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配送员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高负荷的“三高”工作。如何为配送员创造体面又尊严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是京东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B. 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自从完工以后,美丽绵阳又多了一个公共旅游景点、一张城市宣传名片。
C.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发展新区,雄安的前途不可限量,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
D. 绣花是慢工出细活,刺绣需要精心、耐心和恒心,其实,岂止是脱贫攻坚需要“绣花”功夫,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不可。
2、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 那位同学家庭困难,却积极乐观,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大家都表示愿意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
B. 新搬来的邻居很是活泼热情,经常会请一些朋友在家中聚会,每次他都会喊我一声:“来吧,欢迎叨扰。”
C. 昨日我曾到府上拜访,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谈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更是滔滔不绝。
D. 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在2016年“公民道德宣传月”中取得了很大成就,是由于全社会成员共同关注并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结果。
B. 一个社会文明进步与否,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C. 巾帼原本是古时贵族妇女在祭祀大典时佩戴的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珍贵头饰,其上往往装缀着金珠玉翠。
D. 城镇化自从采取了逐步扩展的方式,城中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沿地区,需要从基层社区的土壤中由下到上地建设。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何为沃野千里的长江流域提供永续之脉?专家们 ,其中有一点得到了公认:沿线省市因长江而构成统一的生态整体,治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早已不限于某个区域。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省市都无法在长江生态环境破坏中 ,也无力独自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
A. 各执一词 牵一发而动全身 洁身自好
B. 各抒己见 牵一发而动全身 独善其身
C. 各执一词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独善其身
D. 各抒己见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洁身自好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这次他不揣冒昧地毛遂自荐,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因为机会往往属于那些善于把握的人。
B. 你若想得到我们三个的抬爱,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不要只在口头上说对我们如何如何好。
C. 看完电影《无问西东》,他提笔写了篇影评发给编剧,并附短信说:“拙作一篇,敬请斧正。”
D. 小明是我的高足,已跟随我学习多年,此次在大赛中斩获头奖,确实是他不懈努力的结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高粱
莫言①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一—日本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始开炮——
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性的退化。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籍,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脚迟缓。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地望着死尸。腥甜味愈加强烈,余司令大喊一声:“日本狗!狗娘养的日本!”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
拐进高粱地后,雾更显凝滞,质量加大,流动感少,在人的身体与人负载的物体碰撞高粱秸秆后,随着高粱嚓嚓啦啦的幽怨鸣声,一大滴一大滴的沉重水珠扑簌簌落下。水珠冰凉清爽,味道鲜美,我父亲仰脸时,一滴大水珠准确地打进他的嘴里。父亲看到舒缓的雾团里,晃动着高粱沉甸甸的头颅。高粱沾满了露水的柔韧叶片,锯着父亲的衣衫和面颊。高粱晃动激起的小风在父亲头顶上短促出击,墨水河的流水声愈来愈响。
(有删改)
(注)①莫言:山东高密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文选自其长篇小说《红高粱》的第一部分,文中的余占鳌就是“我父亲”的生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主要人物余占鳌是名满天下的抗日英雄,“我父亲”则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中成长。
B. 小说以余司令带领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战斗过程为故事线索,在这场战斗中,有三百多个乡亲牺牲了。
C. 广袤美丽、饱浸着鲜血的高粱地,是爱恨情愁的故事展开的背景,同时,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红高粱,也是高密东北乡父老乡亲的化身。
D. 小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农民高尚人格的深挚赞美,也流露出文明进步中隐含种性退化的遗憾,呼唤着强有力的生命形态。
【2】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艺术特色。
【3】小说的叙事很有特色,请从叙事角度和叙事时间方面,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以山中激流和石头滚动的巨大声响烘托蜀道之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的比喻,强调了人们不能仅靠自身,还必须学会借助工具。
(3)《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追述了当年宋军抗击金兵取得胜利的往事,抒发了诗人的抗金抱负和战斗豪情。
(3)《项脊轩志》写作者在阁中读书放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的《赤壁》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讽刺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成功是因为侥幸。
