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生活,实践语文。(2分)
新农村建设的游乐场所有许多游乐设施(如秋千、跷跷板等)已被损坏,请你为它写一则有创意的告示,让大家保护游乐设施:
2、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疲倦——(________) 沮丧——(________) 类似——(________) 惊天动地——(________)
猜测——(________) 适当——(________) 一致——(________) 五颜六色——(________)
3、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小林( )懂事( )听话。
2.( )马丁怎么调停,阿卡( )只同意尼尔斯留一夜。
3.( )浪费时间,( )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4.( )这只是个简单的道理,( )未必所有人都懂。
4、根据《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内容,请以“救”为关键字,将鲁滨逊与以下三个,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叙述清楚。
(1)葡萄牙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国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为下列小标题排列顺序,并注明该部分是“详写”还是“略写”,写在题后横线上。
( )跳下悬崖________________
( )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
( )诱敌上山________________
( )引上绝路________________
( )顶峰歼敌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两首诗
江 南 春 山 行
杜牧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___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____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7、课内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背景】1935年春天,毛泽东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天险,向陕北革命根据地挺近。
【注释】六盘山:指的是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接处的六盘山山脉,海拔3500米,山势险峻,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征服的最后一座高山。
望断:向远处望直到望不见了。
屈指:弯着指头计算。
长缨:这里指的是人民军队和工农红军武装力量。
【1】“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___,“苍龙”指的是___。
【2】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画面。
_________
【3】读这首诗,我感受到了毛主席表达出了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全诗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________站在________的山顶望故乡、望大陆的所见所想。
2.诗中两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达了作者面对死亡没有丝毫恐惧,____________成了诗人唯一的牵挂。
3.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是作者想象中的所见,景象苍茫、空旷。这两句从手法看是用典,出自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________》,“山之上,国有殇”语意双关且寓意丰富。“国有殇”即“有国殇”,“殇”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__。
【4】“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6】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仿照第②自然段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阿联酋的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一点都不夸张。(______________)
(2)个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______________)
(3)继续不断的样子。(______________)
【2】阿联首花很大的代价将沙漠变成绿洲,表明了阿联酋人民( )
A.太派费,不懂得合理利用资源。
B.保意识强,追求美好生活。
【3】把文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画上横线。
【4】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培育树木花草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5】话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 ( )
A.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B.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理想的风筝(节选)
苏叔阳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蹿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看着他那浮在脸上的笑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的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气喘吁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说说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
【3】短文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描写,写出刘老师看风等时入迷的样子。
【5】从短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和《竹节人》中玩竹节人的老师相比,你更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让你读这篇短文学习如何放风筝,该如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要说汉语
大家都知道,联合国使用的6种正式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汉语、阿拉伯语。在联合国召开的各级会议上,代表们可以用其中的任何一种语言进行发言。但是,你不要以为汉语从一开始就在国际上有多么高的地位,为了让汉语堂堂正正地进入国际性的重大会议,还有过一个特别的故事呢。
那时候,联合国还没有诞生,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是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的会议上只允许使用英、法两种语言,汉语是不能使用的。1929年,国际联盟召开裁军大会。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是著名的外交家蒋作宾先生。蒋作宾到会后,就向大会提出,自己发言时要用汉语。但他的提议遭到一些国家代表的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说在国际会议上使用英、法两种语言是惯例,不能随便更改;一个是说中国文字太难懂,不宣于推广。
对此,蒋作宾一一做了义正词严的驳斥。他说,使用英、法两种语言虽然是惯例,却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把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所使用的语言排除在外了。①忽视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ー,那么国际联盟还有什么意义呢?至于说汉语难懂,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的语言为骄傲,认为自己的语言是最易于世界通行的。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对世界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只要然爱它,你就会发现它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优美动听的语言。
到了中国代表国发言的时候,蒋作宾神情坦荡、不卑不亢地用汉语开始阐述观点。
他一开口,就震动了所有的代表,他们在下面议论起来。②蒋作宾不为所动,镇定自若地发完言,昂首挺胸地走下台。
散会后,代表们纷纷表示在国际会议上还是第一次听到汉语,中国人真了不起,很多代表还跑来向蒋作宾祝贺,对他的勇气表示钦佩。
从那以后,中国人又做了很大的努力,最终使汉语成为联合国正式使用的语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 ) 慌慌张张——( )
禁止——( ) 垂头丧气——( )
【2】当蒋作宾用汉语发言的提议遭到一些国家代表的反对时,他是怎样驳斥的?把相关句子画上波浪线。
【3】将文中画“ ”的句子①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画“ ”的句子②,再填空。 “_____”这个词语说明蒋作宾有着坚定的信念,要让汉语在联合国占有一席之地,“_______”一词写出了他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
【5】读到第6自然段时,我的心情________,我想对蒋作宾说: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作者:光未然,现代诗人,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本诗写于1939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万丈狂澜:________
浩浩荡荡: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强________ 英雄________
伟大________ 发源________
【3】填空。
①“啊,朋友!”在这里“朋友”指:________
②文中写黄河气势磅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赞美黄河是希望我们________。
④自古以来,赞美黄河的诗句很多,请写两句:________
【4】问答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歌颂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扬黄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我最棒。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阅读前两段,找出丁香花在形态、气味上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丁香枝丫伸出宅院的情态,从中我们体会到丁香花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阅读选文,说说古人为什么把丁香花称作“丁香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乐园。
(1)“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还有日晷(guǐ)、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读名著时,我们都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请你评价一下鲁滨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样子,补写句子)小学的时光如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选择一个,写一两句话。
坐在教室里 上学路上 跑步 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上课不能没有学习用具。
上课怎能没有学习用具呢?
(1)小学生不应该乱花钱买零食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作文一定是赵强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2)张华站起来说:“我要去做作业了。”(改为转述句)
(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4)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不得不认输。(改为肯定句)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6)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修改病句)
18、如果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岩缝中的小草,心向着外面的大千世界,乐观顽强地生长;山谷里的小溪,神往着天涯的壮阔海洋,昼夜不歇地流淌;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1、表达与交流。
聪明的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小绝招?是炫酷动感的舞步,还是神秘莫测的魔术表演?是精巧别致的剪纸,还是栩栩如生的泥人?抑或是拿手小炒,吹口哨,转魔方?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写一写。
要求:写清楚你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关于你的绝招有哪些有趣的故事,重点的部分要写具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错别字,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