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德莫髙于爱民。在一次次基层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细微处展示着领导干部该如何亲民、爱民。
②高三学生在高三这一年要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得到想要的,现在应该怎么做。长此以往,学习才会有动力,成绩才会有飞跃进步。
③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在这春意阑珊的季节,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 —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
④经历了残酷战争后的小村庄没有了往日的安详和宁静,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疮痍和毫无生气的哀号,人们毁家纾难,流离失所。
⑤“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幽静宜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愿景。惟愿我们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安土重迁,安居乐业。
⑥如果说蒸汽机释放了人们的生产力,电力解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信息传 递的方式,那么区块链作为下一代颠覆性的举足轻重的核心技术,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 价值传递的方式。
A. (1)(3)(5) B. (1)(4)(6) C. (2)(3)(4) D. (2)(5)(6)
2、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②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④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去年11月份以来,沪、深股市大盘一直处于调整阶段,中间出现的几次大幅 ,使广大股民心惊肉跳,犹豫不定。
(2)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在练就“童子功”,更是在培养兴趣,它是一个 的过程,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3)《寂静的春天》是蕾切尔.卡森满怀悲悯地敲给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的晚钟。她说,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一生都不会被 。
(4)娱乐节目《最强大脑》凭借其独特的内容,新颖的形式以及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在众多选秀类节目中显得非常突出,给观众带来了 的审美感受。
A. 振荡 循序渐进 摧残 耳目一新
B. 震荡 潜移默化 摧毁 耳目一新
C. 震荡 循序渐进 摧毁 焕然一新
D. 振荡 潜移默化 摧残 焕然一新
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两门相对却不相往来、以邻为壑的邻里相处之道早已引发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思考。
B. 微小说一般不超过140个字,文本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结局出人意料,作者随时与读者互动,具有相当的网文交互性。
C. 这个问题只能用供求关系平衡,如果非要用行政手段强行干涉,无异于方枘圆凿,那么,最终结果就是无法解决问题。
D. 他在山村过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来到城市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到十分不习惯,没几天就回去了。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军马
冰凛
军马出生在北方的大草原。自从出生后,它总喜欢在草原上奔驰,而奔驰几乎成了它永恒的宿命。
军马长到了两岁,应征入伍,成了一匹真正的军马。
军马奔驰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几经风云,几番厮杀,几易主人。战争中,它精神抖擞,勇往直前,丢了一只眼睛,缺了一只耳朵,肚子也被子弹穿了个洞,还舍身救了位首长的命。军马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赫赫功绩,成了远近闻名的好马,真可谓汗马功劳。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一夜风云散,变幻了时空。
军马该休息了,首长认为已经没有了战争,它也不再适合奔驰,到该休息的时候了,于是就让它离开了绿色军营。
首长有指示,文件是红头的。军马被有关部门保护了起来,盖了好房,配以好饲料,调来了专职的调养员,军马有了崭新的生活环境。可不知怎的,它反而越来越瘦,毛发渐稀,整天嘶嘶地鸣叫不休。
首长有些着急了。
“谁能把这匹马调养好,喂得膘肥体壮,重重有奖。”口令传了出来。
王君懂些马经,又会些医道,就拿着当地政府的介绍信和自己的保证书,千里迢迢地赶来领马。
军马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一个月过去了。
两个月过去了。
军马的膘儿仍没有大的起色。还是越来越瘦,毛发渐稀,整天嘶嘶地鸣叫不休。王君也有些着急了。
那天清晨,王君牵着马路过村边的小学。小学的学生正在老师响亮的口哨声中做早操。听到哨声,军马猛地站住了,一只耳朵竖起来,一只眼睛睁得雪亮,肚皮上的伤疤急剧地收缩着,鼻孔张得老大。
“立正!稍息!”老师的声音铿锵而有力。军马浑身一激灵,挺了挺身躯,甩了甩鬃毛,并立住四腿,又叉开四腿。如此三番,动作规范而有节奏。
王君有些傻眼了。从此以后,每天清晨,王君总是拉着军马到小学附近溜达一圈儿,军马的身体日趋丰满。
半年后,一支铁道兵开进了小山村。这里要修筑铁路,还要穿山炸洞,工程很大。铁道兵就在村子里驻扎下来。
那天,军马兴奋极了,看着那些穿军装的人,只是嘶嘶地叫,声音高亢而悠长,震得小村子晃晃地动。一位首长模样的军官走过来,亲热地抚了抚马的脖子。军马啪地并拢四腿,来了个立正,然后叉开四腿稍息,最后俯下身子,响亮的鸣叫了几声,示意军官骑上去。这一系列动作,逗得那些兵们哈哈大笑起来。这里毕竟不是战场,军官毕竟不是来打仗的,他不需要骑马,于是他在兵们的笑声中摇着头走开了。
军马直挺挺的站立着,一动也不动。它有些落寞,王君过来把它牵走了。
修路工程开始了。
那天有雾,很大。按计划装好了炸药、雷管,万事俱备,引爆作业就要开始。人们开始戴上安全帽,并寻找合适的位置躲避起来。
