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每句话的后面指出其采用的说明方法。
1.用直线把三颗星联结起来,正想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 )
2.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
3.天文学家把银河所围绕成的空间叫做银河系。( )
4.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浪费——(_______) 困难——(_______) 吃力——(_______) 失望——(_______)
3、看拼音,写汉字。
jiǎo_____子 小fàn_____ 骆tuo_____ 通xiāo_____ rán_____放
吞yàn_____ 喝zhōu_____ 细nì_____ hè_____色 哭qì_____
4、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身(_____)骨 (_____)钉(______)铁 千(______)一发
(____)首(_____)胸 (______)出心(______) (_____)飘带(______)
(____)高(_____)下 (_____)高一(_____) (_____)(______)自赏
5、辨字组词。
茵________ 券________ 腊________ 屡________
菌________ 卷________ 蜡________ 缕________
6、古诗赏析。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对“暮云收尽溢清寒”的“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充满而流出来
B.过分
C.古代重量单位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中的“银汉”与“皎皎河汉女”中的“河汉”意思不同。
B.本诗与《十五夜望月》都描写了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夜。
C.这首诗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与亲人团聚的喜悦。
【3】下列诗句与“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7、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_。
【2】“百丈冰”采用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精神。
【4】词中的“___”和“__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 )
(2)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 )
(3)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革命者形象。( )
8、阅读材料。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书……壁”的意思是“放在墙壁上的书”。
B.“长扫”中的“长”字有“常”义,“长扫”即“经常打扫”。
C.“排闼”是说山峰仿佛带着青翠之色推门而入,赋予了青山动感。
【2】细品古诗,感受语气,本诗可以用( )的语气来读。
A.快速、激昂
B.舒缓、闲适
C.低沉、飘渺
【3】与本诗后两行结构不同的诗句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本诗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诗人,我们背诵过他的很多诗。下面诗句中不是他创作的是( )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5】读《书湖阴先生壁》的后两行,试着描写你想象出的动态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提示,填写诗句。
品读了《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我们按捺不住对大自然的向往,整理行装立刻出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过山庄,去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的宁静闲适;游黄河,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磅礴气势;宿江边,去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的空旷寂寥;访草原,去体会老舍笔下那种“既使人______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境界……
9、阅读理解。
父亲乞讨的小女孩
①不久前,我到邻省的一个小城办事。办完事后,我便买了返程的火车票,离发车的时间还有一个多钟头,我便来到候车室,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我刚坐下来,就看见一个满脸污垢的汉子带着一个小女孩走进候车室。汉子左臂架着拐杖,右手拿着一个铁皮盒子。
②那小女孩看上去十来岁的样子,有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她蹙着眉,默默地跟在汉子的身后。汉子端着铁皮盒子向候车室里的人挨个要钱。他身后的小女孩满脸通红,咬着嘴唇,始终躲避着别人的目光。
③汉子走到一个围着黄围巾的妇女面前时,那妇女白了他一眼,恶声恶气地说:“没有没有,快走开!”
④汉子面无表情,兀自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妇女冲汉子大声吼道:“臭叫花子!叫你滚开没听见啊!”
⑤汉子默不作声,转身走时,故意踩了一下妇女的脚,那妇女“哎哟”一声,站起身来,大声责骂汉子。汉子也不吭声,照着她的脚又踩了一下,妇女大为恼怒,她一下扑到汉子跟前,夺下汉子手里的铁皮盒子就朝外走。汉子一瘸一拐,哪里能追上那个腿脚灵便的妇女。他呆愣片刻,一屁股坐到地上,哭诉起来:“我的钱都被那个臭婆娘抢去了,我们可咋办呀!孩子打早上起来就没吃一口饭,那些钱可都是我们父女俩好不容易讨来的。”
⑥小女孩站在那儿,低垂着头,揉搓着自己枯黄的发梢。我叹了口气,冲众人说:“刚才的事儿虽说也怪他自己,可他这个样子还带着一个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我们大伙儿就给他们父女俩凑点钱吧。”说着,我从口袋里摸出钱包,想找些零钱给他们。
⑦就在此时,那小女孩倏地来到我面前,大睁着双眼瞅着我:“叔叔,你别给我们钱!”
