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水,是江苏大地自古繁华锦绣,密密交织的生命源流。水,是江苏儿女踏遍万壑千山,汩汩流淌的血脉相牵。 水韵江苏,令你魂牵梦萦的,是在淮泗之滨追忆楚汉争雄的传奇,还是步大江南岸捡拾金陵楼台的古韵?是去太湖之畔找寻泰伯奔吴的影踪,还是在江海门户,遥望海上明月的清辉?
①近千公里海岸线像一道华丽的金边镶嵌,
②遍布水网如宛转生动的纹路,悠悠水韵是浓墨重彩的画卷。
③大自然造就的黄金水道——长江恰如纬线,
④累世开凿的水利奇观——京杭大运河好似经线,
⑤水孕育了这片土地,这里因水的滋养源远流长。
⑥烟波太湖、浩渺洪泽熠熠生辉,
A.②④③①⑥⑤ B.②⑤③④⑥①
C.⑤④③⑥①② D.⑤②⑥①④③
2、根据下文内容,选择最符合前后文逻辑关系的一项是( )。
在某种程度上,电影及其内蕴的技术和视效,已经成为当代哲学思考存在、时间与空间以及真实、虚构与信仰等关键概念的重要基点。
中国生产的不少系列电影暨视效大片, , , , , , 。好在郭帆和《流浪地球》出现了,路阳和《刺杀小说家》也出现了,中国电影的技术和视效开始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思考虚拟现实及其哲学命题。
(节选自北青艺评·李道新《当技术和视效想思考》,有删改)
①不仅很难令人真心认同其虚构的“人物”和“现实”
②虽然也在忙于创造系列和建构宇宙
③特别是在叙事与情感等方面多年存在的痼疾
④但世界观的幼稚或价值观的敷衍
⑤而且完全无法将其跟中国电影的“技术”和“哲学”联系在一起
⑥以及急功近利带来的技术破绽或视效缺陷
A.①⑤⑥③②④
B.③①②⑥④⑤
C.④②①⑥③⑤
D.②④⑥③①⑤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希望广大读者惠寄“今日话题”“品位”和“文化茶座”等栏目的文章。(《征稿启事) )
B. 本人于昨日在小区花台边拾到一个黑色皮包,里面有人民币180元。(《招领启事》)
C. 本人昨天骑车不小心丢失皮包一只,内钱物若干,拾到者重金感谢。((寻物启事) )
D. 凡符合以上条件的应聘者,请将足下简历、联系方式邮递至本中心。(《招聘启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其实父亲的口味重,和他半口假牙有关。 , , , 。 。 ,即便是身边最亲的人。
①且不时有杂物卡进假牙里,便会异常难受,但也少听他抱怨。
②不仅牺牲了原本无事的健康齿,还大片遮盖了上颌
③以前牙医技术真有些暴横,常为了安装几颗假牙
④这和他晚年喜吃咸辣及糜烂的食物有关
⑤他很少为自己的不舒服扰人,不到严重地步是不会让人知道的
⑥这让味觉迟钝许多,不是弄到胃口大坏,就是口味愈来愈重
A.①②④③⑥⑤ B.①⑤④②⑥③
C.③②⑥④①⑤ D.③⑥⑤④①②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牧的江南
余显斌
①江南,是杜牧的。
②没有杜牧,江南,该是何等寂寞?就如淋沥的细雨中,没有油纸伞的古朴,从而缺乏一种古诗的典雅;就如长长的小巷里,没有一架紫藤萝,从而缺乏一种绿意荡漾的清新;就如断桥边,没有如烟的细柳,从而缺乏一种吴侬软语的娇媚。
③江南,是幸运的,在长久的沉寂之后,迎来了青衣飘飘的杜牧。
④江南女儿,也是幸运的,在长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现了青春的颜色。
⑤那时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连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点涟漪。那时的江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浪漫,江南采莲的曲子,已经凋谢在寒冷的池塘里;吴越争霸的战鼓,已半入江风半入云,渺茫难寻了。至于西施浣衣的样子,已经在传说中流向岁月的天尽头,白云的深影里。当然,包括当年的丝竹,当年的歌舞,当年的风流潇洒,都已经如周郎的微笑,隐入历史的硝烟中。
⑥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连红叶也舞不起一点声音。
⑦就在这时,杜牧来了,在清明时节前后,嫩草如诗的日子里,一匹马,一身长衫,外带一支笔,踢踢跶跶走过丝雨江南,走过杏花如雪的江南,走过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举一举杏花村的佳酿,饮醉了清明时节,饮醉了自己,也饮醉了唐诗。
⑧醉后不知故乡远,错把江南做故乡。
⑨从此,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
⑩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风神潇洒志气昂扬的,因为,他终于寻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极致,诗的栖息地。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葱的,因为,长久的失落后,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
⑪二十四桥的夜晚,月光如昼,桂香如梦。秋来的江南,依然山温水软,草木含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南,就适宜于洒脱地生活,诗意地游走。小杜,深得江南三味。
⑫春风十里,柳丝飘飘,有哪一缕春风,美得过江南?有哪一处女儿,轻浅一笑,婉约过江南?
