 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B.套种、间种和轮种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不属于生态工程范畴

    D.“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

  • 4、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猪的黑毛和狗的白毛

    B.人的双眼皮和能卷舌

    C.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绿色

    D.人有耳垂和无耳垂

  • 5、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区域内某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对于濒危物种,要在种群数量超过K/2之后才能砍伐或捕获利用

  • 6、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

    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 7、用纯种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  )

    A.用紫花作母本,白花作父本

    B.用白花作母本,紫花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 8、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下列因素中,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的是(  )

    A.充沛的降水

    B.肥沃的土壤

    C.连片的麦田

    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

  • 9、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

    B.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D.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

  • 10、据调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       

    A.演替速度变快,演替的方向未改变

    B.演替速度变慢,演替的方向未变

    C.演替速度未变,演替的方向改变

    D.演替速度未变,演替的方向未变

  • 11、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下丘脑可以产生冷觉,提醒人多穿衣物

    B.当受到寒冷刺激,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受神经-体液调节

    C.在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D.在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 12、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 13、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  )

    A.基因突变

    B.表观遗传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

  • 14、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下丘脑某部位受损的患者,体温调节紊乱

    B.学生通过对重点知识反复阅读来加强记忆

    C.车祸中受害者大脑皮层言语S区受损而不会讲话

    D.体检过程护士采血时手未缩回

  • 15、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已知c是分解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表示大气中的CO2

    B.a吸收的CO2量大于生物群落排放的CO2

    C.c能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D.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主要与e密切相关

  • 16、如图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池塘中营养物质有限条件下某些鱼类种群的增长过程

    B.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该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大,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主要受环境阻力的影响

  • 1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血浆蛋白和抗体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Na+ 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 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D.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虽然产生较多的乳酸,但不会引起血浆pH 明显下降

  • 18、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 19、成熟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是指(       

    ①细胞膜   ②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③液泡膜  细胞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20、下列关于细胞中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B.联会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四分体

    C.联会时期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D.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会形成23个四分体

  • 21、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②发烧时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⑤人体对花粉等过敏时,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液出,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

    A.一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 22、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但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淋巴细胞的生成明显减少。据此可推测该药物

    A.是一种不含有氮元素的有机物

    B.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C.很可能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

    D.具有促进原癌基因突变的作用

  • 23、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应由发展中国家完成

    B.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氟氯烃等化合物的大量排放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

    D.“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导致生物圈的碳循环受到阻碍

  • 24、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新型免疫应答方式——训练免疫,即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在首次接触抗原刺激时会产生免疫记忆,当再次受到相同或不同抗原刺激时能产生更加强烈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免疫力不属于训练免疫

    B.接种疫苗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属于训练免疫

    C.花粉、青霉素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训练免疫

    D.训练免疫利用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刺激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已知罗格列酮在胰岛素条件下能刺激脂肪细胞吸收高浓度葡萄糖,该过程不消耗ATP。从油茶中提取出物质X,欲验证其在相同条件下的作用效果优于罗格列酮,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分组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脂肪细胞,胰岛素溶液,适宜浓度物质X溶液,适宜浓度罗格列酮溶液,细胞培养液,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多孔培养板等。(要求与说明:葡萄糖吸收速率的具体检测过程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分组设计:

    A组:____

    B组:____

    C组:____

    2)预测实验结果(以柱状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____

    3)分析与讨论

    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____。当机体血糖水平偏高时,胰岛中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变化是____

    部分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多饮、多食和尿糖的症状,一般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控制病情,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某糖尿病人胰岛素含量检测正常,推测其患病原因是____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 26、生活饮用水已经过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处理,含微生物很少,但当水源不洁净或处理达不到要求时,仍然会含相当量的微生物甚至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供水管道破损及二次供水等环节也可能导致生活饮用水的污染。因此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日常检测是很重要的。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中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mL,总大肠菌群不得大于3/L

    1)检验细菌的含量时,可以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进而计算出样本中的菌株数。这种微生物的计数方法获得的菌落数一般 _________(小于、大于或等于)活菌的实际数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用该方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61155158170,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纯化大肠杆菌。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用A方法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有同学建议加入抗生素,你觉得可以吗? ____________

  • 27、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是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昆虫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常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从而降低害虫密度,此过程为__________防治。

    (3)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是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桑基鱼塘体现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 28、下图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激素),分析回答:

    1)寒冷环境下,皮肤______________产生兴奋,在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支配下,使激素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同时机体还通过皮肤__________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2)刚吃过饭血糖浓度升高后,可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__________,使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3)当人饮水不足时,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最终使尿量_________

  • 29、以下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_________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_______染色。

    (4)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 30、在欧美,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医学研究表明,洋葱营养价值极高,在其肥大的鳞片叶中含糖量约为8.5%。那么洋葱肥大的鳞片叶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或者是二者均含有呢?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为课题进行了相关探究。请你帮忙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洋葱肥大的鳞片叶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或者是二者均含有。

    (2)实验原理:淀粉可用__________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可用__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

    (3)实验材料和用具:洋葱,所需试剂和仪器等。

    (4)实验步骤: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__________,并各加入2mL样液。

    ②向A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 摇匀,放入盛有__________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③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5)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请完成下列概念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是__________

    3)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自然界中的景象变迁,可视为群落的_______演替。

  • 3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为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是_____,在进行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_____处理。

    (2)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_____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

    (3)②指的是_____

    (4)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相同遗传性状的根本原因是_____

    (5)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_____

    (6)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_____。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