⑧我与周围的人都愣住了,那汉子也是一脸蒙。我问小女孩为啥不让我给钱?她迟疑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道:“我爸爸与刚才那个女人认识,他们经常这样做……要是每次都能弄到钱,他们会总做这样的事儿……”
⑨听了小女孩的话,众人都是一脸惊诧,那汉子恼羞成怒,大声骂道:“臭丫头,你咋在这胡说八道!”说着,他抡起拐杖要打小女孩,我与几个人连忙制止了他。这时候,小女孩一下子跪在汉子的跟前,黑亮的眼睛里噙着泪花,她声音颤抖着说:“爸呀,我们不能老在外面要钱啊,你看人家都咋看我们,我们回家吧,我还想上学呢……”
⑩我听了,鼻子有些发酸,周围的人也都唏嘘不已。那汉子默默地看了一阵小女孩,目光也软了下来。几个女人上前把小女孩拉了起来,我与一些人还是给了汉子一些零钱,当然,那是看在小女孩的面子上。那汉子怯生生地瞅了瞅大伙儿,迟疑了一下,便收起了那些钱,拉着一脸泪水的小女孩,默默地向候车室外走去。
⑪从那个小城回家后,我常常想起那个小女孩,她那双黑亮的眼睛也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真诚地祝她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1】文章情节一波三折,请梳理事件的发展脉络。(每空8个字)
①______________——②妇女发怒,汉子哭诉——③____________——④女孩劝父,众人感动
【2】联系上下文,推测第⑧自然段中“蒙”的意思与( )相近。
A.惊恐
B.慌张
C.犹豫
D.迷茫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通过描写小女孩的外貌、神态、心理,表现出小女孩十分害羞。
B.第⑦自然段中“倏地”一词表现出小女孩的毫不犹豫,以及不愿别人受骗而产生的巨大勇气。
C.文中对小女孩“黑亮的眼睛”的描写重复出现,前后照应,突出了小女孩的品质。
D.本文主要情节是围绕小女孩展开的,小女孩在推动情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细读结尾部分,说说为什么小女孩“黑亮的眼睛”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今天扬州城首个浓烟雾天气发生在____月____日,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________和________。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1)_______;(2)________;(3)______。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_________。(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特殊含义;③表示讽刺和否定;④表示突出强调)
【5】“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具体描述一下江面上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这种现象,我想对广大农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仔细阅读下面高铁车票的正反面部分信息,完成以下题目。
748H042265 检票:19A 合肥南站→G7421芜湖站 Hefeinanzhan Wuhu 2020年12月10日08:00开 04车05D号 ¥54.0元 二等座 仅供报销使用 3401211987****4304 1942330480811H04225合肥南售 | 乘车须知:★请妥善保管车票。★请凭车票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乘车,如改签变更到站或退票请提前办理。票证、人不一致的,铁路部门有权拒绝进站乘车。直达票中途下车,未乘区间失效,通票中转需签证。★免费携带品上服为成人20千克、儿童10千克,长、宽、高之和160厘米(动车组130厘米),超过上限请办理托运。不得携带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禁止或限制运输物品、造成人身伤害的大件硬质物品妨碍公共卫生及损坏污染车辆的物品。★开车前提前停止检票,请提前到车站指定场所候车 |
【1】由车票信息可以确定,购买此票的乘客是从_________站出发,前往芜湖,他们应去_________检票口检票,到_________车厢上车。
【2】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若以上乘客当天因临时有事无法乘坐这班次列车,可以凭此票乘坐第二天相同班次的列车。(______)
(2)乘客携带上车的行李只要不超重就可以。(______)
(3)为保证顺利出行,乘坐高铁要提前到指定候车室等待。(______)
12、东东在读《狼牙山五壮士》片段时,遇到了困难,请你来帮帮他。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 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
(2)“痛”字是 __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_____部,再查 _____画,在选段中应解释为 _____
①因疾病引发难受的感觉。
②悲伤。
③尽情地、彻底地。
(3)选择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本选段内容
A.诱敌上山
B.引上绝路
C.顶峰歼敌
(4)五位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敌人伤亡惨重。
(5)这段文字从 _______描写和 _______描写表现出五位壮士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的精神。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不见的爱
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我没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①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孩子就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祥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对不起!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②“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节奏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③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吟唱,天幕上已有了屈指可数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幕笼罩下来,已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对他们道一声“再见”,我便转身往回走。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我”为什么想教那孩子怎样打瓶子?(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画“ ” 的三个句子主要是对孩子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_描写,说明了时间________,但小男孩依然在练习,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母亲说:“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这话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删去吗?( )
A.不可以,它使文章有了完整的结局,证明了孩子坚持去做,最终获得了成功。
B.可以,这篇短文是写母亲无形的爱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些画蛇添足了。
【6】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句子,完成练习。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1】句子中,“宽广”的近义词是______“精美”的反义词是______。
【2】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______
15、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16、这些哲理,人类怎么可能完全领悟?(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载入史册的合影 饱经风霜的脸 屏幕前的老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模仿秀。(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1)它们色彩热烈明快,因而也更使人感到亲近。
(2)北京城这秋色的秋林啊,终于使我明白: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
19、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 的我
要求:1.在横线上写出自己的一个特点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动脑筋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读书的我倔强的我、勇敢的我、自信的我”等。2.通过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这一特点。3.语句通顺450字左右。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