(2)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态度,并且指出因此而产生的令人奇怪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在战后总结中向鲁庄公说明自己做出追敌决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回到家时的情景,其间包含着无尽的凄婉和哀怨。
(3)《赤壁赋》中写苏轼夜游赤壁,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忘记自己是凡夫俗子,仿佛进入仙境一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 ,画船听两眠。(韦庄《菩萨蛮))
(2)_________,言笑晏晏。(《诗经·氓》
(3)俨骖腓于上路,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赤壁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之句,将人生与长江相对照,发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慨叹。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表现士大夫们托词拒绝从师学习的理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宋濂不辞辛苦赶赴远方拜师求学的艰难。
(3)李白《蜀进难》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极度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刻画了蜀道山高、壁绝、水湍的特点。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小题。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①意最深。
爝火②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③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①阳和:能量;②爝火:小火炬;③鼎彝:鼎,炊具、彝,酒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篇点题,简要概括煤炭开采的过程,气势非凡,写出了煤炭所蕴藏的能量,亦即人的才智。
B. 尾联将煤炭彻底人格化,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和心愿完完全全融进煤炭,给了煤炭以生命和心志。
C. 这首七言律诗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了煤炭的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D. 于谦的这首托物言志的作品,作者句句运用比喻、拟人,语语双关,运笔自如,情感深沉,意蕴浑然。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高尚品格?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憬,字退翁,渭州陇西人。曾祖仁本,仕为礼部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憬志行峻洁,不自炫贾。宝应中,方营泰、建二陵,用度广,又吐蕃盗边,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湖南观察使李承表憬自副。承卒,遂代之。召还,阖门不与人交。贞元中,咸安公主降回纥,诏关播为使,而憬以御史中丞副之。向时使者多私赍,以市马规利入,独憬不然。使未还,尚书左丞缺,帝曰:“赵憬堪此。” 考功岁终,请如至德故事课殿最,憬自言荐果州刺史韦证,以贪败,请降考。校考使刘滋谓憬知过,更以考升。窦参当国,欲抑为刺史,帝不许。参罢,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陆贽同辅政。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时杜黄裳遭阉人谗诋,穆赞、韦武、李宣、卢云等为裴延龄构摈,势危甚。憬救护申解,皆得免。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憬精治道,常以国本在选贤、节用、薄赋敛、宽刑罚,恳恳为天子言之。议籓府官属,曰:“诸使辟署,务得才以重府望,能否已试,则引而置之朝,无俾久滞。”帝皆然之,下诏褒誉。辅政五年,卒,年六十一。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赠太子太傅,谥曰贞宪。憬性清约,位台宰,而第室童获犹儒先生家也。得禀入,先建家庙,而竟不营产。其镇湖南也,令孤峘、崔儆并为部刺史,不守法,憬以正弹治之,皆遣客暴憬失于朝。及为相,乃擢儆自大理卿为尚书右丞,峘方贬衢州别驾,引为吉州刺史,人以为贤。
选自《新唐书•赵憬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B.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C.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D.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品,文中指官员的某个等级。古代把主要官职分为九等,从最高一品到最低九品。
B.吐著,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唐朝时,与唐频繁通使,经济文化关系密切。
C.赠,文中指赠官。赠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行为,意为给已死的官吏或其先辈追封官爵。
D.家庙,即祖庙,是古代祭祀祖先的活动场所,古代的普通家庭和有官爵者都建有家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憬深得信任,考绩优良。他被皇帝点名担任要职;年终评定考核等级,他因有贪污嫌疑,请求降级,但有关官员还是提升了他的考核等级。
B.赵憬遭到排挤,愤愤不平。窦参想把赵憬贬为制史。皇帝没有答应,赵憬与陆贽共事,陆贽比较强势。把赵憬调职,赵憬感到不平,多次称病。
C.赵憬精通治理,积极进言。他精通为政之道,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选贤、节用等;他上奏皇帝,要重视选用贤人,不要耽搁人才,得到皇帝嘉奖。
D.赵憬清廉节俭,为人宽容。他身居高位,但不讲求排场,不置产业,他跟令孤峘、崔儆有过节,后来却不顾前嫌,先后提拔了这两个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仅语。
(1)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
(2)向时使者多私赍,以市马规利入,独憬不然。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学毕业生小明想利用业余时间依托自媒体平台发展第二职业。爸爸强烈反对,认为小明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做好会计本职工作,不要见异思迁。妈妈提醒小明要量力而行,不能过分透支身体。同学小丽则建议他勇敢跳槽,凭借自己的特长、爱好和数量可观的粉丝,好好经营个人“公众号”,在自媒体领域大显身手。而他的大学辅导员陈老师说,毕竟自媒体平台缺乏保障,作为长期职业有风险。“把自媒体当职业,靠谱吗?我该怎么办?”小明正为此事而苦恼。
对于此事,小明的爸爸、妈妈、同学、辅导员有不同的看法,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请从小明的爸爸、妈妈、同学、辅导员这四个身份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提出建议,阐述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身份,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