“轰隆隆一轰隆隆一” 浓雾顿起,火光四溢,石头飞舞,响声震得树叶跌落,鸟兽奔散。
军马狂鸣起来,四蹄跃起,挣脱了缰绳,朝着那响声的发源处,奔驰而去。
“嘶一”
那声音像炮声一样,回荡在山谷,震撼着人们的心。
(选自《军营文化天地》,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丢了一只眼睛,缺了一只耳朵,肚子也被子弹穿了个洞”,对军马外在特征的描写,表现了它在战争中做出的巨大牺牲。
B.军马退役后,优越的生活环境、首长的保护、专人的调养都未能使它身体好转:后因王君精心喂养,军马重新焕发了生机。
C.“浑身一机灵,挺了挺身躯,甩了甩鬃毛,并立住四腿,又叉开四腿”,听到教师口令后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它习惯于军旅生活。
D.军官没有骑马,让军马“有些落寞",这里运用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表现了军马想要发挥自己的功用却遭到拒绝的感伤心情。
【2】小说首段说“奔驰几乎成了它永恒的宿命”,请依据军马生命的几个阶段,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暗淡了刀光剑影远上子鼓角铮鸣。一夜风云散,变幻了时空”两句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______________。(《论语》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师说》中作者赞扬李蟠好学博学,之后又说因“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以此勉励李蟠,倡导从师。
②《阿房宫赋》中作者对楼阁之间的空中连廊发出惊叹式赞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刈麦》面对农人和贫妇,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自己衣食无忧为例,表达了深感社会不公的感慨。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2)苏轼《赤壁赋》开头用简练而又形象的语言描写了赤壁的夜景,“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月亮在斗宿和牛宿之间游弋的动态美,“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江面水汽弥漫的朦胧之美。
(3)杜甫《登高》沉郁顿挫,“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年老体衰仍漂泊异乡的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与生命衰弱的顽强抗争。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不仅描绘了桃花源富足宁静的自然美景,而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桃花源人愉悦满足的精神状态。
(2)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主客问答之后,表明主客两人进入时空两忘、超然物外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自己喜好修饰并习以为常,“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反问的语气表明了即使牺牲生命也不会改变内心追求的坚定志向。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汹涌澎湃的淇水烘托出被弃返回娘家的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2)辛弃疾登临京口北固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影显宋武帝刘裕骁勇善战的气魄,表达诗人无限景仰之情。
(3)《小石潭记》 中为了表现潭水的清澈见底,柳宗元既用“____________”一句来直接描写,也用“____________”一句借阳光下的鱼影来间接凸显。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下题。
上元
曾巩
金鞍驰骋属儿曹①,夜半喧阗意气豪。
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②众星高。
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
自笑低心③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④。
[注]①儿曹:儿辈、年轻人。②望:望日,阴历每月的十五日。③低心:犹屈意。④撚:同“捻”,揉搓。霜毛:白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年轻人夜半仍驰骋嬉闹、意气风发,刻画了典型形象,又渲染了热闹的气氛。
B.颔联描绘了,上元节独特的景致:满街的月光皎洁如流水,华灯璀璨如天空中的繁星。
C.颈联中“急”字明写随风传来的更漏声急促频繁,暗写夜虽已深,街上仍热闹非凡。
D.诗人靠近朱阑观灯到深夜,不禁感到疲劳,通过游玩的主观感受来衬托节日的欢乐。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对你有什么启发?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1】“割鸡焉用牛刀”,课本解读为“喻子游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用不着礼乐大▲道”,你认为这句话还可以怎样理解?
【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中的“道”、“君子”与“小人”,分别指“礼乐之道”、“有地位的人”与“卑贱的人”,请从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角度来评价孔儒的这种“教化观”。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创意公益广告《筷子篇》有关内容,根据文意补充设计,或描述生活或陈述见解。要求:句式大致相同,语意相关。
筷子,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它所传达的,是启迪,是传承,是明礼,是守望,是关爱,是感恩,是睦邻……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启迪;
幼儿时,
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
长大后,
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
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