⑬多少人啊,走过江南?但匆匆的脚步,踏过满地红尘,能领略“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婉约?能体会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能领略“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长衫,飘飘地走过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欢笑,自己的歌吟,留给江南,留给江南的天空和湖面,还有山水楼台。同时,也把江南留给岁月。
⑭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是有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
⑮当诗人漫步江南时,多少丝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扬;多少忧伤,让一个沉沦历史的书生,怆然泪下。
⑯不是爱风流,似被红尘误。
⑰诗人并不想隐居入江南山水,诗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桥的箫音中沉醉。“江南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霜叶红如二月花”,这些美妙,也不能让诗人沉醉。所有的音乐,所有的云烟风月,并没有遮住诗人的眼睛。
⑱诗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红楼上,日日凝目而视,翘首企盼,在等待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等待着万民欢乐的和谐盛世到来,“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总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阳残照中,遥望着太宗所开创的盛世,万民同乐,百国来朝。可是,诗人失望了,心冷了。天边,夕阳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⑲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
⑳所有的肮脏,所有的红尘,与江南山水,与江南儿女相比,是如此不堪,如此肮脏。
㉑“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诗人轻轻叹息一声,定格在江南的烟雨中,静静地观看着,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丽;看“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轻歌曼舞;看江南儿女在月夜里一把凉扇,笑扑流萤的娇憨情态;看扬州烟水,秦淮月光。
㉒江南,安慰着诗人。
㉓人,沉醉于江南。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2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第②段,运用排比、对比的手法,指出没有杜牧,江南风景就少了特有的情趣韵味,从而强调了杜牧对于江南的意义。
B. 文章前六段多次写到江南的“寂寞”,然后在第⑦段中笔锋一转,“就在这时,杜牧来了”,用反衬的手法写杜牧给江南美景带来了神韵。“寂寞”指的是当时扬州的萧条。
C. 文章第⑫⑬段用了多个问句,赞美只有杜牧才能写出这样美丽的描绘江南的诗句。
D. “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指的是杜牧虽有报国之心,但因为盼不到国家重振声威,他只能沉醉于江南美景,以此来慰藉痛苦失望的灵魂。
E. 文章多用排比句和整句,语言风格典雅婉约,与江南美景和杜牧诗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2】全文多处引用、化用杜牧的诗句,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江南,是杜牧的”?请结合自己读文的感受加以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忠告南宋当权者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要以刘义隆草率出兵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在面对违背准绳、竞相苟合逢迎的世俗时,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景物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而其“有远略”的表现是:“_____,
_____。”
(2)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也有意思相近的表达:“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以登高而招等为喻说明“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论述学习 和自省能助人做到“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暗示作者忍受委屈和指责,接着以“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要以前贤为榜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径的句子是“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描写“醉翁”醉在其中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氓》)
(2)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
(8)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周敦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在浊世保持清白与避世求真的心态。
(2)《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内心浮躁,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杜甫的《登高》中,诗人把久客悲秋、多病登台的叙述进一步升华为感时伤世、忧国叹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云门道中晚步
(宋)李弥逊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铺陈了漫步云门道中所见暮色笼罩下的山水景色,“山转岗回”、“步随”、“独绕”等字眼点明行动轨迹。
B. 首联总写诗人云门道中所见,以“暗东西”“路更迷”紧扣诗题中“晚步”,勾勒出傍晚山林幽深晦暗的概貌,为下联展开具体描述蓄势。
C. 颔联从诗人主体活动的角度运笔,出句与对句以“望”和“步”分别领起,描绘景象目力所及比脚力所及来得更为阔远,笔力新俏,推陈出新。
D. 尾联描写画外沉醉美景的诗人与画中扶着青藜杖醉酒老叟相映成趣,与卞之琳《断章》中主客体位置调换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诗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试赏析其精妙之处。
1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象耕鸟耘辨
【唐】陆龟蒙
①世谓舜之在下也,田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圣德感召□如是。余曰:斯异术 也,何圣德欤?孔子叙《书》,于舜曰浚哲文明①,圣德止于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云乎! 然象耕鸟耘之说,吾得于农家,请试辨之。
②吾观耕者行端而徐,起坺②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端 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 耘。
③试禹之绩,大成而后荐于天,其为端且深,非得于象耕乎!去四凶③恐害于政,其为 疾且畏,非得于鸟耘乎!不然,则雷泽之渔 ,河滨之陶④,无一感召何也?岂圣德有时而不 德耶!
④孟子曰,尧舜与人同耳,而好事者张⑤以就其怪,怪非圣人之意也,吾病其书之异 端,殴之使合于道。人其从我乎,虽不从,吾亦不能变其说。
【注】①浚哲文明:深沉有智,文理光明。语出《尚书·舜典》。②坺:耕地时第一锹翻起的 土块。③四凶:传说中不服舜控制的四个恶人。④这句指舜曾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⑤ 张:夸大。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焉B.也C.其D.之
【2】概述第②段中作者对“象耕鸟耘”的看法。
【3】对第③段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舜选拔人才和惩治四凶受到了“象”“鸟”的启发,称颂了舜的德行。
B. 如果动物受到感召帮舜耕耘,捕鱼制陶时为何不帮舜?进一步否定“感召说”。
C. 圣人德行的显现难道还有时段的区分吗,作者的反问使得“感召说”不攻自破。
D. 第②段已指出“象耕鸟耘”含义,本段全从反面立论,相形之下,说服力较弱。
【4】本文从事实与道理两方面否定了“圣德感召”的说法,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5】根据本文内容,并结合下面的材料,评价本文的思想意义。
【象耕鸟耘】“象田”“鸟田”乃动物践踏、觅食之后为人所直接用于种植的农田,…… 犁耕的出现源自象田、鸟田等。
(郭书春李家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辞典卷),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97页)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金华浦江县四年级小学生陈昕在冬夜见到仍在工作的环卫工后致信县长,希望能让环卫工人完成工作后提早回家。1月8日,县长手写回信,称经过调研,在保证街道清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对环卫工人实施弹性工作制,安排好休息,并在每年6月到8月高温月份和12月、1月、2月寒冷月份给予每人每月200元补贴,同时每人加发600元年终奖励。
要求:请针对陈昕、县长的作为,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1)依照试题任务要求作文;(2)文体自选,标题自拟;(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